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上的科學實驗展示了普通食鹽的神奇變化。當300克食鹽溶於1公升水中,並添加0.3克明礬後,形成獨特的金字塔狀結晶。
為什麼會出現金字塔形狀呢?這要從結晶的原理說起。當溶液達到過飽和狀態時,首先會在水面形成微小的晶核。一般情況下,食鹽結晶通常呈現立方體,但添加明礬後會改變溶液的表面張力,使晶體開始在水面上生長。由於重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晶體會形成一個頂點向下、底部朝上的倒置金字塔,就像冰山漂浮在水面上一樣。隨著晶體重量增加,它們會逐漸下沉,而水面持續蒸發的過程中,金字塔的底部會向外擴展生長,形成階梯狀的紋路,最終呈現出美麗的金字塔造型。
實驗中,將溶液加熱至60度並維持穩定環境,大約一小時後就能觀察到結晶開始形成。結晶化時間會影響最終形狀:快速形成的結晶較為細長,緩慢形成的則更接近正三角形的金字塔。這是因為環境因素如溫度、濕度和溶液濃度都會影響結晶的生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