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乾淨的話,心情也會很好吧。
夫妻都在工作,時間有限,打掃希望能盡量輕鬆……這樣的願望由掃地機器人的代名詞「Roomba」來實現。
從入門到高端,各種型號應有盡有,今年春天全系列進行了更新。
這次我們向廠商借用了最頂級的「Roomba Plus 505 Combo + AutoWash充電站」,實際在家中仔細試用一番。
在這次的長期評測中,我們了解了它的優點、不足之處,以及適合哪種家庭購買。
接下來,我會分享它的強項和弱項。
究竟我家是否需要使用掃地機器人?如果你正在猶豫,可以參考一下。從方向性來看,如果想讓清掃更輕鬆,並且希望認真進行濕拖,那麼這款掃地機器人是值得選擇的。
吸塵、濕拖、倒垃圾全搞定 完全免動手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首先,這是款什麼樣的掃地機器人?簡單介紹一下「掃地機器人Plus 505 Combo + AutoWash」的特點……
・自動垃圾收集功能
・旋轉拖布拖地
・清掃後自動清洗拖把並烘乾
・使用LiDAR感測器精確掌握房間格局
・透過攝影機避開障礙物
這就是Roomba,所謂的「全功能」掃地機機器人。
這真的很棒,從吸塵到擦地都能完成,能夠完全不用動手。
另外,從這一代開始,這款機型也改用LiDAR雷射感測器來掌握房間格局。它能更精準地測量距離,這是非常好的升級。
現在的掃地機器人大多都已採用這種感測方式,這能讓路徑規劃更精準、清掃完成速度也更快。果然還是這種系統最可靠啊。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充電座的「全自動化」功能真是太棒了。
清掃後會自動回收垃圾,拖把也會清洗並烘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動手的地方僅僅是「給水箱補充水」和「倒掉水箱的污水」。而且這些操作大概每隔2至3天處理就可以了,幾乎是放任不管的生活。
特別是拖把自動清洗的功能真是太棒了。如果無法做到這點,就需要手動拆下拖把、手洗、晾乾、再裝回掃地機……這樣人們的工作量就太多了。偶爾做一次還可以,但如果每天都要做,我就覺得麻煩,不想弄了。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拖把的乾燥程度也非常完美。「Roomba Plus 505 Combo + AutoWash」採用熱風乾燥,因此能徹底烘乾。
不過,對於Roomba來說,烘乾拖把其實是個挑戰。
前一代機型採用強制風乾功能,但根據季節不同,乾燥效果不佳,導致產生異味。但在這款最新機型中,這個問題得到徹底改善。
多虧如此,拖把潮濕帶來的異味完全不存在。
邊跳舞邊擦拭 比人類更細緻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我信賴的Roomba系列拖地功能是「智慧擦拭」這種清潔模式。
這是種像在前後跳舞一樣,來回仔細清潔地板的模式。這個模式真的非常「強大」。
旋轉拖布在加壓的同時邊旋轉邊清潔地板,光是這樣就非常有力了。它還會來回反覆擦拭,能徹底清除地板髒污。
說實話,這跟人類親自用抹布擦地已經差不多……不,應該說比人類還更仔細吧。畢竟這種又麻煩又累人的工作,機器人完全不會抱怨,默默地幫你完成。
當然,拖地模式是可以調整的,如果只是想快速掃一遍,也可以選擇單次直線擦拭模式。
也可以根據時間或場所客製化設定,甚至還會根據地板的髒污狀況,主動從Roomba(或對應App)那邊提出建議,這點真的很貼心。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還準備了專用清潔劑。竟然是與魔術靈共同開發。
補水時只需加入半個瓶蓋的量即可,使用非常方便。香味清新,地板也能清潔得令人滿意。
我家有小孩,經常光著腳跑來跑去,洗完澡後塗了保濕乳液的身體也在地板上滾來滾去(有孩子的家庭都懂)。而且正值食量大的年紀,炸物的頻率也很高,所以地板總是會油油的。
但多虧了細心的濕擦和清潔劑,客廳和廚房的地板都能保持乾爽。
倒水的水時也不會有難聞的氣味,這一點很棒。所以準備一瓶可能會很有用,用了3個月還剩下大約一半,估計每年用2瓶就足夠了。
