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

2017.12.04 10:54AM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首圖

 

由於不少人對於電子發票不完全有概念,也有不少人認為電子發票有些政策不是很理想,因此個人興起了研究電子發票的念頭。畢竟要肯定或是否定電子發票,最重要的大前提,就是要先瞭解電子發票。

雖然電子發票在初始發展時有些政策不是很理想,但一研究起來,發現電子發票有些無辜。比如說,在之前詢問大家對於電子發票想要瞭解什麼的時候,就有提到紙本電子發票被人誤會是有毒的,含雙酚A。但事實上電子發票是合格的熱感應紙產品。

由於政府一開始配套並不是那麼OK(猜想是資源不是那麼夠以及跨部門的難度高,無法一次到位),所以有不少爭議。但隨著時間過去,可以瞭解到電子發票並不是一項很糟糕的政策,重點是在於隨著時間的過去,都有慢慢再進步。因此規劃了電子發票專題,更新大家對於電子發票的資訊,不要再有舊的刻板印象了。本專題預計會出四、五篇左右,希望能夠讓大家知道電子發票最完整的訊息。

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提醒一下三個名詞的定義:一個是「電子發票」,指的是政府所執行的整個相關的政策;第二個是「紙本電子發票」,指的是整個電子發票政策中的那張紙(多了「紙本」兩個字,就是指那張紙而已);第三個是「傳統發票」,相對於紙本電子發票而言,傳統發票有二聯式、三聯式,還有分收銀機、手寫等等,但在本篇當中,絕大部分是指收銀機的二聯式發票。

電子紙本發票跟傳統紙本發票自2019年起,四獎以上品項就已經無法在郵局請領,想知道兌獎可參考統一發票兌獎教學這篇文章。如果不想再拿紙本發票,就可以申請載具將發票存到雲端,中獎後獎金也會自動轉到指定帳戶,詳細操作步驟可以參考財政部官方統一發票兌獎App這篇文章。

 
電子發票已經與以往不同,正朝著對的方向走
 

 
從電子發票開辦到現在,隨著時間的過去,事實上電子發票在不少地方都有進步,尤其是紙本部分進步很大,但大家都還停留在之前紙本電子發票很糟糕的印象。像上面中天的影片,是在去年底所做的實驗。事實上,現在的紙本電子發票,已經不是去年底的情形了。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圖
中天新聞的影片中提到是用溫水10秒紙本電子發票的印字就消失了,我用自家的熱水瓶中的水泡1分鐘,結果沒有問題(照片中仔細看的話,該發票的下半身是濕的,是有泡過溫水一分鐘的部分,上半部是沒有泡到的部分做為對照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看。
 
之前的文章「關於電子發票議題,大家有什麼想要知道的嗎?」,於噗浪FB粉絲團中,大家反應很熱烈。不過非常集中在紙本的部分,在進行網路搜尋時,也發現紙本電子發票也是最被抱怨的一環,爭議性也是最大。
 
因此電子發票專題的第一篇,就以「紙本電子發票」為主題,來談談現今紙本電子發票的概況。
 
 
紙本電子發票擾人的7大爭議與相關解決方式
一開始文章提到,政府電子發票開發至今,其中的「紙本電子發票」爭議性最大,人民有許多不滿的聲音(也包括我),但隨著時間的過去,大家所反應的一些狀況,其實都有逐漸做修正。在這邊個人將紙本電子發票整理出7大爭議,並且說明這些爭議目前解決的情形。
 
 
1、紙本電子發票大小不一,不好收納
熱感紙尺寸問題,最常聽到的狀況就是大小規格不一,有大有小,讓人難以整理。
事實上,紙本電子發票的尺寸規格就只有兩種,一種是寬度5.7cm,另一種是寬度7.9cm。照理說還不至於有規格混亂的問題。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圖
像我手上的全家是用較窄的5.7cm版本。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3圖
美廉社也是用較窄的5.7cm版本。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4圖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5圖 
至於7-11、大潤發就是用較寬的7.9mm版本。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6圖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7圖
結論是不同的店家,不管是窄還是寬,只要是寬的對寬的,窄的對窄的,規格其實都是一致的。
 
