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obook A2攜帶型電動磨豆機評測,外觀低調、內在紮實好清潔、滿足手沖咖啡到濃縮咖啡的便利產品

2025.03.03 06:17PM

近年隨著喝咖啡的人口增加,不少消費者除了在外飲用咖啡以外,也有不少咖啡愛好者在家中或外出時自己沖煮咖啡,且由於咖啡沖煮形式的多元性,也有許多新興的咖啡沖煮設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近期筆者從台灣的新興咖啡磨豆機品牌Femobook收到他們在2024年底推出的平價電動磨豆機Femobook A2,原本看到它的價位有些擔心表現,不過試用了約一周後,雖比起筆者慣用、價格高出一倍以上的手搖磨豆機還是有所落差,但已遠超出原本的預期。

▲筆者本身是第一版Femobook A68用戶,雖然顏色與運轉聲有點不OK但表現卻相當出色

筆者會知道這個Femobook這個品牌是因為原本在家中使用手壓濃縮咖啡機時,雖然原本的1Zespresso K-Ultra手搖可對應到濃縮需求,不過畢竟手搖磨豆機處理偏淺焙的義式咖啡豆有些吃力,當時被朋友推薦才剛量產第一款產品的Femobook的家用磨豆機,當時Femobook第一批的大刀盤磨豆機A68僅剩「個性十足」的粉紫色,外型也有些奇特,加上網路上很難找到資訊,不過仍在朋友再三保證加上有些許優惠還是買了Femobook A68。

Femobook A68的使用經驗給了相當不錯的印象,因為Femobook A68是在相近價位少數全金屬機身、68mm大型錐刀、多段調節、低轉速且具備免工具快拆的磨豆機,且使用上即便是相當淺的咖啡豆也沒出現過卡豆現象,要說比較大的缺點應該是第一版A68馬達的高頻聲相當明顯,加上是透過減速設計,使得A68研磨義式刻度的時間與筆者使用K-Ultra手搖也只有快一些些,但效果則相當令人滿意,而且快拆設計也能輕鬆的在更換咖啡豆時進行內部深度清潔。

▲盒裝相當簡單

後續Femobook因應戶外沖煮咖啡的需求,再推出同樣金屬機身、使用鋰電池驅動的電動磨豆機系列,不過其設計比較像是手搖錐刀磨豆機與電動驅動系統的整合;然而2024年在咖啡展看到Femobook A2的時候倒是令人意外,因為使用工業塑料的全黑機身加上當時表示價格可能不會超過3,000元,雖然Femobook的產品定位多有著超值的特色,但A2仍與原本Femobook前幾款產品有顯著的價格差。

▲配件包括毛刷與充電線

收到Femobook A2時,除了磨豆機本體以外包括充電線與一支清潔用毛刷,外型設計與先前在咖啡展看到差不多,不過根據朋友先前在咖啡展買了A68送了A2、表示後續它們居然聯繫後續又有修正版本並寄送給原本參加咖啡展活動獲得初版A2的用戶,筆者手邊的應該是經過修改的第二版,但實際上改了甚麼就不太清楚。

▲只看工業塑料外觀會誤以為很輕,不過拿起來卻意外地有些份量
▲上蓋使用磁吸
▲塑料豆槽比較擔心後續會被刮傷

雖說Femobook A2的價格不高,從頂部到粉瓶都是工業塑料的外觀卻有著比預期還沉重的外觀,但即便是使用兩顆18650鋰電池、馬達還有金屬刀盤理論上應該也沒那麼重,結果一轉開刀盤模組就知道原因了,因為A2即便是入門機種,但刀盤固定的總成模組仍舊為全金屬材質,畢竟即便是使用相同的刀盤模組,但決定一台磨豆機研磨結果的關鍵落差也包括刀盤中軸的穩定度,金屬刀盤總成結構有助於使刀盤在研磨運轉時更為穩定。

▲刀盤模組也是金屬材質
▲馬達傳動機構透過六角母座連接到刀盤

即便是作為入門產品,Femobook A2也同樣具備免工具快拆的巧思設計,豆槽蓋與粉瓶皆採用磁吸設計,或許可說正是因為使用塑膠粉瓶也才能在此價位實現磁吸粉瓶,畢竟在工業塑料殼體設計且磁鐵不算大的前提下,底下的粉瓶自然重量不能太重;而刀盤模組則使用旋轉的卡扣設計,只要握住上半部與刀盤模組順時間轉動45度即可拆下,這也意味著每次磨完咖啡豆都可快速且完整的清潔內部。

