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為 ChatGPT 推出學習模式,能夠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思維,增強教育互動性與個性化學習效率。
在AI工具滲透各類學術領域,甚至被濫用於作業,或是讓考試作弊情況日益嚴重,甚至被指稱影響思考能力等情況下,OpenAI宣布推出一項名為「Study Mode」 (學習模式)的新功能,預計透過引導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問題背後的知識結構,而非僅依賴AI給出答案。
此項功能已經開始向免費版、Plus、Pro與Team版本用戶提供使用,預計未來數週內也會向ChatGPT Edu教育版訂閱用戶開放使用。
模仿蘇格拉底式問答,引導使用者自己找出答案
與Anthropic於今年四月在Claude所推出的Learning Mode類似,OpenAI推出的「Study Mode」並非設計成直接提供正確答案,而是藉由類似「蘇格拉底式對話」 (Socratic method)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使用者釐清問題核心,再一步一步地思考與作答。
在此模式下,ChatGPT會先詢問幾個問題來了解使用者的學習目標與既有知識程度,接著以所謂「鷹架式學習」 (scaffolded learning)架構展開對話。這種方式強調依照不同學習者的吸收能力,逐步揭露相關資訊,避免一次塞給過多內容導致理解困難或認知負荷過重。
OpenAI指出,整個設計重點在於讓學生有機會「自己找出答案」,並且從中獲得更扎實的學習成效,而非僅將ChatGPT當作一個「問答機器」或「抄答案工具」。
以學生回饋為核心,逐步調整與優化
與過往以大型語言模型為基礎開發新功能的方式不同,「Study Mode」並非另外建造一套模型,而是以系統指令 (system instructions)為基礎的行為調整設定,透過這樣的方式可快速根據使用者實際操作與回饋,並且調整對話策略與體驗流程。
OpenAI表示:「我們選擇這種做法,希望能快速從學生回饋中學習,進一步改善整體學習體驗。雖然這可能導致目前在不同對話中的表現不一致,但這樣的反覆測試與修正,有助於我們未來將學習模式的行為直接訓練進主要模型之中。」
目前OpenAI也與教師、科學家與教育學專家合作,深入了解使用者在不同科目、不同程度下的學習需求,未來將可能針對如數學、語言學習、自然科學等不同領域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引導。
解決AI作業作弊問題的雙面刃?
根據《New York Magazine》近期一篇專題報導指出,AI工具在美國各大學已經成為助長學生作弊的重要來源,讓教師與校方對AI工具的使用出現高度警戒,甚至有部分院校考慮全面禁用ChatGPT。
然而,OpenAI此次推出「Study Mode」,某種程度是回應教育界對於「AI作為作弊工具」的批評,試圖將生成式AI重新導向為「學習輔助」角色。OpenAI表示,未來也計畫讓這項功能具備更進一步的個人化設定,例如依照學生的學習進度自動調整對話策略、設定學習目標,並且追蹤學習成效等功能。
此外,「Study Mode」並非強制啟用,使用者仍可隨時透過選項切換回傳統的ChatGPT回答互動方式,意味使用者仍可保有選擇權,但是否能真正落實「引導學習」的理念,仍取決於使用者本身的態度與動機。
AI輔助學習的下一步是什麼?
「Study Mode」的推出,不僅是為了解決作弊問題,更是OpenAI朝向教育市場持續推進的一環。隨著ChatGPT Edu訂閱版本的拓展,未來也可望與各類線上教育平台、學習管理系統 (LMS)整合,甚至進一步與課程教材進行串接,提供即時互動式學習助理的角色。
另一方面,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Study Mode」的出現也可能改變過往評量學生學習成效方式。若AI能協助學生釐清觀念、強化邏輯思維,教師未來在教學重點上的配置,也將有重新調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