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與刑事局及數位部合作,啟動全國反詐騙教育計畫,揭示台灣三大打詐策略與執行重點。
Meta今日 (7/22)與台灣數位發展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共同舉辦「全民打詐行動論壇」,並且攜手民間單位包括台北市電腦公會、MyGoPen、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共同推動打詐合作計畫。Meta更公布其在台三大升級版反詐騙戰略,並且宣布自2024年以來已經在台移除超過430萬則鎖定台灣用戶的詐騙廣告,同時也宣布投入新台幣100萬元資金,協助開發AI防詐工具,進一步強化防護網路。
Meta亞太地區公共政策副總裁Simon Milner表示,隨著跨國詐騙集團組織化、手法更為縝密,詐騙廣告與帳號的清除必須仰賴自動化技術與跨國協作。Meta除了強化平台政策,更與台灣政府與民間夥伴密切合作,積極阻斷詐騙訊息在社群平台上的傳播。
三大戰略升級:從技術到協作全面升級
此次在台宣布三大打詐戰略,其中包含強化平台阻詐措施、掃蕩詐騙集團網絡,並且聯手夥伴共築防線。
其中,Meta將透過「ABC」三大架構 (行為者 Actor、行為 Behavior、內容 Content),進一步加強詐騙內容識別力,目前更要求所有向台灣投放廣告的帳號須完成實名認證,並且明確標示出資者與受益者資訊,另外也藉由臉部辨識技術主動攔截假冒名人廣告,避免民眾因圖像等因素受騙。
而結合人工智慧與資安專家所提供的行為模型,Meta可以更快定位、打擊橫跨緬甸、寮國、菲律賓與中東等詐騙園區的假帳號。依照Meta所公布數據,從2024年以來已經在全球地區掃蕩逾700萬個涉詐帳號,藉此阻擋Facebook等服務平台上的詐騙行為。
除了與政府合作,Meta也參與全球詐騙情報交換平台 (Global Signal Exchange),藉此推動跨境資訊共享。而在台灣地區,更從2021年以來陸續與刑事警察局、台北市電腦公會,以及提供事實查核的MyGoPen平台合作,透過深入社群平台與實體活動,進一步推廣台灣境內全民識詐教育。
根據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監測資料,近期台灣民眾在社群平台遭遇詐騙廣告的機率已有明顯下降,特別是假投資與名人詐騙內容,通報量降幅達九成。數發部林宜敬次長也在此次論壇中強調,得益於立法院通過《打詐專法》之後,政府與平台間溝通更加密切,對平台主動防詐能力的期待也將持續提高。
內政部次長馬士元則呼籲,全民防詐是長期戰役,不只是政府任務,更需仰賴民間平台發揮企業責任、投入技術能量,打造值得信任的數位環境。刑事警察局也指出,未來將與Meta等平台深化合作,推動打詐經驗交流與技術升級,讓全民都能成為識詐守門員。
Meta:不會藉由詐騙廣告獲利
在後續受訪時,Simon Milner指出全球詐騙行為其實大致相同,其中包含名人詐騙、網路購物詐騙、投資詐騙、健康與養生詐騙、愛情詐騙等,而詐騙管道也從過往簡訊、電話,到目前開始廣泛透過線上社群平台進行詐騙,原因在於透過與個人直接連結的帳號發動心理攻勢,更容易達成詐騙目的。
由於目前詐騙具有低風險、低成本,卻有高回報的特性,因此從2020年全球疫情時候,在許多人生活大幅仰賴網路情況下,不少詐騙行為開始增加,甚至衍生成諸多全新形態詐騙手法,更會因應檢舉、調查、法規,或是配合新技術改變詐騙方式,例如目前也有越來越多藉由生成式AI進行的詐騙。
而在提出三大打詐戰略之餘,Simon Milner更強調Meta不會因為詐騙廣告而獲利,強調本身會盡力阻絕此類問題,並且透過跨國、跨單位合作,讓不法分子透過詐騙獲利的能度提高、成本增加,使其獲利空間持續被壓縮,藉此讓詐騙行為能從線上社群大幅減少。
Simon Milner表示,此次選擇在台灣推動反詐騙戰略,甚至進一步投資MyGoPen打造能讓民眾直接比對內容是否為詐騙的防詐工具,主要在於台灣有相當高度的網路使用黏著率,同時智慧型手機使用普及率也相當高,因此希望藉由與台灣政府、防詐機構攜手合作,推動全民提高防詐意識,並且進一步強化詐騙識讀能力,藉此減少詐騙發生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