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過往在耳機主動降噪技術的領導品牌, Bose 近年一連受到 Sony 、蘋果在主動降噪耳機領域的挑戰,也使 Bose 加緊發展新技術,在耳罩耳機以 Bose 700 再創高峰,而主動降噪耳機 Bose QuiteComfort Earbuds / Bose 消噪耳機也終於在今年下半年問世,雖然離原訂發表時間晚了約半年,但仍引起相當多耳機愛好者關注;此次也取得這款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砂岩白色進行試用。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是 Bose 首度推出具備降噪機能的真無線耳機,畢竟相較耳罩式耳機有充裕的空間,入耳式耳機的形式就較難直接在耳機加入降噪機構,而空間更有限的真無線耳機,也是到近期解決惱人的續航力過低問題後,才開始在這一兩年加入主動降噪技術;作為一款高階真無線耳機,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體型也仍舊是偏大一些的。
▲包裝是黑底紙盒蓋上印有產品圖案的硬紙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採用橢圓形的充電盒,正面可見 5 顆電量指示燈,採用 USB Type-C 充電與 Qi 無線充電,打開上蓋後,中央的藍牙按鍵除了用於配對其它設備外,還可供強制關閉耳機的藍牙連線功能,使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僅作為單純的降噪耳塞使用,而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最多可與 7 組設備配對,但同時僅能連接單一設備。
▲充電盒可使用 USB Type-C 或 Qi 充電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採用簡約的外觀設計,與當前的 Bose 700 耳罩式耳機有類似的風格,畢竟這款真無線耳機在原型階段亦曾採用" Bose EarBuds 700 "的名稱,同樣屬於新世代旗艦降噪耳機的意圖相當明確,操作則是使用單點式觸控,當前無法自定義功能,僅具備右耳雙擊進行音樂播放、暫停,左耳雙擊切換三段的"我的最愛"降噪層級。
▲橢圓形收納盒
在耳塞的部分,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使用新一代的 StayHear Max 耳塞,雖然造型設計與 Bose 經典的 StayHear+ 耳塞同樣屬於整合耳翼的橢圓形耳塞,不過標榜密合度與舒適性皆經過改良,但也因此尺寸佩戴性與 StayHear+ 略有差異,故仍建議重新自三個尺寸當中選擇密合度與舒適性較佳的尺寸,一方面確保隔音效果,同時也可獲得較正確的聲音表現。
▲耳機設計相當簡約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也搭載趨近感測功能,但或許是為了提供較精確的感測,或是因應 StayHear Max 耳塞的傾斜置入設計,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在內側有兩組趨近感測點,同時預設只要取下一邊的耳機,另一邊會自動進入通透模式,使其聽感宛若未配戴耳機一樣,不過不需要此功能可在 app 中關閉。
▲可看到兩組趨近感測器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採用的降噪技術為結合被動隔音與主動降噪的方式,也是當前效果較好的模式,利用高密閉性的耳塞實現隔音(不過 Bose 在敘述上仍稱為被動式降噪),主動降噪則結合外部與內側收音的麥克風與演算法後發出抵銷用的反向波進行降噪,這些技術其實都是主動降噪耳機所具備的,不過實際表現則不盡相同,作為過往降噪耳機領先的 Bose 所推出的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表現也是玩家所關注的。
而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也依舊延續 Bose 傳統,即是不公開技術規格,僅能推測使用動圈單體,從敘述中提及採用動態音量均衡技術以及對該技術的敘述,可確認 Bose QuiteComfort Earbuds 動用 DSP 針對音訊進行處理,但不同於其它同級競品提供個人化調整,當前 Bose 的 app 並未提供 EQ 調整,僅能以預設的音色聆聽。
▲全新的 StayHear Max 耳塞
