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L這耳機相容任何音訊裝置 遊戲機、口譯機、機上娛樂系統都沒問題 Tour One M3 Smart Tx評測

2025.07.28 10:00AM

JBL於2025年推出全新旗艦主動降噪耳罩耳機JBL Tour One M3 Smart Tx,除了延續JBL Tour One M2的品牌降噪技術與音質旗艦外,更導入便利的JBL Smart Tx智慧發射器,結合智慧控制器與USB數位連接、3.5mm類比輸入,幾乎可搭配所有類型的裝置,如遊戲機、即時口譯機、機上娛樂系統,同時還支援Auracast模式能與其它朋友共享音訊內容。此次自代理商借得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摩卡色進行體驗與評測。

延續經典外型設計、麥克風系統大幅提升

▲包裝彩盒設計,Smart Tx智慧發射器是亮點
▲收納盒呈現飯糰型,下方JBL字樣一開始誤會成髒污…
▲收納盒帶有掛勾
▲收納盒上蓋帶有魔鬼氈黏貼的收納袋,可將配件放在裡面
▲收納盒的標籤註明左右側的收納方向

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盒裝除了耳機主體外,包括與耳機同色調的收納盒,JBL Smart Tx智慧音訊發射器,以及USB Type-C to Type C連接線、USB Type-C至USB Type-A轉換器、USB Type-C至3.5mm轉換線,配件可全部收納於收納盒內側的網布收納袋內,同時可利用魔鬼氈避免自收納袋內掉出;此次借得的測試機為摩卡色(棕色),搭配的收納盒是比耳機顏色更深、接近深棕色的色調,側面有便於攜帶的皮革材質掛繩與掛勾。

▲整體設計與前一代相似,不過側殼因應麥克風數量增加多了許多開孔
▲左側後方為音量、右側後方為開關及降噪模式切換,音樂操控為右耳罩側面的觸控版
▲具有折疊結構

JBL Tour One M3 Smart Tx耳機的設計風格與JBL Tour One M2相當類似,同樣採用簡單的線條與可摺疊收納的支架設計,並具備包括音量、開關、降噪模式等的實體按鍵,不過仔細比對會發現耳罩側蓋的設計有些改變,主要是因應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主動降噪系統自4個收音麥克風增加一倍、達8個降噪麥克風,自然耳機側蓋也須搭載更多的麥克風,同時麥克風開孔也皆採用金屬網罩抑制風切。

Smart Tx發射器是賣點 能支援幾乎所有裝置

▲Smart Tx智慧發射器內建小尺寸螢幕
▲頂部按鍵可用於喚醒Smart Tx,並帶有吊飾孔
▲左側為連接介面用的輸入USB Type-C孔
▲右側為充電用的USB Type-C孔,如此一來長時間使用3.5mm轉數位也能連接持續電源確保電力
▲後方的喇叭主要是用於搭配App尋找Smart Tx

JBL Tour One M3 Smart Tx最具特色的設計莫過於全新的JBL Smart Tx智慧音訊發射器,倘若持續關注JBL耳機產品的玩家,應該會記得JBL在數款真無線耳機採用智慧充電盒設計,除了帶有可控制耳機的觸控螢幕外,新旗艦耳機JBL Tour Pro 3的充電盒還支援無線收發器的功能;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JBL Smart Tx智慧音訊發射器也是以JBL智慧充電盒的概念延伸而來的功能,同樣具備耳機功能控制及音訊轉換及收發功能。

▲與耳機連接後可檢視耳機電量
▲基本功能與JBL真無線耳機的智慧充電盒大同小異
▲最大的價值是能直接透過Smart Tx啟用原本需要App才能切換的功能。不過JBL Headphone App的連接反應真的有點慢。
▲Smart Tx也能化身Auracast廣播站
▲同樣可更改壁紙,由於電池教真無線耳機充電盒小不見亦開啟消息通知
▲可決定顯示在觸控螢幕上的功能,建議保留真的會用到的就好…

JBL Smart Tx的尺寸有點類似iPod Shuffle,約莫與火柴盒類似,另外帶有腕帶孔,可以搭配腕帶方便攜帶;其功能與設計與JBL智慧充電盒差不多,可以將耳機的基本功能以及一般需透過app才能切換的功能改從Smart Tx控制,諸如音樂播放、音量、輸入源切換、切換Auracast廣播模式、空間音樂、等化器、SilentNow靜噪模式,另可從app客製化想要顯示的功能項目減少複雜度。

