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 Zone 空氣淨化耳機動手玩:聽音樂也能呼吸好空氣

2023.09.06 06:25PM

Dyson Zone 空氣淨化耳機結合空氣淨化與主動降噪功能,讓使用者在移動過程中同時享受新鮮空氣、舒適寧靜的環境,以及高品質的音樂。

筆者在去年前往Dyson位於英國馬姆斯伯里 (Malmesbury)的研發中心時,除了一探Dyson如何打造結合空氣濾淨與杜絕噪音功能的Dyson Zone耳機,當時也短時間進行簡單體驗,而趁著此次正式在台灣市場推出之際,再次花了一些時間感受此款耳機在後疫情時代是否依然實用?

其實從這款耳機正式發表時,就有不少人感到不解,認為Dyson怎麼會做出這種令人難以理解的產品。

但如果從當時投入這款作為Dyson首款智慧穿戴裝置的時空背景與想法,可以理解Dyson最初重點其實不是放在提供空氣濾淨的「口罩」功能,而是希望透過耳機產品杜絕環境噪音所造成聽力影響。

實際上,空氣濾淨功能主要是作為與Dyson既有產品連結,加上研發過程恰好碰上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因此額外強化空氣濾淨應用體驗,讓使用者隔絕環境噪音的同時,也能在移動過程獲得良好空氣呼吸感受。

▲主要訴求其實在於降低環境噪音,並且結合自身空氣濾淨技術,讓使用者能將好空氣「帶」著走 -▲由於要將降噪功能與空氣濾淨功能整合在空間相當有限的左右耳罩,同時還必須確保聲音呈現品質,並且與整體配戴負重取得平衡,其實Dyson前後花了不少時間進行調整

Dyson表示,此款產品前後花費約6年左右時間打造,並且經歷超過500種原型設計,原因在於希望以Dyson的角度詮釋品牌旗下第一款智慧穿戴裝置,但確實也因為部分執著,例如希望能讓耳機體型能再縮小、讓使用者配戴更加舒適,導致產品實際進入市場時間變得較晚,甚至全球疫情都已經開始減緩,使得此款產品原本主打功能似乎少了吸引力。

不過,Dyson表示目前都市環境仍有噪音及空氣汙染等影響,因此認為Dyson Zone耳機依然有其功能發揮空間。另一方面,Dyson也強調Dyson Zone耳機是品牌第一款嘗試的智慧穿戴裝置,確實有不少無法滿足所有消費者的情況,但預期後續再推出的智慧穿戴裝置將會有不同使用體驗。

-
▲在Dyson Zone正式誕生前,Dyson曾提出多款原型,其中更包含利用呼吸管方式將乾淨空氣送到使用者嘴邊的設計

相關連結:

訪談/Dyson Zone耳機設計背後,反應其未來以數據導向與穿戴裝置想像發展

以配戴者健康為優先考量,結合空氣濾淨與杜絕噪音的Dyson Zone耳機快速動手玩

Dyson Zone耳機實際動手玩

相比去年在英國馬姆斯伯里研發中心僅有短時間試用體驗,筆者此次以在台灣市場實際販售的Dyson Zone Absolute+版本進行體驗,期間更隨身帶出國採訪,藉此感受長時間配戴的使用體驗。

在台灣上市版本有兩種,一種是以旋鈕收納盒作為收納,外觀採用晴空藍、耳罩內圈同樣以藍色襯飾,口罩配件外觀為亮銀色設計的一般版本,另一種則是提供皮質收納盒、額外提供較方便隨身攜帶使用的絨布收納袋,外觀則是採用普魯士藍、耳罩內圈改以亮銅色呈現,而口罩配件也採用亮銅色設計的Dyson Zone Absolute+版本。

▲以旋鈕收納盒作為收納,外觀採用晴空藍、耳罩內圈同樣以藍色襯飾,口罩配件外觀為亮銀色設計的一般版本 -▲提供皮質收納盒、額外提供較方便隨身攜帶使用的絨布收納袋,外觀則是採用普魯士藍、耳罩內圈改以亮銅色呈現,而口罩配件也採用亮銅色設計的Dyson Zone Absolute+版本

此次筆者取得款式為Dyson Zone Absolute+版本,但主要功能與一般版本沒有差異,僅在收納方式不一樣,以及部分配件不同,例如收納盒採皮質與類似吹風機收納盒的設計,並且額外提供更方便隨身攜帶耳機的絨布袋,以及飛機上可使用的耳機孔轉接配件,甚至多提供1組靜電活性碳濾網。

-

而一般版本則是採用旋鈕收納盒,並未隨附絨布袋、耳機孔轉接配件,內附靜電活性碳濾網也僅有1組。

Dyson Zone耳機為了與Dyson過往空氣清淨機的設計有連結,因此在整個設計想法聚焦在如何將更小空氣濾淨機構放入耳機狹小空間內。同時,在此條件下如何實現更好的聲音降噪功能,並且提供更好聲音聆聽體驗,藉此讓使用者的聽力能在配戴過程獲得保護也成為設計重點。