在體驗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降噪威力前,首先要留意挑選合適尺寸的 StayHear Max 耳塞,畢竟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開宗明義就告訴你這款產品的降噪需要結合耳塞的密閉與主動降噪技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如筆者一開始使用預設的 2 號耳塞,除了密合度不佳以外,耳翼位置也頂在錯誤的地方,導致配戴出現疼痛感,直到替換成 3 號的大型耳塞才正常,且降噪的表現也比較正常。
▲ app 的基本功能,沒有 EQ 調節功能
另外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有一件筆者想提的事情,即是預設的語音提示功能有點惱人,在預設值下,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除了提示開機與配對以外,還會念出連接的裝置名稱,筆者在完成配對後就透過 app 把語音提示關閉,以簡單的提示音進行指示;值得一提的是當前 BOSE Music 的穩定度已經比起先前測試 Bose 700 穩定許多,耳機連接後再開啟已經可在幾秒內偵測到,不會再有明明藍牙連上手機但 app 始終無法正確顯示的問題。
▲音色鬆散舒適,低頻量感較多
音色部分,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仍屬於較典型的 Bose 美式音色,屬於低頻量感偏多且稍微鬆散的風格,音場相較日系耳機較為後退而寬鬆,扣除掉低頻略多以外,是可以舒適聆聽的音色,同時也不會如日系耳機較為咄咄逼人的尖銳音色或是低頻打擊感較大的問題,然而如先前所述,當前沒有 EQ 調整功能,故也無法進一步加入個人化調整。
▲充電盒可透過 Qi 充電
至於降噪機能,筆者個人認為只要耳塞選擇正確,在當前真無線主動降噪耳機應該可說是數一數二,不過筆者可能要略為駁斥歐美媒體表示其降噪機能遠凌駕 Sony WF-1000XM3 的說法,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對多數人能夠提供較好的降噪不完全是演算邏輯較強,而是它的耳塞設計比起日系耳機的傳統球狀或是子彈狀耳塞容易密合,加上多數主動降噪耳機體型通常偏大,會使傳統耳塞以槓桿的方式失去良好的密合性。
確實就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降噪表現,在多數的日常情境的降噪都相當出色,啟動降噪之後環境的聲音明顯減少,甚至連筆者在辦公室敲打機械式鍵盤也猶如薄膜鍵盤的聲音,可說近乎具備與 Bose 700 同級的降噪表現;然而在戶外環境遇到颳風的情況則略遜於開啟風切降低模式的 WF-1000XM3,不過 WF-1000XM3 的問題在於風切降低項目是位於環境音模式的 Level 1 的位置,若未詳讀說明書可能不知道能切換到此特殊模式。
▲其通透模式聲音自然度相當高
雖然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不像 Sony WF-1000XM3 能夠長按左側耳機進入快速注意模式,不過只要取下單邊耳機,即可使仍佩戴著的另一邊自動進入通透模式,且筆者認為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的通透模式表現亦遠勝過多數具備此功能的真無線耳機,雖然比起沒配戴耳機聲音還是稍微悶一點,不過不會像某些耳機會產生尖銳的聲音,相當接近沒有配戴耳機的聽感。
▲正確的耳塞有助提升降噪效果
且值得稱許的是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取下單邊耳機的自動通透模式是相當出色的作法,因為有時取下單邊耳機是為了一邊進行語音通話一邊與周遭他人溝通,不過一般具備降噪功能的耳機若僅有單耳有作用,將會對正在提供降噪功能的一邊產生異常音壓(剛好筆者先前曾測試某款降噪耳照耳機拿到單邊故障的測試品...),自動進入通透模式可免除產生異常音壓的情況。
總結來說,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除了具備出色的降噪與通透模式效果外, StayHear Max 耳塞良好的舒適性與密合度也彌補耳機框體偏大的問題,聲音的表現方式雖屬低頻偏多但舒適無壓力,唯獨當前觸控面板缺乏較豐富的自定義功能,也無法透過 EQ 微調音色,是目前比較可惜的地方,不過筆者認為對於噪音較為敏感的使用者,應該可感受到 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 出色的整體表現,整體來說是瑕不掩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