支援類比轉無線及數位轉無線

▲可利用盒裝線材使Smart Tx進行類比轉無線、數位轉無線的模式

除了耳機的控制功能以外,Smart Tx也能顯示手機訊息、當成手電筒等,同時由於內建有麥克風,亦可透過手機的App遙控發聲進行找尋;不過JBL Smart Tx的重點則是在於支援類比轉無線與數位轉無線的收發轉換功能;也許是考慮到Smart Tx的內建電池勢必小於真無線耳機的充電盒,故Smart Tx在兩側分別配有充電與訊號轉換專用的USB Type-C,若在使用類比輸入的長途旅行如夜間巴士或是搭乘飛機仍能幫Smart Tx充電。

▲對於不支援藍牙或藍牙不支援高音質編碼的設備可透過Smart Tx作為中介享受高品質的無線聆聽

Smart Tx可透過連接至USB Type-C轉換為USB DDC的數位轉換模式,或是搭配盒裝的3.5mm轉USB Type-C成為ADC類比數位轉換,將Smart Tx連接到訊號源後會自動切換Smart Tx及耳機的連接方式,將會優先以Smart Tx作為訊號源,不過與JBL Tour One M3 Smart Tx配對的手機仍可透過App操作功能。

降噪功能達高階水準 高音質編碼與部分增強體驗功能不相容

▲較前一代從4麥克風降噪系統升級為8麥克風降噪系統

JBL Tour One M3 Smart Tx較前一代顯著提升主動降噪系統,由原本的4麥克風提升至8麥克風,更多的麥克風也意味著能夠覆蓋更多的收音區域,甫以新一代的降噪晶片與演算法,筆者認為在降噪的性能確實達到旗艦級的表現,但是在實際使用的便利性與筆者預期有些落差。

▲支援Android的快速配對
▲進入App的速度一如預期的慢
▲比起只有簡體中文,筆者認為JBL真的要優先改善App的連接體驗
▲筆者認為環境自動降噪的處理不夠出色,不想手動建議使用自動補償

如果使用手動模式,當降噪設定為最強時於辦公室環境有明顯過強、容易產生聽感疲倦的跡象。雖然系統可以設定環境自動偵測模式,但像是筆者在辦公室環境時,會出現降噪功能抑制人聲效果下降的情況,如果不想手動設定降噪層級,筆者建議優先選擇「自動補償」功能;另外在使用最強降噪的情況,如果發生不小心踩地太用力,也會發生一部分真無線耳機會出現的迴音現象,筆者建議在走動時避免將降噪設為最強以免發生不適。

▲使用LDAC編碼後會有三個功能無法使用

此外JBL Tour One M3 Smart Tx雖然支援LDAC高音質藍牙編碼,但一旦啟用後會無法使用一部分個性化功能,主要是空間音訊、Personal-Fi個性化音效、低音量動態均衡器三個項目,但畢竟LDAC模式並非對每個人都有所需求,雖然LDAC能夠進一步呈現CD音質音樂的動態與連續性,不過倘若聆聽的內容多為壓縮音訊差異就不會太明顯,且也不是所有設備都支援LDAC編碼。

音質均衡清晰 可藉均衡器增添個性

▲JBL的調音似乎都是偏向空間感的中性風格,聽流行音樂少了點動感

筆者曾評測過2款JBL的真無線耳機,對於其聲音的印象是待有現代化的中性調音,作為JBL當前無線耳機旗艦代表的JBL Tour One M3 Smart Tx也有著相同的印象,在啟用LDAC編碼後的解析力、動態確實具有高階耳機的水準,不過也有些缺乏個性,相對筆者印象較深、中性偏像明亮的Sony WH-1000XM5,或是基於中性但刻意抑制高頻穿刺感的WH-1000XM6,JBL Tour One M3 Smart Tx預設的調音比較難有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之處。

整體偏向音場空間較為後退,低頻有著劇場型的包圍感,對於偏好人聲為主音樂的聽者會覺得人聲位置較偏後,預設並非以流行音樂為主的方式;不過筆者認為Tour One M3 Smart Tx對於具有空間感的錄音、如演奏會、演唱會等,能夠呈現出色的空間定位與分離性,例如筆者以「星際牛仔」真人版推出之際由菅野洋子集結Seatbelt重新演奏的主題曲「TANK! Virtual Session 2020」、「Real Folk Blues For these days」的表現都比原始錄音室版本更出色。

▲聽流行音樂筆者很推薦選擇JBL Tour One M3 EQ 
▲在App顯示為JBL Tour Ome M3 EQ的等化器調音在Smart Tx顯示為CUSTOM