靠牆邊也拿手 利用感應器避開障礙物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拖地功能的優點還沒說完。
這款掃地機器人連容易被忽略的牆邊清潔也能徹底完成。將拖布延伸到牆邊仔細清潔,連灰塵容易堆積的角落也能清理得乾乾淨淨,這點真的很棒。
其他品牌的旗艦型號也有採用拖布延伸功能,但光是有這個功能,就能大幅提升地板擦拭的可靠性。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未收拾的玩具或電線等障礙物,「Roomba Plus 505 Combo + AutoWash」能通過攝像頭檢測障礙物並自動避開,因此只需最低限度的整理即可。
電線類障礙物會被大幅繞開,因此完全沒有纏繞導致停滯的情況發生。對於地板上障礙物較多的育兒家庭來說,這種障礙物避開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清掃能力一流 應用程式稍嫌不足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接下來,也坦率地說說不太滿意的地方。
首先,應用程式的設計不夠直觀。
基本上,不需要太多思考,交給機器人就足夠了,但當想要自訂清掃方式時,會稍微麻煩一些。地圖需要向下滾動才能找到。
局部清掃也有些許不便之處。
當孩子撒了零食需要進行局部清掃時,無法直接在地圖畫面上指定區域,必須先進入「編輯地圖」來創建局部清掃區域。這確實有些麻煩。
此外,當水量不足或發生錯誤時,並不會通過手機推送通知提醒。
總覺得目前在操作導引上,對使用者想要執行的動作還不夠直覺、整合得也不夠好。這部分希望未來的更新能有所改善。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設定禁止濕拖的區域也似乎還不夠完善。
我將榻榻米房間設為禁止濕拖區域,但掃地機器人完全沒有進入,也沒有進行吸塵清掃。
這部分可能因環境而異,也許是我家的特殊情況。不過,我在應用程式中設定了清掃順序為「和室(僅吸塵清掃)」→「其他房間(吸塵+濕拖)」,並從應用程式執行清掃,掃地機器人確實按照設定的順序進行了清掃。
嗯,解決方法還是有很多的。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另外還有一點。正因為我自己購買並使用了Roomba,所以想說的是,橡膠刷的清理比前一代型號更麻煩。
雖然沒有纏繞毛髮的問題非常棒,但頭髮會集中到刷子的兩端,因此需要剪掉並清理掉頭髮。這是許多其他機器人吸塵器也存在的類似問題,可能是機器人吸塵器的共同弱點吧。
不過,前一系列以及現行的「Roomba Combo 10 Max」系列所採用的「雙動刷」,能讓頭髮自然地在刷子內部纏繞並集中,只需輕輕拔出刷子的連接器,丟掉纏繞的頭髮即可!
那真的非常方便。與此相比,這次的設計讓我個人感到有些遺憾。之前的實在是太優秀了……
嘛,反正放著三個月也沒問題,從原本的100分變成70分左右,說起來也沒那麼麻煩啦但—但這部分還是以前那種刷子比較好。唉,真的有點可惜啊。
想要濕拖和日常偷懶就買吧!期待App進化
照片:小暮ひさのり
長期使用「Roomba Plus 505 Combo + AutoWash充電站」後的感受是,果然清掃性能非常高。
垃圾的吸力毫無問題,濕拖性能也很出色,能將拖布仔細地伸到角落,甚至比人類還要細心地擦拭。
Roomba本身會根據污垢程度調整行走次數,並從髒的地方開始清掃,讓人感受到一種「如何才能保持房間整潔?」的哲學。
應用程式和路線選擇方面還需要一些改進,但相比之前的型號,價格更容易讓人接受,特別是對於重視濕拖(而且要輕鬆!)的家庭來說,毫無疑問是台值得考慮的機器。
本文章所有內容均由編輯撰寫,我們可以由閱覽者的點擊購買行為中獲得由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導購分潤收入。文章提及的內容與價格是文章發布當下的資訊,目前可能已有變化,詳情請參閱購買連結。
◎本文經 Gizmodo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小暮ひさのり。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