-

其中,針對空氣清淨部分,Dyson將同樣用於旗下空氣清淨機、每分鐘可接近1萬轉 (實際為高達9750轉)的馬達運作設計,用於Dyson Zone左右兩側耳罩內,透過將空氣吸入左右兩側耳罩內側,進而藉由具鉀碳層的過濾系統去除包含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物質,以及99%小至0.1微米的微粒污染,並且吸附空氣異味。

最後,再透過面罩系統送出過濾後的乾淨空氣,讓使用者能藉此獲得更舒適的呼吸感受。

-
▲將空氣清淨機內的機構放進耳罩內,其實需要不少工夫

風速部分,則可依照需求調整「休息」、「輕度」、「中等」三種氣流速度,或是選擇讓耳機自動調整設定。而口罩配件除了確保空氣順利送到使用者嘴邊,還能額外加裝N95級別的一次性使用口罩,藉此對應更密合的保護效果,只是可惜台灣市場並未引進銷售一次性使用口罩耗材,只能透過其他管道購買。

口罩配件是透過磁吸方式固定在耳機前端,並且具備活動機構,方便使用者依照臉型進行調整。而將口罩往下拉,或是拆卸時,即可讓耳機自動切換為通話模式,同時暫停播放音樂,另外也會自動關閉空氣濾淨功能,至於將口罩扣回耳機則可自動開啟空氣濾淨功能,並且恢復音樂播放。

此外,口罩配件採可高度凹折材質製作,不用擔心是否會在使用過程變形,或是碎裂產生利角造成使用危險。

Dyson Zone耳機設計時最大難題:如何讓空氣濾淨功能與聲音降噪功能結合

對於Dyson工程師而言,如何將對應空氣濾淨功能的微型馬達,加上耳機原本擴音機構、麥克風等降噪系統,甚至電池元件與過濾元件都要能縮小放入左右耳罩有限空間內,基本上已經是個難題。另一個難題,則是如何確保馬達運作時,不會產生額外噪音,以及多餘的振動感,同時還要確保耳機重量不會變得太誇張。

雖然Dyson Zone耳機整體重量不算輕,耳機本身重量就有595公克,加上面罩系統的總重更達670公克,但是對比Dyson最初打造原型設計已經減輕許多,甚至直逼多數品牌耳機高階機種重量。

因此在Dyson的想法,便是利用特殊轉子平衡懸吊系統,利用轉子轉動產生力矩與空氣濾淨馬達運作時產生力道相抵,讓馬達運作時可能產生聲噪、振動大幅減少,並且配合耳機密合設計與高密度耳罩海綿隔絕使用者可能聽到噪音。

-
▲左邊為後來採用耳罩設計,而右邊則是一開始的原型構想,透過轉子機構設計,配合轉動維持平衡,並且降低空濾系統運作時的振動感

而配合金屬材質頭帶、頂端減壓墊及左右耳罩包覆支撐力,則能進一步減少使用者配戴時的沈重感。必須要說的是,長時間配戴其實還會有一定影響,但基本上多數耳機都會有類似情況,Dyzon Zone耳機在此部分已經有不錯的處理效果。

並未追求功能而捨棄音質

Dyzon並未一昧追求功能而捨棄Dyson Zone耳機的音質表現,畢竟除了使用空氣濾淨與環境聲音消除功能,使用者更常使用功能還是聆聽音樂。

在Dyson Zone耳機的發聲單體採40mm、16歐姆阻抗、釹 (neodymium)材質設計,每秒可振動48000次,將整個聲音頻率範圍內的諧波失真情況進行中和至低於0.08% @ 94 dB @ 1kHz,僅保留人耳可辨識聲音細節,同時也支援全音域表現,可對應6Hz-21kHz之間頻率的聲音表現。

收音部分則總計配置11組麥克風,其中8組用於耳罩內外降噪,可在每秒內偵測384000次,並且阻擋介於20Hz-20kHz之間頻率、達38dB的噪音 (最高可消除40dB噪音),並且能偵測所有人耳可聽見聲音頻率。

跟市場目前多數具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一樣,Dyson Zone除了主動降噪功能,使用者也能依照需求選擇切換成可維持聆聽環境聲音的通透模式,或是完全將降噪功能關閉。

-
▲主要操作介面位於耳機左右耳罩底部,並且以實體按鍵設計,方便使用者手動操作

但在聲音均衡器部分,基於保護使用者聽力的考量,Dyson Zone僅提供預設增強音效、中性與低重音三種模式,並未提供使用者自行作細部調整。

依照Dyson方面說明,此部分會持續觀察實際使用需求作後續更新,但現階段還是以Dyson原廠以大量數據分析設計的三種音場模式使用為主。

另外,雖然越來越多耳機品牌開始加入空間音訊功能,但Dyson認為透過耳機提供更純淨音質才是關鍵,加上空間音訊應用目前仍非市場主流,因此在Dyson Zone並未提供此播放功能。

