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12月下旬起,財政部關務署「預先委任」新制將逐步實施,未來凡是訂購海外商品的收貨人,都必須要先完成委任回覆流程,包裹才能夠順利進入海關。「預先委任」是有鑑於近年來有不少海外網購包裹出現冒名通關的問題,同時降低無主包裹內含違禁品的情況。預先委任新制將於12月下旬起,由4類型族群率先開始實施,預計2022年3月後會開放民眾主動加入,6月起正式上路。
預先委任是什麼?新制和舊制的差異
目前海外網購者只需要先完成實名制註冊,包裹就能夠先申報通關,後續收貨人再透過EZ WAY易利委App完成委任流程,或是提供紙本委任書。然而,在「預先委任」新制上路後,收貨人必須要先完成委任申報,也就是包裹要確認非無主物件之後,才會允許報關,避免包裹被冒名通關,或是讓違禁包裹在無主的情況下進入海關。
換句話說,新制是將委任的過程提前到包裹進關前,因此沒有經過收貨人委任的包裹將會被擋在海關外。在預先委任的制度下,收貨人必須要先完成App或紙本的委任過程,完成之後業者才能向海關申報,也就是當收貨人沒有完成預先委任時,包裹就無法進入海關。
▲關務署於2018年開始推行海關包裹實名制認證機制,並且於2020年強制實施。在實名制實施之後,有不少民眾曾收過陌生包裹的委任通知。
4類族群率先實施 包裹先委任再通關
自2021年12月下旬起,預先委任新制將於4類高風險族群率先實施,分別為曾被冒名通關的收貨人、查獲疑似人頭者、異常大量進口者、以及EZ WAY頻繁推播要求委任但未回復者。
預先委任制度將於12月起逐步拓展於此4類族群,因此在12月下旬後,快遞報關業者於包裹報關前,會先查詢收貨人是否為「預先委任」對象。如果收貨人符合資格,報關業者將先透過EZ WAY通知收貨人,要求收貨人事先完成委任,直到獲得回覆後才進行包裹報關。
預先委任第一階段實施對象:
- 曾回報被冒名通關的收件人
- 海關查獲疑似人頭者
- 異常大量進口者
- EZ WAY頻繁推播要求委任,但未回復者
▲預先委任制度相關報導。於收貨人方面,預先委任制度可能會延遲商品的送達時間。
2022年6月起正式上路
預先委任制度將分為3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於2021年12月開始,針對4類高風險族群推出,接著在2022年3月起開放民眾主動選擇加入,最終於2022年6月正式全面實施。在預先委任制度實施之後,收貨人在完成實名制登記之外,也需留意EZ WAY的推播通知,避免包裹遲遲無法進入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