 
之所以會覺得混亂,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7-11所採用的是較大張的7.9cm規格的紙張。而7-11算是發票最大宗的店家之一,很有可能在你100張的超商發票中,超過50張是7-11的,自然就會覺得大小不一,很難整理。(7-11也有窄版的,但店家佔少數)
 
不過在這邊有個好消息,7-11將會在今年年底之前統一格式為5.7cm寬度的感應紙。都是寬度比較窄的紙本電子發票,在整理上就比較不會這麼痛苦。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8圖
不談7-11的話,目前在試辦電子發票的店家來看,絕大部分都是使用較窄的紙本電子發票。比較常見使用寬的版本有大潤發,摩斯、頂好、順發3C。因此我們可以預期,在過了今年後,絕大部分的機會都是拿到窄版的,與傳統發票收納的差異就不會太大了。
 
 
2、為何使用熱感紙而不是採用原來傳統發票就好。還不是一樣要用紙,哪裡有比較環保
 
也許有人會想到,電子發票的目標是無紙化,那麼有紙的部分乾脆就不要動,維持現狀,要拿紙的就拿現在傳統的收銀機二聯式發票,不想拿紙的就直接辦載具,皆大歡喜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不會造成困擾啦?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9圖
(上圖為5、6月的手開傳統發票,完全沒有用過,過期的話就要作廢,不能再使用了)
 
如果從節能滅碳的觀念來看,就可以知道現在的紙本電子發票勝過傳統發票。傳統發票是以兩個月為一期,廠商要先預估數量,時間到了沒用過的發票就是作廢。而電子發票本身就是小白單(空白無任何印字的熱感紙),是有東西消費時才會開始出紙本電子發票,所以不會有時間到了需要作廢的問題。
 
此外,傳統發票除了給消費者的收執聯外,還有要給政府報帳的存根聯。電子發票的後端作業由於是上傳相關數據,就不會有存根聯的問題。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0圖
個人手上有一份資料,五洲紙廠李國盛董事提到電子發票政策在執行之後,可以有效減低紙的用量。
 
 
再來就是現實因素,紙本電子發票的成本比傳統發票的成本低上許多。對於少量的店家來說,這成本是沒有什麼感覺,但若是7-11這種一年需數百萬捲的廠商來說,就會有一定的吸引力。(更何況7-11在使用電子發票之前,就已經有用熱感紙了,結合起來無論在成本議價,還是在作業上要好得太多了)
 
可以節能省碳又可以降低成本,對於店家來說,何樂而不為。
 
 
3、熱感紙有沒有毒?健康嗎
之前消基會有抽查熱感紙,包括紙本電子發票,但並沒有雙酚A被驗出。事實上,目前只要有使用紙本電子發票的試辦廠商,所使用的熱感紙都是經過SGS測試通過的。
 
目前所使用的熱感紙型號共五項:理光130PSP-3、理光130PSS-1、LC-11908E、SF507、OJI PD 170R。
 
 
我這邊有拿到以上五項型號熱感應紙SGS檢驗合格的電子檔。若一一貼出的話,所佔篇幅太大,再加上內容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只貼其中一個型號(會選這是因為這型號掃瞄的比較清楚)。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1圖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2圖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3圖
 
簡單來說,檢驗後需合於下列結果:
‧不含雙酚A
‧耐水性:浸入常溫水中連續24小時,紙本電子發票之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耐油性:用一般食用沙拉油一滴,塗抹1分鐘後,拭去靜置24小時,紙本電子發票之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抗熱性:70°C連續24小時後,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耐光性:CNS3846第三曝光法連續8小時後,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耐濕性:置於40°C、90%RH環境下24小時後,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耐可塑劑性:以PVC材質接觸紙本電子發票正、反面連續15小時,字跡及條碼無明顯變化,條碼可掃瞄及讀取。
 
 
4、字體容易模糊,要是中獎了怎辦
在前一項說已經提過了,目前的紙本電子發票都經過SGS驗證。除了雙酚A是關於毒性測試之外,其他的耐水、耐油、耐光、耐濕、耐可塑劑性等等,都是針對印字耐久有關。
 