-
市售版本實際開箱:

▲實際盒裝 -▲說明左右耳罩內側結構 ▲ -▲打開盒裝即可看見放置內部的皮質收納盒 ▲內附配件一覽:包含USB-C to USB-C連接線、USB-C to 3.5mm連接線、清潔毛刷,以及飛機上耳機孔轉接配件、靜電活性碳濾網與絨布袋 -▲簡易說明書 ▲皮質收納盒 -▲打開可以看見背繩與口罩配件 ▲移開即可看見位於下方的耳機本體 -▲Dyson Zone耳機與口罩配件 ▲左右耳罩中央採透明件設計,方便檢視內部機構 -▲提供高度支撐力與包覆性的耳罩海綿 ▲可拆卸清洗或更換 -▲底部主要控制介面 ▲USB-C to USB-C連接線、USB-C to 3.5mm連接線、清潔毛刷與飛機上耳機孔轉接配件,另外也附上方便收納攜帶耳機的絨布袋

實際體驗

實際使用過程中,其實還是可以隱約聽見馬達細微運作聲,但是在開啟空氣清淨功能,或是聆聽音樂過程中,就會讓馬達細微運作聲噪相對「聽不見」。

配戴Dyson Zone時不會感到特別重,甚至可以穩穩地固定在頭上,並未如原本猜想可能會有一定負重感,主要還是得利於頂部頭帶減重,以及耳機本身配重設計。

-▲配戴Dyson Zone時不會感到特別重,甚至可以穩穩地固定在頭上,並未如原本猜想可能會有一定負重感

不過,整體尺寸對不少使用者而言,可能還是會是容易介意問題,特別對許多更偏好入耳式耳機的女性使用者,或許會有更大排斥感。而筆者近期出差在飛機上使用,更引起旁人或空姐側目,實際上還是頗令人害羞。

但是一旦將口罩配件取下,僅當作一般耳機使用的話,其實也就還好,只是這樣也失去原本空氣濾淨功能效果。

▲在飛機上使用其實頗容易引人側目 -▲將口罩配件拉下,即可讓空氣濾淨功能暫停運作,而若直接將口罩配件取下,則會讓空氣濾淨功能完全關閉

電力表現方面,Dyson Zone採左右兩組鋰離子電池,構成總計2600mAh電池容量。

在單純播放音樂情況下,最長可對應40小時電力使用時間,若同時開啟空氣清淨功能,則會讓電力時間縮短至4.5小時左右,本身則支援可在20分鐘內充入1小時可用電力、3小時內可將電力充滿的快充功能。

同時,Dyson Zone是以藍牙5.0版本進行連接,對應A2DP、AVRCP與HFP傳輸協定,同樣支援LDAC、atpX、AAC等音訊技術,但並未加入Spatial Audio空間音訊功能。

使用者可以透過新版MyDyson app與耳機連動,同時app也會紀錄耳機使用過程的空氣品質、噪音等數據變化,讓使用者能了解個人使用情況,同時也能作為Dyson日後讓產品進一步最佳化,或是打造全新產品參考依據。

-
▲透過MyDyson app檢視Dyson Zone實際運作情況,同時也能透過app了解空濾耗材何時應該更換

另外,app也會提示使用者是否該更換耳罩內的空濾耗材,或是提醒使用者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污或有明顯噪音的環境。

至於空濾耗材約可維持一年左右使用時間,若所處環境空污影響較明顯的話,可能會縮短空濾耗材更換時間。

▲透過放置在左右耳罩內的空濾耗材過濾有害物質、吸附異味 -▲靜電活性碳濾網大約可對應一年左右使用壽命,但主要還是看實際使用情況而異 ▲藉由具鉀碳層的過濾系統去除包含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物質,以及99%小至0.1微米的微粒污染,並且吸附空氣異味

小結

許多人看見Dyson推出這款結合空氣濾淨與杜絕噪音功能的耳機時,多半都會以懷疑眼光看待,但以Dyson希望改善使用者在移動過程可能面臨城市空氣不佳、噪音影響等問題,加上過去幾年適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等情況,恰好成為Dyson Zone耳機成為Dyson進軍智慧穿戴裝置市場的第一款產品。

雖然Dyson Zone耳機仍有不少地方可以作調整,例如提供可依照個人聆聽需求客製化音場輸出,同時也有部分設計令人詬病,比方整體重量對不少人來說還是太重,但是從結合不同功能,滿足使用聆聽音樂、呼吸新鮮空氣,以及保護聽力需求,似乎可以看見Dyson對於穿戴裝置的想像,會是建立在使用移動過程同時解決不同需求的想法。

Dyson Zone耳機前後花費6年時間打造,成為Dyson第一款智慧穿戴裝置,而Dyson接下來預期也將以此產品為基礎,讓下一款智慧穿戴裝置更符合使用者日常需求。

-▲Dyson Zone耳機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22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7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23 個小時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6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6 個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