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質和功能性都是一流的!
所謂「旗艦款」,就是最頂級的機種。對於號稱最頂級的裝置,會讓人自然地有「那是不是代表所有功能都能用?」這樣的想法對吧?
JBL的旗艦無線耳機「JBL Tour Pro 3」,正是如此。
Photo:ヤマダユウス型
不僅是作為耳機提供頂級音質,還涵蓋了作為電子產品的獨特功能。
我借來試用了一下,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功能吧。
附帶螢幕的充電盒
「JBL Tour Pro 3」最具特色的一點是,內建螢幕的盒子!
從外盒可以快速存取正在播放的音樂、耳機音質設定等。
可以像這樣通過觸控進行操作。播放中的歌曲資訊、音量、降噪功能以及平衡設定等,各種資訊都能一目了然。
可能會有人說「這些不是可以用手機操作嗎?」,確實如此。
但是,EQ等設定通常需要打開JBL的應用程式,而透過耳機盒可以直接進行深入設定而不需要通過應用程式,省去了進入應用程式的麻煩。
更何況,有些人可能根本沒有安裝耳機的配套應用程式。
「如果是這首曲子,EQ調成這樣會更好吧」之類的,可以輕鬆改變耳機本身設定是操作盒的優點。顯示器的待機畫面可以換自己喜歡的圖片,每次觸碰時心情都會變得更好。
不能無線連接的裝置也沒問題
此外,充電盒內建了發射器功能,即便是無法支援無線連線的電腦或遊戲機,也能透過這個收納盒將音訊以無線方式傳送到耳機上。
例如將操作盒與PS5有線連接,就能一邊無線聽音樂,一邊用麥克風進行語音聊天。
官方推薦的使用情境是將其與飛機上的娛樂系統做有線連接,不過實際上與Nintendo Switch等遊戲機的相容性也非常好。
因為會自動切換到低延遲編碼格式,所以也不會擔心音訊延遲。
應用程式和耳機功能豐富
照片右側是聽力測試的結果。我在4KHz附近,聽力是不是太差了……?
我很喜歡JBL的應用程式內容非常豐富這一點。EQ有10段也讓人很開心!
根據聽力測試結果調整音效的「Personi-Fi」,實際測試後,聆聽感受確實有很大不同。既然是旗艦產品,就希望能享受到這樣周到的服務。
圖片從左到右分別是XL、L、M、S、XS尺寸。下方是聚氨酯材質的耳塞。
耳塞也有5種,配件相當豐富。耳機的貼合感會影響音質和舒適性等根本部分,因此選擇多樣化是非常值得感謝的。
除了常見的矽膠材質外,還附有隔音性優秀的聚氨酯材質耳塞。這也相當罕見。
入耳式耳機的臨場感 期待的正是如此
雖然有句話說:「壽司師傅一旦涉足製作甜點,反而會讓本業的壽司味道變差了。」
但請放心,即使在功能方面大幅強化,JBL依然沒有對音質有所妥協。
支援高解析音質的LDAC編解碼器。
尤其是中高頻的清晰度非常顯著,首次搭載的BA單體(平衡電樞單體)表現出色。低音也很緊湊,平衡感良好。
透過EQ調整,可以進一步提升低音的臨場感,打造更具現場感的音效。
雖然是個人經驗,不過我最近大多使用開放式或耳塞式耳機,這次久違地認真試聽了入耳式耳機。若說到「沉浸在音樂中」,果然還是入耳式的表現更勝一籌。
「下一首聽什麼呢?」每次聽歌都能懷著興奮的心情享受聆聽。入耳式耳機的降噪功能也很強大,值得擁有。
我也喜歡這種緊密設計的耳機外觀。
不僅作為高品質耳機,還能在耳機、傳輸等功能方面發揮作用。「JBL TOUR PRO 3」在科技評價和音樂評價都追求極致,這是其挑戰性和獨特之處。
趁這次機會,不妨體驗一下只有旗艦級產品才能提供的使用感受。
嘗試各種耳塞也是入耳式耳機的樂趣之一(然後就會陷入耳塞的深坑……)
◎本文經 Gizmodo 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作者為ヤマダユウス型。
本文初稿使用 AI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