不過JBL Tour One M3 Smart Tx預設有多種的均衡器調音,可從中選擇針對不同音樂風格調整的調音,其中筆者比較喜歡的是「JBL Tour Ome M3 EQ」(在Smart Tx顯示為Custom),因為這項調音進一步增強中偏高頻音域,但也並未同時調高高頻音域;由於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高頻明亮感還算適中,這樣的曲線調整能夠使人聲音域變得更清晰;至於若要長時間聆聽音樂,筆者會建議衰竭低頻的「Studio」,會有著比預設亙和緩的音色。

不同輸入源的音質也略有不同

▲透過藍牙或是USB數位轉無線模式在多數的場合差異不大

由於JBL Tour One M3 Smart Tx可支援裝置端的藍牙連線,以及搭配Smart Tx使用類比轉無線或數位轉無線等模式,筆者比較以同樣來自KKBOX CD音質的同一首歌曲,在3種連接模式的聽感差異;筆者認為手機搭配LDAC編碼以及將Smart Tx透過USB連接到電腦的表現相當接近,仔細比較似乎LDAC編碼會更細膩一些但不算太明顯,不過如果是透過3.5mm類比轉無線,筆者感覺在低頻的動態明顯較差,低頻的能量感與下潛會比較差。

▲筆者認為使用3.5mm轉無線的類比模式在低頻的動態表現明顯較差

故在一般的連接情況下,最理想的方式還是利用藍牙搭配高音質編碼直接連接,透過Smart Tx的USB轉無線模式則適合不支援藍牙高音質編碼的電腦、iOS裝置等,類比轉數位筆者會建議除非搭配的裝置無法透過藍牙或USB方式連接才使用,像是較有不確定性的遊戲機、飛機上的娛樂系統、或僅支援類比音訊的電視、顯示器等。

音質入場券已拿到、靠附加價值作為差異化優勢

▲音質的細膩度不錯,調音則有很高的可塑性

由於調音偏好因人而異,除非個性過於鮮明,否則筆者多半不太會把調音視為耳機比較的基準,不過JBL Tour One M3 Smart Tx在聲音的細緻度是已經達到該價位等級應有的水準,但在一些體驗仍有有待改善之處,例如智慧偵測降噪的正確性較同級產品似乎差了一些,還有JBLHeadphone App撇除至今仍僅支援簡體中文外,本身的連接體驗仍舊不盡理想,經常開啟後要一段時間才能正確辨識到耳機並進入功能設定。

▲Smart Tx固然是相當有特色的功能,但整體價格相對更具知名度的品牌的競品也是偏高的

筆者認為JBL Tour One M3 Smart Tx的差異化優勢主要在於Smart Tx智慧發射器帶來的操作體驗與功能性,除了Smart Tx智慧發射器能夠設定常用的功能,不須再經過App即可使用耳機按鍵無法直接對應的進階功能,還可支援類比與數位轉無線的功能也是其它競品所沒有的功能,不過也因此價格亦直逼Sony WH-1000XM6,也高於BoseQuietComfort Ultra、Sennheiser Momentum 4 Wireless等更具知名度的競品,在台灣較缺乏高階無線耳機的市場知名度,是筆者認為JBL Tour One M3 Smart Tx在此競爭激烈的價位帶比較大的劣勢。

Tour One M3 Smart Tx 耳罩式降噪藍芽耳機

【JBL】Tour One M3 Smart Tx 耳罩式降噪藍芽耳機

NT $12,990

圖片來自JBL/本文章所有內容均由編輯撰寫,我們可以由閱覽者的點擊購買行為中獲得由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導購分潤收入。文章提及的內容與價格是文章發布當下的資訊,目前可能已有變化,詳情請參閱購買連結。

相關消息

新品資訊
一圖看懂 Panasonic 日本製 IH 調理爐:光火力感應控溫黑科技,開啟AI智慧烹飪新時代
癮特務
4 天前
新品資訊
Tesla 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面臨生產瓶頸 問題在模仿人類的手部設計
Mash Yang
1 天前
開箱評測
藍牙體脂計675元 可量測14種身體數據並搭配手機記錄 最多可12人共用
Tandee
20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寶可夢傳說Z-A同捆機少量店家開放預購 目前預購價為15990元
Tandee
17 個小時前
雲端服務
AI 智轉百業賦能企業,2025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引領最新生成式 AI 應用
癮特務
11 天前
科技應用
網路檔案館正式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文件指定圖書館
Mash Yang
1 天前
科技應用
美國政府效率部計畫用 AI 刪除 10 萬條聯邦法規
Mash Yang
18 個小時前
新奇搞笑
Wi-Fi 有機會成為一種無影像的新型監控方式
Twelve
2 天前
【好簡單】HTC Tattoo 智慧型手機簡單玩
annti wang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