因此在耐久度上,會比之前電子發票剛推行時要好上很多。
 
我自己也有做一些測試。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4圖
將發票泡在水裡面24小時。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5圖
拿出來後,整個感覺還OK。不過7-11旁邊的綠色部分會掉……還不如學大潤發或新光三越,不要有旁邊的綠色油墨印字比較好。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6圖
也有將發票夾在外面,給太陽曬(不過只有兩個上午曬到一些時間),放在外面24小時。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7圖
整個感覺OK。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8圖
沾油塗在電子發票上,不過我用手沾了五、六次,量算很多了(SGS只用一滴,我應該是一滴的N倍了)。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19圖
很明顯黯淡了許多。但在正常情形下,讓電子發票吃這麼多油的機會應該是很低。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0圖
(上圖為5、6月的發票,很明顯是我不當收納所造成的影響,但仍可以辨識)
 
以一般狀況來說,電子發票比較少這樣殘忍的對待,所以要讓字體模糊到消失不見,其實是要花一點心力的(油塗多一點就可以了)。因此只要不是太誇張的情形下,要放二、三個月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紙本電子發票放兩、三個月,我看到比較多的情形是紙張發黃。至於印字模糊的現象不是沒有,但整體看來都很OK。會比較不OK的,大概都是一開始亂塞,然後不整理,因為長時間摩擦的關係,印字才會模糊(通常到這樣的程度,傳統發票也會有損傷,這部分我經驗還滿豐富的)。
 
萬一因為保存不當而發生了印字模糊的憾事,請至開出發票的店家,從可以辨識的殘存資料,包括發票時間、隨機碼等等去比對發票檔。請店家列出相關明細並證明與你所持的發票是同一份,這樣還是可以領到獎金的。不過話說,若是傳統發票,就會非常麻煩。因為紙本電子發票是電子檔,用電腦查就可以了。但傳統發票的話,要從存根聯那捲去找。
 
 
  
 
5、因有無法長期保存疑慮,報帳時需先行影印一份好麻煩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1圖
政府對紙廠的要求是提供中、高階以上紙質,需符合5年以上的保存期限。因此,若是在正常方式(不在高溫、高濕、強光、油污以及堅硬材質、塑膠製品等環境)保存紙本電子發票。因此照道理說,應該是可以拿紙本電子發票直接報帳。若遇紙本模糊情形,可直接以工商憑證登入整合服務平台查詢發票資訊,並下載進行報帳。
 
不過每家公司情形不同,會計可能都會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還是希望電子發票新的流程可以啟動,像稅務網站所提的,正本儲存在雲端,不再需要黏貼相關紙本憑證(只是現在只有試辦,要能夠推行全國,看來要等一段時間),這樣就完全不用擔心要不要影印了。
 
 
6、發票沒有辦法按月改顏色,整理上有些麻煩
傳統發票有按月數會有不同顏色,但很遺憾紙本電子發票目前好像沒有辦法能夠有這樣的作為。畢竟是有需要才會出發票,並不是像傳統是預先叫發票的。不過看在可以省下許多紙張的份上,這部分就忍一忍吧。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2圖
順帶一提,也許不同的月份不同的顏色對於紙本電子發票不容易做。但有沒有考慮就是到一定長度就裁切掉,變成下一張發票,也就是傳統發票的做法。現在的設計是會變成兩張發票沒錯,但就是列印在一起(注意一下上圖左邊是有兩張喔)。這樣的好處是明細放在一起很好對,但對於收納上來說,就要折一下。這應該是可以解決的。因為紙本電子發票的資訊部分,那塊面積也是固定大小。因此要做到發票固定長度裁切,應該是不會太困難。
 
