羅技在宣布 MX Master 3 滑鼠之際,還同時公布一款高階文書鍵盤 MX Keys ,羅技在宣傳方面也將兩者同時列為頂級的文書組合,而 MX Keys 的設計猶如 Logitech CRAFT 的簡化版,去除頂部的多功能控制區,專注在鍵盤本身的價值;此次也搶先試玩了這把 MX Keys 並進行評測。

隨著 Cherry MX 軸專利到期、新興廠商投入機械軸開發,機械式鍵盤價格不再高不可攀,還有許多機械式鍵盤愛好者的推崇加上電競市場推波助瀾,多數消費者已經被建立起"機械式鍵盤=高階鍵盤"的刻板印象,薄膜、剪刀腳鍵盤等結構則越來越少推出高階款式,但是並非市場沒有這樣的需求,只是這些人的聲量不及偏好機械式鍵盤,猶如高階文書鼠一樣。
對於辦公室族群而言,機械式鍵盤有時不是那麼好的選擇,除非選擇加了減震圈的靜音軸,否則機械式鍵盤敲擊的音量在一般寧靜的辦公室通常會變成旁人側目的對象,而且也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喜歡行程較長的機械鍵盤,或是偏好如筆記型電腦鍵盤般的觸感也大有人在,只是他們願意為一把鍵盤投資多少就很不好說。

羅技也不乏多款平價薄膜與剪刀腳鍵盤,也受到這些不一定想要機械式鍵盤族群的青睞,然而 MX Keys 卻不是一把平價的鍵盤,甚至高於不少機械式鍵盤,也不禁令人好奇MX Keys 要如何說服這些願意投資較高金額在文書鍵盤上的族群不選擇機械鍵盤而是剪刀腳鍵盤。

MX Keys 的設計就是以 LOGITECH CRAFT 的延伸,簡化上方針對創作者軟體的控制旋鈕機構,維持黑、銀灰的色調與按鍵設計,除了使鍵盤更為緊湊外,也換來價格僅需要 LOGITECH CRAFT 一半、但也稱不上平價的價位。由於定位在非攜帶使用, MX Keys 有一定的重量,但筆者認為這不是壞事,甚至對這把鍵盤是有必要的,後續會在提到。

MX Keys 是一把雙模無線鍵盤,支援藍牙 BLE 與 Unifying 接收器,可與三個設備配對並進行切換,有效範圍約 10 公尺,不支援有線連接模式,可透過 USB Type-C 進行充電,在開啟背光約提供最多 10 天續航,若關閉背光則可進一步達 5 個月,其按鍵背光採用白光,可透過趨近感測自動開啟背光,如此一來在長時間未進行輸入也能進一步減少耗電。

在設計方面採取後方固定微斜角設計,由鍵盤區上方區塊墊高,搭配低矮的剪刀腳結構,輸入角度與在辦公桌使用筆記型電腦類似,也不至於使鍵盤過於平面,對習慣筆記型電腦手感的使用者應該可快速適應。
此次取得的版本是針對台灣市場的注音版本,雖然筆者知道台灣仍有不少使用者沒有注音刻字無法使用鍵盤,不過不得不說在印上注音之後整把鍵盤看起來相當壅擠,若可以選擇,筆者還是希望能有純英刻版本就好;另外由於 MX Keys 鎖定 MacOS 與 Windows 通用,在幾個按鍵上的印字無論是哪個版本都會刻有對應兩種不同鍵盤形式的圖示與功能。

MX Keys 按鍵強調使用 Perfect Stroke 技術,強調輸入的過程流暢、自然且精準,其特質建構在剪刀腳為基礎的結構,採用孤島型按鍵配置,每個主要按鍵採用磨砂處理,並具備自然的弧形凹陷,使指尖可精準、穩定的壓在每個按鍵上,同時, MX Keys 的剪刀腳結構也強調穩定與靜音,即使是繁複的輸入也不會有明顯的聲響。
當然只有按鍵機構本身並不足以使鍵盤敲擊過程寧靜, MX Keys 穩定的金屬底板進一步減少敲擊的振動,同時避免使用時鍵盤的滑動,相較市場常見採用塑料底板的薄膜或是剪刀腳鍵盤, MX Keys 在快速輸入之下仍不易搖晃,進一步減少輸入錯誤與產生噪音的情況。

雖然 MX Keys 的結構採用剪刀腳設計,不過即使是剪刀腳也是有相當多的層級,而 MX Keys 的剪刀腳也恰恰是屬於頂級的手感,雖然比起機械鍵盤行程仍短,不過若比上近期的筆記型電腦, MX Keys 的行程對於大量高速輸入的舒適感更佳,保有一定的回饋,但又具備剪刀腳的寧靜性。

此次首批預購將會提供 MX 手托配件,材質採用記憶泡棉,不過從官方敘述,其設計目的並非直接靠在 MX Keys ,而是使用者自行在鍵盤下方找尋合宜的空間放置,,底部的止滑性可應對多數辦公室桌面材質,使其宛若 MX Keys 一樣穩定不易晃動,對於較為低矮的 MX Keys 能夠適度的提供手腕舒適性,也避免辦公室硬冷的桌子產生不適。

如果只是要一把能用的鍵盤, MX Keys 恐怕有點大材小用,但如果想要的是一把不堅持非機械式結構不可、高質感、好手感又寧靜鍵盤, MX Keys 則是非常合適的一款高階文書鍵盤,宛若筆記型電腦的操作高度,穩定舒適的短行程觸發,自動背光與無線等特色等,皆使 MX Keys 在辦公室既低調又可靠,搭配同樣強調寧靜的 MX Master 3 也更為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