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檔案館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文件數位圖書館,可協助大眾更輕鬆取得政府資訊,提高透明度。
美國非營利數位典藏機構網路檔案館 (Internet Archive)目前正式獲得美國國會參議院授權,成為聯邦政府文件指定圖書館 (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 FDLP)的一員。不僅讓網路檔案館正式納入全美超過1100所圖書館組成的政府資料存取網路系統,同時也象徵其在公共知識與歷史保存領域的重要性再次受到肯定。
這項決議是由加州參議員Alex Padilla向負責聯邦出版與資訊公開的美國政府出版辦公室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 GPO)提出,並且於近期獲得正式確認。
Alex Padilla在向美國政府出版辦公室發出函文中指出,網路檔案館以數位為優先的典藏模式,正好補足現行聯邦政府文件指定圖書館在數位化轉型中的需求,有助於讓政府出版資料更廣泛觸及大眾。
自1813年起,美國國會便設立聯邦政府文件指定圖書館,允許每位國會議員指派最多兩所圖書館,作為民眾查詢聯邦政府公開資料的窗口。而這些資料涵蓋預算報告、聯邦法規彙編、總統發言紀錄、經濟報告、人口普查結果等核心政府資訊。
對於獲得此項授權,網路檔案館創辦人Brewster Kahle表示將能更直接從政府單位取得原始文件來源,進一步提升館內資料的完整性與可靠性。他也強調,這項認可不僅象徵公共數位資源取得上的進展,更可能為其他圖書館的數位保存與轉型提供借鏡與協助。
網路檔案館成立於1996年,長年致力於建構一個全民可取用的「數位圖書館」,並且保存包括網站、書籍、影音、報紙、軟體等各式文化與歷史資料。截至2025年,該平台已即將達成1兆頁數位內容的存檔里程碑,堪稱全球最重要的開放資料資源之一。
不過,網路檔案館近年也面臨法律挑戰。自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啟動「國家緊急圖書館」計畫後,網路檔案館因未取得出版商授權便提供電子書借閱,導致被多家出版集團提告,最終在2023年遭法院判決下架超過50萬本電子書。此外,近期其針對歷史黑膠唱片保存的「Great 78 Project」也遭音樂產業提告,若最終敗訴,可能將面臨高達7億美元的賠償金,甚至可能危及整體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