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蘋果的誘惑,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動手玩

2014.11.10 08:32PM
是蘋果受 XcodeGhost 影響後,首度對 App Store 進行大規模整頓這篇文章的首圖

蘋果在今年發表新款 iPhone 之際,除了以薄邊框打造承襲以過去單手使用理念的 iPhone 6 之外,推出華人市場最受歡迎的 5.5 吋大螢幕機種 iPhone 6 Plus ,也讓久候大螢幕 iPhone 的消費者有了新選擇。

這次借到的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皆是頂規的 128GB ,且也是華人市場最青睞的金色機型,筆者就從分別個使用一半天數的體驗來介紹這兩款機種的特色。

在過去, iPhone 一直堅守單手握持、單手操作的邏輯,然而近年也許是受到智慧手機市場對大螢幕機種的需求興起,也或許是去年推出 iPhone 5C 與 iPhone 5S 時發現若是要推出兩款機種不該以採用相近的尺寸與設計,今年發表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時,終於讓人有一種顯著的改變。

e84798fed3cd0cec0f8913965b00cec8

這兩款 iPhone 在設計上已經重新定義自 iPhone 4 後的造型,雖然金屬機背依舊,不過以全新的圓潤至薄邊框取代過去的直削邊框,並且在表面的螢幕玻璃的收邊方式也採用與邊框相同的弧形修飾,由於金色機種搭配的是白色面板底色,筆者個人覺得看起來有點像小時候在書局買過的一種壓克力的立體貼紙。

6ca4e3b67d5b74be6b4f997af6c220ee

機背的設計是這一代兩款 iPhone 的特徵,由於考慮到超薄設計的金屬機身對於無線信號的干擾影響,這次在金屬機背有兩道明顯的線條,用於埋封無線天線,比起先前機種將天線藏在邊框內的作法,除了因應此代 iPhone 一口氣縮減厚度不利於配置天線,且此次的天線可用空間也比起之前的機種更多,對於連線品質也有一定的幫助。

49ba79dafb6854ae2860146e510a384d

不過即便機身工藝如何先進,物理先天的極限仍是難以克服,尤其目前最大的門檻卡在相機的光學元件上,雖然手機上的相機已經捨棄光圈葉片設計,不過鏡片的光學結構仍會占用一定的厚度,也使得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的相機是突出於機背,成為平原上的一座小山,若是裸機使用也增添鏡頭刮損的風險。

b724b8dd90f1086690892c5cb00f81e9

1658688e4c7d6dbc1cb0295ee07c9c91

6460707660607011f47bac2aabc53ad8

f8e425dbf11cd1b8b964d62b516f9b42

aae167172916fed1dd0e52b352199814

23a914ab699980b940dc187903bb2b6d

c6edb81f6f0bffaadfd60a67609a4b3d

5770ea7aa448850de1c2cb95ae02cfe8

a9142d9fd9fa5b994804cb923f17f75f

272c2d601e24ac8dc803288db43c4dcf

c8432fe35a0b3c68439ab44968fe897b

8409ef0428e42e08e2b31dcc569c4768



 

至於在系統方面,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已經預載 iOS 8 ,筆者則是順手升級到 iOS 8.1 ,筆者雖未曾長期使用過 iPhone ,且幾乎是被 Android 手機所制約,不過有在使用 iPad ,故在使用習慣並未有太多的不適應,不過雖然介面相近,但畢竟手機與平板的使用仍有些許不同,故也提出對於 iPhone 操作的一些觀點。

e8671c86cab67a78ea1cf8608115a400

相較於 Android 仍保留 PC 的多工思維, iOS 相較則是以有效率的應用既有資源作為前提,故單純看 iPhone 的硬體對比同期 Android 的頂級機種,不免會覺得有些落後,尤其是 RAM 的大小一直都不大。

