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 的大膽嘗試, m43 變焦鏡皇 X 12-35 動手玩

2012.07.10 01:40PM
是Panasonic 的大膽嘗試, m43 變焦鏡皇 X 12-35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m43 系統開創前所未有的可換鏡頭相機風潮,也是定義現在所謂”微單眼”一詞的代表性系統, m43 由於片幅關係,無論機身或是鏡頭都可以作得相當小巧,然而 m43 系統一直雖不乏大光圈定焦鏡頭,但卻未曾出現恆定大光圈的標準變焦鏡頭、直到 Panasonic 推出這款 X 12-35 F2.8 。

跳轉繼續

如果從等效全片幅焦段的角度看這款鏡頭,這隻鏡頭換算後就是過去各家大三元鏡頭的標準焦段 24~70mm F2.8 ,也是大三元當中較實用的一顆,同時以 APS-C 的角度也是等效於 16~50mm F2.8 的設定。

 

但拜小片幅所賜,雖然等效後是一顆 24~70mm 的大光圈鏡頭,放在口徑達 77mm 的 Sigma 17~50mm F2.8 的旁邊顯的小巧很多,口徑僅 58mm 讓 X 12-35 F2.8 彷彿是稍微胖一點的 APS-C 的 18~55 Kit 鏡而已。

至於重量相較 APS-C 的 Sigma 17~50mm 重達 565 克, X 12-35 僅有 305 克,搭配輕巧的 m43 機身,攜帶起來相當的輕鬆,即便如 Panasonic G3 搭配這款鏡頭,整體重量也不到 700 克,甚至比一隻全片幅的 24~70mm F2.8 都來的輕巧。

X 12-35 的外觀也相當前衛,不採用一般高階鏡頭常用的黑色或是銀色,而是採用金屬光澤的紫色,光從外觀就是一顆極為高調的鏡頭。也許當時採用這種大膽的配色一方面也是 Panasonic 原本就不是一家傳統相機廠,不被傳統鏡頭的設計習慣所束縛吧。

X 12-35 14 鏡片為 14 片 9 群設計,其中包括 4 片非球面、 1 片 UED 以及 1 片 UHR 鏡片所構成,最近對焦距離為 25 公分,放大率 0.17 倍,採用內對焦技術,具備七片光圈葉片。另外依舊搭載 Panasonic 的光學防手震技術 Power OIS ,不過鏡身上具有實體開關,可快速在鏡頭上切換防手震機制的開與關。

以下是實拍的部份,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隻 X 12-35 前玉有明顯的受損,雖不影響白天正常光線下的拍攝,但在夜拍時卻有顯著的鬼影發生;另外這次搭配的機身是 GF5 ,也許在影像品質的表現可能不若 GX1 、 G3 或是 Olympus E-M5 等較高階的機身。

下面的照片如果有註明的,點選可以看原始照片

點選可以看原始照片
點選可看原始檔案
點選可看原始檔案
附上一段使用 X 12-35 錄製的短片

小評:

X 12-35 對於 m43 系統算是高階變焦鏡的試水溫之作,在體積小巧下也擁有相當優秀的影像品質,七片光圈葉片的星芒形狀雖是擴散收尾,但光圈的散景型態仍相當柔美,在成相的變形控制也相當不錯,唯獨定價方面也直指原廠各家 APS-C 的 17~55mm F2.8 焦段的高階鏡。

這款 X12-35 是 Panasonic 相當大的一個賭注,在這款高階鏡出現後,與先前幾款徠卡的 m43 定焦鏡合力推動之下,能否帶動 m43 使用者以輕巧隨拍為主的 m43 系統走向準專業的風氣呢?筆者是相當有興趣知道的,畢竟若能在輕便與高品質取得平衡點,加上有充裕的可用焦段,換上較輕便的系統減輕肩膀負擔也是不錯的,不過以筆者的使用習慣, m43 系統的鏡群完整度與價格還不夠滿意就是了(苦笑)。

相關消息

遊戲天堂
FCC電檢照片顯示華碩將推出一黑一白兩款ROG Ally 2電競掌機,增強握柄人體工學、黑色機型可能為Xbox認證機型
Chevelle.fu
1 個月前
在地生活
吉伊卡哇廠商限定圖片外流 日方決定取消台灣訂單
討喜小姐
1 個月前
開箱評測
Cooler Master NCORE 100 Air直立式ITX風冷機殼評測,超小占地面積能容高規格系統的精緻機殼
Chevelle.fu
1 個月前
產業消息
Sony將在5月13日公布Xperia 1 VII,首支預告聚焦Alpha相機技術
Chevelle.fu
1 個月前
開箱評測
不想要耳塞 Sony無線降噪耳機折590元 平價降噪耳罩式耳機可選它
Tandee
1 個月前
產業消息
三星旗下HARMAN收購持有B&W、天龍馬蘭士的Sound United
Chevelle.fu
1 個月前
關於android播放3gp內含AAC無法撥放問題
hanawa
15 年前
人物專訪
GPS導航發明前計程車怎麼找路?以前載客常遇到霸王車、靈異事件?本篇就讓「老司機」親自說給你聽!
丹費特
1 個月前
遊戲天堂
吉伊卡哇袋著走聽見玩家心聲大更新 期待退坑玩家回流
討喜小姐
2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