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第三世代主流筆電平台 APU 結合物理特性與應用管理,持續強化省電

2014.04.29 12:01PM
是AMD 第三世代主流筆電平台 APU 結合物理特性與應用管理,持續強化省電這篇文章的首圖

PC 發展至今,已經過了早期為了極限效能不惜犧牲一切的時代,尤其是筆電平台不無設法透過先進製程與架構改善強化每瓦效能。 AMD 當然也不例外,在剛解禁的 Beema 與 Mullins APU 除了基本的製程、架構外,也透過結合物理特性以及軟體最佳化的方式減少多餘的功耗,為日益輕薄且續航要求不斷增加的筆電、平板壓榨更好的續航力。

dc724c407609c94a2328585c65c9efb5

此次啟用一項新的 CPU 與 GPU Boost 管理原則,名為 STAPM ;目前的處理器自主 Boost 原則是設定設備表面發熱(橘色的 Tskin )的極限值,這個極限值是以設備表面發熱後、使用者所能容忍的表面溫度設為處理器 Boost 的安全溫度,一般來說 Tskin 會設定在 40 度左右,此時處理器核心對應的發熱是 60 度。

9c22e445841aea6a19ec2b6018a82a8b

以物理的傳導特性來說,從核心發熱逐漸傳導到表面有個時間差,內部溫度攀升不會馬上反映到設備表面,加上一般的晶片的耐溫可達 100 度。所以 STPM 就利用這個時間差的方式,讓 Beema 與 Mullins 先以更高的時脈全速運作,以更高的效能縮短處理時間,並在 Tskin 攀升到極限值之前再限制核心到 60 度以維持 Tskin 呈現 40 度發熱。

乍看下,一開始的 Boost 像是會消耗更多的電力,不過實際上卻因為初始時以更高的效能在短時間加速運算速度,反而更快的將工作做完,比起傳統的 Boost 管理方式 STAPM 模式更為省電。

da2db31ec419291aab3d435a13ddb1c6

ca393950f44070f440b285c22ad58aca

另外,此次 AMD 啟用 Intelligent Boost Control 技術,針對應用類型的不同,決定是否對該此應用進行 Boost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功耗。有些應用基本上不會消耗大量效能, AMD 就把這些應用列入排它清單中,限制在使用這些應用時不去進行 Boost ,如此一來也還能減少因進行不必要的 Boost 造成系統發熱而需增加風扇轉速的耗電。 

延伸閱讀

簡單超有質感的 Android 收聽音樂 APP:豆瓣FM

不能保證但依然可以嘗試的一鍵 Root APP

看各種第四台最方便的Android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