 
7、背面沒有寫資料處,只能找空白地方寫,很不方便
這個其實也是紙本電子發票比較弱的地方,傳統發票背面都會有固定格式讓你寫基本資料,但紙本電子發票就沒有這樣的設計。中獎時要寫資料就只能找空白處來寫,有些痛苦(不過我的中獎的機率超低,若能夠多幾次痛苦的機會,我也想要痛苦一下呀Orz)。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3圖
是「紙本電子發票」的7個爭議與與相關解決方式這篇文章的第24圖
但全家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在背面就是仿照傳統發票設計,可以讓你在中獎時,好好寫基本資料。
 
 
當然,紙本電子發票還是有不足之處:
 
紙本電子發票,現在階段雖然做得還不夠,但方向是正確的。若政府能夠將整合的速度快一點,相信紙本電子發票的方便性不會比逐漸變少的傳統發票要來得差,而且還更環保。講個簡單的比喻,電子發票就有點像捷運正在施工時,有所謂的交通黑暗期,大家怨聲載道。不過若捷運施工完成,交通效率就比以往高上好幾倍,便利了許多通勤族。電子發票現在雖然還沒有脫出黑暗期,但無論是本篇所提的紙本電子發票還是其他專題未來將要提的其他部分,從開始到現在都有相當的進步。相信再多一點時間,電子發票能夠脫離黑暗期,能夠讓大家感到便利,而且也更環保。
 
 
再來所謂的優點與缺點,其實都是比較出來的。紙本電子發票與傳統發票分屬於兩種不同的系統,當然各有各的優勢與劣勢。對於傳統發票而言,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使用形態,這就是最大的優勢,但用紙量大就是最明顯的缺點。而多了一個紙本電子發票,自然會造成比較混亂的局面。但重點是在於紙本電子發票能不能將上述的七大爭議控制在一個範圍內,然後能夠達到更環保的訴求。就目前來看,改用紙本電子發票,其實是值得肯定的。更何況紙本電子發票屬於過渡時期產物,最終是希望能夠達到無紙化的目的。因此在能夠的情形下,當然是希望有更多的消費者邁向電子化之路。
 
在之後的專題文章中,會針對載具以及特殊需求如捐款等來進行說明。

 

56 則回應

  • 為了結決退貨機制,所以後來加印了「明細」到頭來我想愛地球無紙化,也還是被多此一舉的明細給毀了,做半套的電子發票,一點都不省紙
    2017-12-05
  • 紙的用量沒減少比之前的還用的多。
    2017-12-05
  • 拍拍手,最近癮科技的內容真的很棒
    2017-12-05
  • 都用載具了、現在迪卡儂好市多還不啟用⋯要強制,環保個屁!不用塑膠袋是店家省錢,不用載具就說不過了!藉口!
    2017-12-04
  • 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到?小老兒猜不到;但「完全無紙化」和「停止發票兌獎」,小老兒倒是覺得後者比較可能先來到……
    2017-12-04
  • 電子發票可以綁定任何電子票證作載具消費!再利用財政部的電子發票整合平台,發票中獎會寄發中獎通知,如果有銀行帳戶則會直接匯進銀行帳戶裡,我已經用了有一段時間了!很方便!
    2017-12-04
  • 紙本電子發票只能丟垃圾桶不能回收,哪有比傳統紙本發票環保?
    2017-12-04
  • 電子發票根本智障設計,每兩個月還要上網下載發票序號,還要找第三方不然超麻煩,到底為什麼電子發票可以設計的這麼麻煩,不能每個人都可以方便使用,營業額根本沒到還指定一定要開發票,只因為你開在熱鬧的地方就強迫你一定要強制開發票。
    2017-12-04
    • 那是你不會使用!
      若有申請好,加上設定中獎匯款帳號,之後就幫你對好直接把獎金匯到你戶頭
      2017-12-05
  • 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是(軟硬體設備+宣傳宣導不足=造成一堆問替)、(不是所有人都愛用3C跟網路...我不太隨身攜帶手機,我也不買網路的=>很多店家也沒有WiFi+網路品質不佳)、(聽說的+看新聞的=說會更換身分證=>變成自然人證,直接增加電子發票載具+銀行戶頭=乾脆統一聯結整合好了,一次搞定!)< 電子發票直接作廢+停止 >
    2017-12-04
  • LINE Pay電子發票功能登場!
    https://event-web.line.me/ectw/article/M6wVy0
    在LINE Pay中點選「我的條碼」>> 點選「電子發票」>>輸入電子發票載具的「手機條碼」就完成囉!(我最近看到的...感覺不錯用!)
    2017-12-04
  • 電子發票載具真的很好用,不管用手機還是手錶,逼一下發票存進去之外,還可以幫忙兌獎+中獎獎金直接匯入,只是如果可以連名細都不用印出來會更好一點!! 每次逼完都還要請店員把名細丟掉真的很麻煩,而且也不是做到真正的無紙化,有點可惜。
    2017-12-04
    • 從來不用
      2017-12-05
    • APP還要點開來看,明細則是拿到的瞬間用0.5秒掃一眼就可以確認金額有無錯誤,當然是拿明細方便。
      2017-12-04
    • 其實不曉得要明細幹嘛,明明app就可以點開看消費明細了。
      2017-12-04
    • 明細好像沒有強迫要印,其實我們政府想模仿國外明細只在客人要求的時候印。但是台灣人很機車,有些人會罵店員說明細呢?然後店員如果已經進行下個客人的作業,就會變得很麻煩。所以才會導致很多店家乾脆預設印出明細。

