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稍早在網站正式宣布 AirPods Pro ,與先前曝光的外觀與機能特性一致,具備主動降噪機能,不同於原本的 AurPods 採用開放式設計, AirPods Pro 考慮到主動降噪效果最佳化採用耳塞設計,但可透過稱為"通透模式"的環境音模式融合音樂與外界聲音,在美國的定價為美金 249 元,台灣定價為 7,990 元,而美國將在 10 月 30 日上市,台灣官網則表示將在日後先透過線上商店開放預購、於後透過直營店販售。
蘋果也公布 AirPods Pro 所需搭配的系統版本,手機要使用搭載 iOS 13.2 或後續版本、iPad 則需要搭配 iPadOS 13.2 或後續版本、 Apple Watch 需使用 watchOS 6.1 或後續版本、 Apple TV 需使用 tvOS 13.2 或後續版本, Mac 裝置則需安裝 macOS Catalina 10.15.1 或後續版本。

AirPods 採用內、外的雙麥克風的高階主動降噪耳機配置,強調藉由每秒 200 次的頻率持續調整反向波提供最佳化的降噪效果,耳塞則提供大、中、小三種尺寸,藉由內部收窄設計與透氣孔號稱可使配戴更舒適無負擔。至於"通透模式"不須透過裝置切換,僅須按住耳機柄的壓力感測器即可快速在主動降噪與通透切換。

▲腔體後方有蘋果圖案的模組整合 H1 晶片與耳機擴大功能
除了主動降噪技術外,還具備稱為"適應性等化"的技術,這項技術利用耳內的麥克風接收發自耳機單體的聲波,依照個人耳形進行調整,這項技術較常出現在耳罩式耳機上,於入耳式耳機則相對罕見;蘋果也強調將"適應性等化"技術延伸,能同樣透過單體發聲偵測反向波的方式,檢測消費者使用的耳塞套的密合程度是否能最大化降噪效果。
結構部分則是採用高動態動圈單體,內麥克風則是採用與動圈單體同軸的配置,擴大模組與蘋果 H1 晶片整合成一個模組,並強調擴大晶片具備省電、高動態範圍以及可提供優異的降噪機能。
AirPods Pro 也強調採用緊湊形的結構,將從麥克風、單體到模組的尺寸到排列方式設法最小化,標榜最大幅度提升配戴的舒適性、貼合與穩定,同時 H1 晶片具備十個音訊核心,強調可透過最快的演算方式降低音訊處理延遲,提供即時且高品質的降噪效果。

AirPods Pro 也強調採用無線充電設計,具備 IPX4 生活防水機能,充電盒具備 Qi 無線充電標準,耳機單次能提供 4.5 小時聆聽,僅需 5 分鐘充電能提供 1 小時音樂播放,當耳機搭配充電盒的綜合續航力可達 24 小時音樂播放時間;當然 AirPods Pro 也具備與 Siri 語音助理的最佳化設計,可透過關鍵字" Hey Siri "快速啟動 Siri ,以及可在 iOS 設備利用"音訊分享"功能,使單一裝置同時連接兩副 AirPods 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