▲採用29mm刀盤,宣稱與38mm刀盤的表現差不多
▲刀盤一圈約40格,由於為內調設計需自行記得歸零對應的刻度
▲刀盤與刻度調節器是分開的模組

應該是考慮到成本問題,Femobook選擇使用相對較小的刀盤設計,採用的刀盤為七星29mm錐型刀盤,官方的說法是與市售的38mm刀盤有相近的研磨效率,不過這也註定研磨速度不會太快,官方給出20克咖啡豆手沖約55秒、義式約110秒的研磨速度;然而雖是平價機種,但A2的研磨刻度卻有超過120格、每隔0.018mm的刻度可用,也使得A2可對應家用義式機到愛樂壓等沖煮需求,理論上應該也適用於具有增壓粉碗設計的攜帶型濃縮咖啡機。

▲豆槽與馬達、電池模組共用,實際容量約可放50克咖啡豆

上方的進豆槽與馬達、電池共用空間,實際的豆槽約占2/5的空間左右,不過仍可容納約50克的咖啡豆,底下的粉杯則約略可容納35克左右的咖啡粉,保險起見筆者建議不要一次研磨超過30克的咖啡豆避免底部滿艙。由於使用的供電為兩顆18650電池,萬一長時間使用電池衰退時,消費者也可自行購買18650電池替換,不過要注意的是由於螺絲的位置較深,需使用電子產品的細長型螺絲起子才可拆換,筆者手邊可換頭的螺絲起子就無法轉到底下螺絲。

▲開關、電量與充電座位為同一側
▲觸控開關有時候拿起磨豆機會誤觸

另外機身側面將開關、電量檢視與USB Type-C充電孔配置在同一側,能夠在單一方向操作與檢視狀況,只要長按2秒即可開關機,再輕按一下就是啟動與關閉,同時開始研磨後當偵測到已無研磨扭力就會停轉,此外也許是過熱的保護機制,當研磨超過120秒也會自動停轉,此外據說卡豆狀況下會自動返向旋轉後再重新正轉;不過由於開關鍵使用觸控設計,有時候單純握持移動A2會不小心啟動。

▲由於刀盤模組採用快拆設計,要清潔或替換不同風味的咖啡豆都能輕鬆處理內部殘粉

雖然說明書沒有提到,不過Femobook官網提供簡單的推薦刻度,A2每圈為40格、義式推薦的刻度為3到10格之間,手沖則建議50到80格,另外由於A2並非鎖定專業濃縮咖啡機用戶,官方建議避免使用淺焙濃縮豆進行研磨,畢竟小型機器在細刻度可能會遇到扭力問題導致無法順利研磨,倘若有正統淺焙義式咖啡豆沖煮需求還是會建議購買專業濃縮咖啡級的A4(但價格差不多6台A2),或是購買同樣針對義式咖啡的手搖磨豆機(例如1Zespresso的JMAX)。

▲以外出沖煮愛樂壓相對手沖設備方便很多

筆者以兩種在外比較方便的沖煮設備進行簡單的試驗,至於對照組是筆者慣用的1Zespresso K-Ultra手搖磨豆機,包括搭配細目金屬網的Aeropresso愛樂壓,還有1Zespresso Y3攜帶型濃縮咖啡機;筆者原本是出差也會攜帶整套手沖設備的狀況,不過後來覺得手沖壺實在太佔空間而且很擔心壺嘴在運送過程撞傷,加上手沖要留意的細節較多,去年開始才開始改用愛樂壓。

▲使用16克左右的淺焙豆

▲筆者比較懶惰,愛樂壓是採用倒置浸泡一段時間後一口氣擠壓

筆者在搭配愛樂壓時使用Femobook A2的40格刻度,使用淺焙咖啡豆研磨時間約50秒左右,而1Zespresso K-Ultra則設定為8.5格,不過筆者沒有進行精確的粒徑對比,只是抓個大概;筆者的愛樂壓沖煮方式是搭配16克咖啡粉,倒置後浸泡到一定時間後才一次壓到底;筆者覺得風味上A2相對還是有一些細微的雜味,同時杯底的細粉也較多一些,而K-Ultra口感則比較乾淨,杯底殘餘細粉較少。

▲1Zespresso Y3是方便好用的手壓濃縮咖啡機,不過比較難複製沖煮程序
▲使用16克左右的咖啡豆研磨
▲研磨時間約90秒左右
▲10格的研磨結果
▲填入金屬粉碗模組並壓平的樣子
▲以Y3沖煮濃縮的Crema看起來不錯
▲筆者以16克沖煮約40ml的液體
▲習慣性還是會加水至200ml當美式咖啡喝

至於搭配1Zespresso Y3則是使用深焙的義式配方豆進行沖煮,考慮到Y3的金屬粉碗模組應該是具備一定的增壓設計,理論上應該不用到非常細的粉就能沖煮才對,故筆者使用16克的粉並選擇刻度10進行研磨,研磨時間約95秒前後;實際進行沖煮時,16克深焙咖啡豆、刻度10搭配Y3已經足以產生充裕的Crema,但畢竟Y3的機構並不具備壓力表,筆者不確定壓力值是否理想,但喝起來的口感相當柔順、問題也不大。

▲研磨後刀盤附近因為靜電吸附的殘粉比較明顯,粉瓶也有類似的現象...