      如果有映像,大約兩三年前,很多店家都還會問要不要列印明細.....
      2017-12-04
  • 我就不能理解,在中華民國以個人身份申辦的信用卡,都需要用身份證,為什麼不能直接就綁定呢?
    2017-12-04
    • 1.未成年的、信用瑕疵的無法
      2.一定要出示條碼或證件,很多人會乾脆不要發票了
      所以無法直接取消紙本發票

      但是你的建議還是有道哩,照理來說本身是載具的交易模式,例如說信用卡、悠遊卡、行動支付等等,都應該強迫附掛在載具上才對,中獎的也自動發獎金到那個工具上。如此下來強迫店家開發票的效果不是更高嗎?
      2017-12-04
  • 申請發票載具不就好了
    2017-12-04
  • 這篇文章已經有些過時了哦,特別是第一點紙本發票尺寸的部份,在財政部2017年一月所公布的「電子發票實施作業要點」已經有明確規範紙本電子發票的長寬,文章內尺寸不一已經是幾年前的狀況了,建議內文能把目前的推行狀況更新上去才有意義。
    https://einvoice.nat.gov.tw/home/Article!showArticleDetail?articleId=1455871823679&CSRT=18226132150958640137
    2017-12-04
    • 那是國稅局問題 她喵的為什麼要同意企業申請特殊格式
      2017-12-04
    • 謝謝提醒!
      2017-12-04
    • 現實就是現在發票大小不一超級不統一的。
      2017-12-04
    • 但是到現在還是有大有小啊
      2017-12-04
  • 可以學中國阿呵
    2017-12-04
    • 中國前幾年學我們發票兌獎(刮刮樂),現在好像放棄了,哈哈哈
      2017-12-04
  • 還缺從店家的角度,之前稍微聽過壹些,根本找店家麻煩,所以有些人遲遲不轉成電子發票
    2017-12-04
    • 麻煩到想殺人,而且那些公務員只會恐嚇你不開發票罰很重,但是申請的工作曠日廢時,成本還高出紙本發票很多......超爛的制度和效率
      2017-12-04
  • 電子發票的中獎機率更低,會讓人想用嗎?我是今年才知道開始用的
    2017-12-04
    • 有增加了幾組六獎,專屬給免印實體發票對獎
      2017-12-05
    • 我改用電子發票之後的這幾年,每個月大約有一百張發票,電子發票占六成,紙本跟傳統佔四成,中獎的幾乎都是傳統跟紙本發票...存入載具的發票這四、五年來只中過兩次
      2017-12-05
    • 看錯了,是無實體發票增開獎項機率小⋯⋯
      2017-12-04
    • 中獎率比較高啊,還有增開號碼,我這幾年有中的都是電子發票200的....
      2017-12-04
    • 我今年度的發票都是電子發票中的耶~~ 而且最近已經連中三期了說😳
      2017-12-04
    • 反正都不會中QQ
      2017-12-04
    • 為何中獎率會低?那來的說法?
      2017-12-04
    • 中獎機率怎麼會更低 反而中兩百元的機率還更高 哪裡來的謠言
      2017-12-04
    • 沒聽說,驚!
      2017-12-04
  • 電子發票已經發展超過六年了,但因為「載具(就是可以讓電子發票無紙化)」的發展不如預期,反而讓大家在整理發票的時候遇到許多困難,來看看癮科技六年前就分析的文章,看紙本電子發票的爭議以及解決方式。
    #期待無紙化的一天來臨阿!
    2017-12-04
  • hello~

