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和半導體封測廠合作 研發出晶圓膠帶廢料再生鞋底

2022.11.23 06:01PM

高雄大學攜手封測龍頭日月光,突破技術限制、成功回收再利用半導體製程中衍生的廢棄膠帶,將電子廠每年產生200公噸廢料,轉換成為在地製鞋大廠彪琥鞋業的鞋子大底原料。

國立高雄大學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這項「廢膠帶循環回收再利用」產學合作技術,是由化材系主任蘇進成主持的綠色材料與資源實驗室,與日月光半導體研發副總經理洪志斌帶領「集團研發化學暨環保實驗室」合作,找出TPO(熱塑性聚烯烴)最佳造粒製程,再由高雄在地製鞋大廠彪琥實際用於生產鞋大底。

蘇進成說明,半導體封裝廠進行研磨、薄化、切割及相關製程,為保護晶圓常以切割膠帶、研磨膠帶、紫外線可硬化膠帶等材料包覆支撐,一次性使用完畢即成下腳料,但因膠膜含有多種高分子(塑膠)成分且質地佳,研判仍有回收再利用價值。

洪志斌指出,廠方原作法是將廢膠帶製成固體再生燃料,已優於業界常見的焚化處理,但為尋求更永續與高值化方案,與高雄大學合作,嘗試將廢料轉換為TPO(熱塑性聚烯烴)回收料,取代鞋大底傳統採用的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希望能環保多盡份心力。

由於膠帶內含多層膠膜、黏著劑、接合樹脂等複合堆疊組成,儘管都是塑膠,但各自成分、特性不同,若人工分層拆解又耗時費力,這也是業者寧可焚化不回收主因。團隊克服異材質相分離難題,先造出接近EVA特性的粒子,再造出彈性、混合性均佳的TPO粒子,目前已累積5種不同特性成果,並將造粒成果交由彪琥鞋業實際生產驗證,落實循環經濟產業鏈。

彪琥鞋業經理薛博祥表示,這項委託「挑戰性十足」,使用EVA製作鞋大底早是業界慣例,為了適應材料TPO,工廠重新調整模具、參數,反覆修正找出最佳製程,成功製出摻入TPO比例達55%的鞋大底,也不犧牲鞋子支撐身體平衡、吸震、反彈及均壓等基本條件,未來將設計開發運動、休閒等多種鞋款。

 

▲高雄大學化材系教授蘇進成21日表示,半導體製程中的晶圓膠帶(右)一次性使用完畢即成下腳料,但經回收處理,可將廢料轉換為TPO(熱塑性聚烯烴)回收料粒子(左),取代鞋大底傳統採用材料,希望能環保多盡份心力(高雄大學提供)。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21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6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22 個小時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5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5 個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