當然要挑Femobook A2的缺點並不難,例如工業塑料機身除了外觀以外也難防粉瓶長時間使用可能會被咖啡粉刮傷,另外研磨後由於靜電吸附在刀盤與粉瓶的咖啡粉需要額外的清潔,還有由於小刀盤、低轉速的偏長研磨時間等等,以及在手沖刻度時細粉比起筆者慣用的K-Ultra多,直接手沖的雜味會更明顯;但是別忘了,A2只是一台約2,000元的攜帶型電動磨豆機,忽然就覺得上述的情況似乎又不是甚麼嚴重的問題了。

▲除了研磨的表現比小飛馬出色以外,A2還有好拆容易清潔的優點

真的要比較,筆者反而會以不少消費者入坑且價位約略接近的「小飛馬」磨豆機當對照組,小飛馬雖然研磨速度快,同時可一次研磨大量的咖啡豆,但刀盤中軸不穩導致極端細粉相當多,同時底下的塑膠粉瓶也同樣會吸附大量殘留的咖啡粉,更不用說內部清潔需要複雜的拆解,假如預算受限、沒有大份量的沖煮需要、也不以豆質偏硬的淺焙豆為主,但又懶得使用手搖磨豆機,筆者認為Femobook A2相對小飛馬可說是有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如果有研磨質地較硬的淺焙豆且沖煮習慣偏向細研磨的需求,筆者還是傾向選擇相近價位的金屬刀盤手搖磨豆機比較實在,畢竟Femobook A2的馬達驅動力受到成本考量會有一定的極限,雖然筆者將淺焙豆研磨至習慣的手沖刻度並沒遇到卡豆;至於陶瓷刀盤手搖磨豆機由於材質特性的關係,以過往的經驗,筆者不太建議拿來研磨淺焙豆,因為陶瓷雖然理論上也相當堅硬,但遇到偏硬的咖啡豆仍可能在研磨時容易發生刀盤崩裂的情況,至少筆者過往舊因為研磨淺焙豆損壞過兩支使用陶瓷刀盤、約略2,000元左右的手搖磨豆機。

▲雖然不及高階手搖,但比起小飛馬研磨的結果則是出色太多了

對筆者而言,Femobook A2雖然整體表現仍不及慣用的1Zpresso K-Ultra手搖磨豆機,但畢竟K-Ultra如果要外出使用需要較多的保護與拆卸握柄收納,而A2直筒設計則更不占空間,且全金屬外殼的700克重量還略高於Femobook A2,且如果只考慮筆者在外以愛樂壓沖煮的需求,筆者認為A2的表現已經綽綽有餘,雖然如果要搭機出國畢竟有鋰電池的關係只能隨身攜帶,但後續在外沖煮咖啡筆者應該會樂於使用不須手動研磨的Femobook A2。

Femobook A2官方建議售價為2,180元:Femobook(官方蝦皮賣場)Femobook(官網)

相關消息

科技應用
EVOX《對話式 AI 白皮書》:掌握 AI 商務溝通新趨勢
癮特務
3 天前
即拍即印普普風概念印章,製造屬於自己的圖像
annti wang
15 年前
開箱評測
被評價為「每步都非常舒服」的恢復型拖鞋 2種熱賣的日常款比較
Gizmodo Japan
1 天前
文化創意
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免費展區即有豐富內容、柴電工廠吸收新知
Chevelle.fu
18 個小時前
汽車未來
全新改款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強勢上市!「THE NEW BMW iX」現場直擊,亮點分享一次了解!
癮特務
10 天前
開箱評測
這麼薄卻可6裝置充電、總輸出達130W 這款Anker充電器規格簡直是拼命了
Gizmodo Japan
19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可以與行李箱組合的三合一背包 我無法割捨Patagonia的理由
Gizmodo Japan
18 個小時前
產業消息
聯發科2025Q2手機營收佔52%預期旗艦天璣年內創造30億美金營收 首款2nm晶片維持9月設計定案
Chevelle.fu
1 天前
《奇妙之旅》家族競技展開 熱鬪場內容介紹
皮耶哈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