    你有一點沒測試到,你可以試著把電子發票對折,然後放到書本或是桌墊下然後壓個2星期

    ,你會發現電子發票會粘起來

    2013-08-14
  •  其實我有另一個疑問

    每天會去小七

    每次店員都很客氣問我需不需要發票

    當然都馬說 不要

    然後每天多一張收據(明細表)

    未來會連明細表都不"印" 嗎???

    2012-07-23
    • deathg wrote:

       其實我有另一個疑問

      每天會去小七

      每次店員都很客氣問我需不需要發票

      當然都馬說 不要

      然後每天多一張收據(明細表)

      未來會連明細表都不"印" 嗎???

       

       直接跟他講明細也不印就可了

      2012-07-24
    • deathg wrote:

       ...

      然後每天多一張收據(明細表)

      未來會連明細表都不"印" 嗎???

       

       收據是購買證明,要給你退貨時用的。在日本跟歐洲都是只有收據,要退貨必須要有收據。

      只是不曉得將來有沒有辦法也併入載具中?

       

      2012-07-24
  •  怎麼才能不拿沒有紙本的電子發票呢?

    努力癮科技2.0中!

     

    2012-07-23
    • atticus wrote:

       怎麼才能不拿沒有紙本的電子發票呢?

      政府規畫的電子發票三個階段,目前應該還在第一階段吧!

      •第一階段:適應期,針對沒載具的民眾,仍提供紙本的電子發票。

        1.小7的Icash(晶片卡)。當你到小7購物時用Icash結帳,則會將你的電子發票記在該卡片上。
        2.全聯貨其他有會員卡的店家。購物時出識會員卡,可以將電子發票記錄在該公司的資料庫中。
        3.申請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每次結帳時出識載具讓店員刷就可以記錄在財政部的資料庫中,48小時後就可以上財政部查詢。

      •第二階段:成長期,提供多樣化載具,包括會員卡、悠遊卡、信用卡、手機號碼等,方便民眾儲存電子發票。

      •第三階段:成熟期,不再提供紙本電子發票。

      2012-07-23
  •  中獎後沒有地方寫中獎人資料的問題,郵局也有試著解決:

    上次我中了一張 200 塊的,到郵局去領獎,服務人員直接給了我一張印有空格的小紙片,叫我在上面填資料後,再貼到中獎的發票背面。算是克難的做法吧!

    2012-07-23
    • closer wrote:

       中獎後沒有地方寫中獎人資料的問題,郵局也有試著解決:

      上次我中了一張 200 塊的,到郵局去領獎,服務人員直接給了我一張印有空格的小紙片,叫我在上面填資料後,再貼到中獎的發票背面。算是克難的做法吧!

       

       我之前中過,在郵局換,郵局人員是拿一大章,刻著像傳統發票中獎人資料表格一樣的章,

      蓋在背後讓我填,看來這部份我們這裡的郵局處理的不錯。

       

      2012-07-24
  •  針對 尺寸的問題,其實我覺得 尚未統一的時期還OK

    就拿未來最理想化的 電子發票來說好了

    有載具的人 不拿發票

    無載具的人 拿發票

    針對有載具的人可以省下一堆 紙本 成本

    無載具的人在統一規格之後應該會朝向以前的模式去跑

    我覺得這是OK的

    麻煩的就在於

    有載具 要報帳的人

    有載具 但是結帳以後出現金額錯誤的人

    有載具 結帳後需要退換過的人

     如果說一切可以電子化 作 銷核 發票,重打發票的功能,這些都可以解決

    但是 如果有載具,不想拿紙本收據,但是卻想要對帳的人,這就有點麻煩了....

