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X 的 Cloud 系列耳機素以親民的價格與高度的耐用性受到許多玩家喜愛,而今年初 HyperX 在台推出經典耳機升級版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以承襲 Cloud 系列的設計並結合低延遲的 2.4GHz 無線傳輸技術,同時標榜支援自 PC 、 PlayStation 、 Xbox 甚至 Switch 平台。
▲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外觀相較競品保守但用料扎實
自外型設計,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仍秉持相較其它電競品牌電競耳機比起絢麗更重視耐用的初衷,沒有花俏的光效或浮誇的設計,一眼就可看出是 HyperX Cloud 系列產品,整體設計與有線版本的 HyperX Cloud 相近,以厚實的皮革包覆頭戴搭配金屬框體支架,提供單一靚酷紅配色,唯獨因應無線化,在框體設計加入控制設計。
▲頭樑可耐扭曲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雖然外型不花俏,不過機構耐用度應該在同級耳機是數一數二的,除了外殼體的強固性與相較競品更耐用的金屬框體支架,其頭帶設計能夠承受外力扭曲也能恢復原狀,對比許多為了外型設計大量使用塑料材質的競品,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明顯令人安心。
▲電源、麥克風靜音與充電孔位於左耳
▲音量滾輪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的操作鍵集中在左耳框體,包括電源開關、麥克風靜音,右耳框體後側為音量滾輪,充電介面採用 USB Type-C ,雖然連接到電腦可顯示設備名稱,但僅有充電功能,不具備 USB DAC 功能,另外前方為可拆卸式麥克風,盒裝包括海綿護套,可降低過於激動導致噴麥的情況。
▲搭載 53mm 動圈單體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搭載 53mm 動圈單體,可看到單體帶有銀色鍍層,搭配的耳罩採用皮革包覆的記憶泡棉,雖非快拆設計,不過消費者要替換並不困難,且 HyperX 亦提供同皮革材質與絨布材質的耳罩供消費者購買替換,即便在台灣高濕度環境長時間使用發生劣化亦能夠購買替換。
▲搭配 2.4GHz USB 收發器使用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採取 2.4GHz 的低延遲無線技術,只要設備支援 USB 隨插即用的音效規範即可使用,同時 HyperX 也確保與 PlayStation 、 Switch 的相容性,畢竟部分 PC 可用的音訊設備不一定可在這兩項設備使用,筆者已確認在 PlayStation 4 與 PlayStation 5 皆可正常運作。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搭配 Windows 10 PC 使用時,可從微軟的 Windows Store下載 HyperX NGENUITY 工具程式進行設定,不過包括 7.1 聲道、拾音模式(透過麥克風收音在耳機中呈現聽到自己說話真實音量的功能)皆可分別透過輕觸電源與長按麥克風靜音鍵切換,加上樸素的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也沒有 LED 光效,是否安裝 app 影響不大。
▲聲音乾淨不會過重,不過音場不算特別開闊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屬於乾淨的風格,沒有過重的低頻音壓,也許是考慮到能夠長時間使用,調音似乎使聲音不至於過度壓迫,對比使用平面振膜的 Cloud Orbits S 較能以偏大的音量長時間使用;不過或許是音場較小,啟動 7.1 聲道的變化不如當前 HyperX 最頂規的 Cloud Orbits S 開啟 7.1 聲道來的明顯,但確實空間定位在開啟後會略為明確。
▲麥克風軟管可彎折
不過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仍有目前遊戲用無線耳機較常出現的通病,即是背景底噪較為明顯,在低音量或還未有遊戲音樂時,會聽到比較明顯的底噪聲,但幸好沒有因線路設計不良產生的電磁波干擾聲,這類的底噪聲縱使是在高階電競耳機產品也似乎難以避免,然而音樂取向的高階藍牙耳機已鮮少有類似情況,不知道是由於 2.4GHz 技術或是其它原因造成。
▲不走浮誇路線,樸實可靠是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的優點
雖然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設計不若競品設計浮誇,不過骨子裡卻有硬實力,包括穩定的連接體驗、良好的收音表現,加上長達 30 小時電力也不需經常充電,同時也有堅固的機構,對於想要花了錢能夠安心長時間使用的玩家, HyperX Cloud II Wireless 絕對是保守派與耐用派玩家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