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天堂 SONY 電競耳機 真無線耳機 Inzone 電競戰隊 Sony 電競周邊子品牌 INZONE 預告將與電競戰隊 Fnatic 合作推出真無線耳機 Sony 旗下電競周邊子品牌 INZONE 在 2023 東京電玩展釋出預告,將與知名電競戰隊 Fnatic 共同開發真無線耳機,意味著繼耳罩式耳機後, INZONE 也將投入遊戲用的真無線耳機產品,不過耳機的設計、是否需要搭配 USB Dongle 也仍是未知數。 ▲ PS5 的 Pulse Explore 真無線耳機與 Sony 電子關係恐怕不大,技術主要來自收購的 Audeze 不過從 INZONE 公布這項消息,也可看出當前 Sony 集團底下各組織之間仍各自為政,因為持有遊戲的 SIE ( Sony 互動娛樂)也於日前宣布推出 Pulse Explore 真無線耳機與 Pulse E Chevelle.fu 6 天前
新品資訊 無線耳機 HyperX 電競耳機 HyperX Cloud III HyperX 推出 Cloud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耳機,傳承系列一貫舒適性並提供 120 小時電力 隸屬 HP 旗下電競品牌 HyperX 繼新一代有線設計電競耳機 Cloud III 推出後,宣布再推出採用相同基礎技術的 HyperX Cloud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耳機,除了帶來升級的聽感體驗,並具備長達 120 小時的續航力,同時透過隨附 USB 收發器,可廣泛搭配 PC 、遊戲機、掌機、智慧手機使用。 HyperX Cloud III Wireless 無線電競耳機建議售價為 4,290 元 ▲與先前公布的有線版本採用相同的驅動單體、麥克風與框體,配有達 120 小時電力的低延遲無線傳輸技術 HyperX Cloud III Wireless 承襲有線版本的新一代金屬框 Chevelle.fu 1 個月前
產業消息 SONY playstation 平面振膜 電競耳機 AUDEZE PlayStation 新耳機使用平面振膜原因揭曉, PlayStation 宣布收購 Audeze 但保維持其品牌獨立發展 Sony 在 2023 Gamescon 宣布推出 Pulse Explore 真無線耳機與 Pulse Elite 無線頭戴耳機兩款搭載 PlayStation Link 低延遲音訊技術的耳機產品兩款產品的特色之一是採用平面振膜(平板單體)技術,然而從 Sony 集團的耳機發展脈絡, Sony 當前並未在消費性耳機產品使用平面振膜,那 Pulse Explore 真無線耳機、 Pulse Elite 無線頭戴耳機的平面振膜從何而來?原來是 PlayStation 宣布收購使用平面振膜的發燒耳機品牌 Audeze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 Audeze 並未因此納入 Sony 集團,仍將維持獨立營運 Chevelle.fu 1 個月前
新品資訊 入耳式耳機 電競耳機 遊戲耳機 VR2000 for Gaming final 在日本推出 VR2000 for Gaming 雙耳沉浸式遊戲用耳機,強調著重遊戲音訊的即時反應 Final 曾推出針對遊戲音效沉浸感雙耳沉浸式遊戲耳機的 VR3000 for Gaming ,隨著近年以手遊為核心的遊戲生態不斷擴大使客群更為廣闊, Final 宣布推出價格稍微便宜些許的 VR2000 for Gaming ;不同於 VR3000 for Gaming 著重遊戲音訊的空間臨場感, VR2000 for Gaming 保有 VR3000 for Ganig 的空間感之餘,則把重點放在能清晰分辨遊戲中的各類音訊,同時即時呈現,鎖定重視聽聲辨位或節奏感的格鬥遊戲、 FPS 與音樂類型遊戲。 VR2000 for Gaming 建議售價為 6,980 日幣,比起 VR3000 fo Chevelle.fu 1 個月前
新品資訊 運動耳機 電競耳機 真無線耳機 aptx adaptive Snapdragon Sound aptX Lossless Snapdragon S3 美國科技品牌 Cleer 推出夾耳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ARC II ,採高通 Snapdragon S3 平台、提供音樂、運動與電競三版本 美國智慧聲學品牌 Cleer 宣布在台推出少見的夾耳式開放真無線耳機 ARC II , ARC II 採用開放式聲學,搭載具 Snapdragon Sound 認證的 Qualcomm S3 藍牙平台,可支援低延遲、 aptX Adaptive 等技術,並結合 Cleer 獨家 DBE ( Dynamic Bass Enhance )低音增強技術、 Cleer 定向傳音等技術突破傳統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缺乏低頻、嚴重漏音等問題。此外 Cleer 針對不同使用情境,將提供運動、電競與音樂三版本,針對特定使用情境提供專屬功能。 Cleer ARC II 音樂版提供燕尾藍、天鵝白,售價為 4,280 元 Chevelle.fu 2 個月前