    是不是到時候又要出什麼 APP 來觀看自己的明細來對帳,那有載具無 智慧手機的人

    是不是又要到可上網的地方登入看明細,還是說就直接拿一張 明細簡單了事就好?

     

    這些都是未來應該要注意到的事情=w=>

     


    /**********好像是簽名檔**********/
    http://mesak.oow.me

     

    2012-07-23
    • Mesak wrote:

       針對 尺寸的問題,其實我覺得 尚未統一的時期還OK

      就拿未來最理想化的 電子發票來說好了

      有載具的人 不拿發票

      無載具的人 拿發票

      針對有載具的人可以省下一堆 紙本 成本

      無載具的人在統一規格之後應該會朝向以前的模式去跑

      我覺得這是OK的

      麻煩的就在於

      有載具 要報帳的人

      有載具 但是結帳以後出現金額錯誤的人

      有載具 結帳後需要退換過的人

       如果說一切可以電子化 作 銷核 發票,重打發票的功能,這些都可以解決

      但是 如果有載具,不想拿紙本收據,但是卻想要對帳的人,這就有點麻煩了....

      是不是到時候又要出什麼 APP 來觀看自己的明細來對帳,那有載具無 智慧手機的人

      是不是又要到可上網的地方登入看明細,還是說就直接拿一張 明細簡單了事就好?

       

      這些都是未來應該要注意到的事情=w=>

       


      /**********好像是簽名檔**********/
      http://mesak.oow.me

       

       

       要報帳的話,不管你有沒有載具,現行最好是拿紙本電子發票。其實在我文中,有提到稅務網站的做法,最終是可以丟上雲端。所以全電子化不是不可能,但目前來看,只有試辦公家機關,而且應該不會太大規模,要到全國都可以這樣,嗯……應該有漫長的日子要等待吧。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2-07-23
  •  感謝作者對本公司關係企業的厚愛,因剛推行電子發票不久剛上的店家也不多,居然這麼剛好讓作者找到有電子發票的店(由其我們關係企業的店大都是在小巷子深處)。

    2012-07-23
    • 奕之華 wrote:
      style0611 wrote:

       感謝作者對本公司關係企業的厚愛,因剛推行電子發票不久剛上的店家也不多,居然這麼剛好讓作者找到有電子發票的店(由其我們關係企業的店大都是在小巷子深處)。

       

       ㄟ……你指的是?其實我看不太懂你提的是哪一部分XD

       

       看前後文的話, 似乎他指的是XX社

      2012-07-23
    • style0611 wrote:

       感謝作者對本公司關係企業的厚愛,因剛推行電子發票不久剛上的店家也不多,居然這麼剛好讓作者找到有電子發票的店(由其我們關係企業的店大都是在小巷子深處)。

       

       ㄟ……你指的是?其實我看不太懂你提的是哪一部分XD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2-07-23
  • >熱感紙尺寸問題,最常聽到的狀況就是大小規格不一,有大有小,讓人難以整理。

    閣下!問題不只是寬度不一,而是長度不一啊!

    2012-07-23
    • Dominic Wu wrote:

      >熱感紙尺寸問題,最常聽到的狀況就是大小規格不一,有大有小,讓人難以整理。

      閣下!問題不只是寬度不一,而是長度不一啊!

       

      長度的問題,聽說政府是有議定,想要將長度固定下來,若我記憶沒錯的話,印象中是8公分。但因為這還不是結論,所以我最後沒有放進去說明。不過長度問題是有被關注到就是。

      當然,最後不知道是不是會被執行,但依我所聽到的,長度其實是可以被解決的。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2-07-23
  • lak

     還不錯的一篇文章,尤其是針對節省用紙的程度給出了數據,其實這樣就滿清楚這個政策的方向是正確的。

    但說實在的,國內的行政品質實在讓人....

    201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