新品資訊 Razer 直播 mmcx 圈鐵 電競耳機 Razer 推出首款監聽級入耳式耳機 Razer Moray ,針對直播、內容創作搭載混合雙單體與 MMCX 換線設計 Razer 宣布品牌首款針對內容創作與直播的入耳式監聽耳機,採用人體工學的類客製化耳機設計,強調具備寬敞與逼真的音場,具備混合雙單體與 MMCX 可換線機構,並藉由人體工學設計搭配耳塞可達到 -36dB 的噪音抑制。 Moray 已在 Razer 官方商城上架,台灣售價為 4,490 元(北美為 129.99 美金)。 ▲ Razer Moray 採用 MMCX 可換線機構 ▲ Razer Moray 強調是為創作者與直播主設計的監聽級入耳式耳機 Razer Moray 搭載二路分音圈鐵混合雙單體,可呈現 20Hz-24kHz 頻響,強調由劇院音效專家測試與最佳化調整,音效具備 THX 認證, Chevelle.fu 3 個月前
開箱評測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logitech 羅技 電競耳機 Logitech G 羅技 Logitech G PRO X 2 LIGHTSPEED 職業無線電競耳機評測,為因應職業賽事與選手需求的專業型耳機 羅技在 2023 年推出全新的職業型無線電競耳機 Logitech G PRO X 2 LIGHTSPEED ,相較前一代產品睽違 8 年,以「為職業電競玩家而生」的大原則自音質、舒適性、穩定性等進行全方位的進化;不同於針對廣大消費者的電競耳機,羅技為何有自信將 Logitech G PRO X 2 LIGHTSPEED 冠上「職業電競」級耳機的頭銜,接下來就由此篇評測介紹起。 將機能性視為首位的外觀與機構設計 ▲外型相較同價位充斥 RGB 光校的競品來的樸實 ▲外型設計相當樸實,靜音提示除了音效以外也利用按鍵按壓後一圈紅色表示 ▲盒裝設計 ▲符合當前趨勢的永續材料包裝 有別於當前周邊與系統品 Chevelle.fu 3 個月前
產業消息 高通 電競耳機 LE Audio Snapdragon Sound Auracast Qualcomm S3 Gen 2 高通擴大 Qualcomm S3 Gen 2 平台至 USB 收發器,為既有裝置升級低延遲遊戲音訊、 Snapdragon Sound 與 LE Audio 新體驗 隨著藍牙聯盟與成員將 LE Audio 規格與功能正式底定, 2023 年下半年至 2024 年初市場上將陸續有許多支援 LE Audio 的新產品問世,作為中高階藍牙晶片供應商的高通宣布將擴大 Qualcomm S3 Gen 2 中階音訊平台的範圍,除了耳機裝置端以外,將進一步提供 USB 收發器的新平台,為規格不支援 LE Audio 的既有筆電、遊戲機、手機等提供 LE Audio 的技術與 Snapdragon Sound ,尤其針對遊戲玩家更能提供不到 20ms 的低延遲音訊與反向語音通道。 提供 USB 收發器形式、為既有設備升級 LE Audio 與 Snapdragon Sou Chevelle.fu 3 個月前
新品資訊 logitech 羅技 電競耳機 Logitech G 羅技首創 PRO-G 石墨烯單體職業電競耳機 PRO X 2 LIGHTSPEED 六月底登台,並為中華電競代表隊指定配備 羅技旗下電競品牌 Logitech G 宣布品牌職業電競耳機 Logitech G PRO X 2 Lightspeed 將於 6 月底在台推出,主打首創 PRO-G GEAPHENE 石墨烯多層單體,並強化舒適性、更穩定的連接性與提供長達 50 小時的無線使用電力,重量僅 345 克。另外 Logitech G 電競設備也宣布成為「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指定電競設備,使 Logitech G PRO X 2 LIGHTSPEED 能為中華電競代表隊選手在即將到來的 2023 年第 19 屆杭州亞運聽聲辨位與溝通的利器。 ▲ Logitech G 成為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在第 19 屆 Chevelle.fu 3 個月前
開箱評測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HP HyperX 電競耳機 dts headphone HyperX Cloud III HyperX Cloud III 耳罩式電競耳機評測,歷經八年經典再造的優質電競耳機 電境周邊品牌 HyperX 的 HyperX Cloud 系列耳罩式電競耳機是玩家之間廣受歡迎的產品,不過縱使是新一代的 HyperX Cloud II 至今也問世滿 8 年;為了呼應廣大玩家對 HyperX Cloud 電競耳機的熱愛, HyperX 於 2023 Computex 公布全新的 HyperX Cloud III ,延續經典的外型設計,但從細節到音樂技術進行大幅的改革,此次也率先取得 Hyper X Cloud III 進行評測。 看似相似但裡外皆全新設計 ▲盒裝內容 ▲ HyperX Cloud III 看似與前一代相似,但細節完全大改 HyperX Cloud III 仍延 Chevelle.fu 3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