1f467adbd54fe8dcd522d1c94d48ca56

ace8426bbbd91531b07b99734a703829

45b634d97eabfdb79485f4724f362d40

282312c81e12801c92d0c0fe88e3a2f2

2c38ca366031811b612deadd27fe3c1b

b2ea5513d343d78ce6595f7b2af09a3d

以上為 iPhone 6 的效能

8a678027f76a696aa2f7ddbb792f6644

b8da458bb5c200ba2ee1c73bf3b483c3

5005f11f87e154abcc62e9ace8724f00

10bbcf6bec28725808264500c9b98f78

1fdf2a317c11a515e617020314746a17

d54a4e0a7dde3514f86284d19fd2368b

c40ef24f597d96ee7e2961250e88cea5

2dd592199b607fdaa0b0505d974e9cbe

e65771211188583c8554dbfe2f06040a

d6278df17ec7fe19bde4d342be0e518f

c5c56232cc33b8b3f1d7452adf57b0e1

4e40a855d702952cd89bd4724c12e739

d3ffeb080bf6cb823b3b862a432bd0b4

以上為 iPhone 6 Plus 效能數據

但這也是 iOS 設備的特色, iOS 在歷經硬體規格提升後,也導入基本的多工,不過仍不像 Android 一樣能同時保留大量的背景程式,即便到這一代的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筆者自己嘗試約莫在開啟三到四個程式之後,更先前的程式就會被從 RAM 暫存被釋放,例如筆者先開啟音樂,其次打開 Facebook 、回覆朋友的 Facebook Messenger ,再點選朋友貼上的網站連結後,音樂播放的機能被關掉的機會就相當高。

9badf3dce17388bdef61937d335c5ed8

301ec010493ad2a90f359757512e2b9d

其次是 iOS 由於採取 app 非同時多工的邏輯,也不能像 Android 一樣允許 app 以小圖示的形式出現在其他 app 上,舉例來說同樣是 Facebook Messenger , iOS 版就只能在兩個 app 之間以切換的方式,不能像 Android 把 Messenger 通知以圓形小圖示顯示在其他 app 旁。

1d99a1bd7961c5715e4ba6d2fc5ac5f7

也是因為 iOS 資源管理採用此種模式,加上在電源管理的最佳化能力,其次又自 iPhone 5S 後倒入 Sensor Hub 的概念,即便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還具有記步偵測的機能,且電池比起一般 Android 手機更小,但如果是以筆者這種以網路社群瀏覽、偶而拍拍照但不玩遊戲的使用者,續航力比起電池大了將近一倍的 Android 機種絲毫不遜色。

65ff94d51fea5ec141a279ebddf7add2

另外在通知列的模式, iOS 比起 Android 雖然少了點彈性,像是由下往上推出的快捷機能啟動不能依照個人習慣配置功能,不過幾乎把常用的功能都已經整合在由上往下與由下往上的通知列,且把資訊通知與 app 推播分開,在閱讀上比起 Android 的排列方式更為清晰直覺些,不少客製過的 Android UI 也會模仿 iOS 的通知列。

b33f19d096d49f6bfbbcd7ed86179c42

iOS8 筆者個人最喜歡的一點就是在注音輸入法的改變,除了終於開放使用者安裝第三方的輸入法之外,內建的輸入法也與 Android 的注音輸入法類似,在輸入連續詞彙時不用像本來須將第一個字的拼音完全鍵入即可出現關聯詞,舉例來說要打出"可憐"兩個字,過去需要輸入 ㄎㄜˇ  ㄌ ,現在可以輸入 ㄎ ㄌ ,對筆者習慣以注音輸入中文來說方便很多。

此次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還有一個小小的改變,是在 Lightning 端子的電力輸出,由於過去透過 Camera Kit 連接 USB DAC 只有電力輸出較高的 iPad 可使用, iPhone 會顯示不支援的設備或是電力不足,但這一代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也可透過 Camera Kit 搭配 USB Hub 連接 USB DAC 了。

6c9a33e770fd5e1631fe684a6e5ad6a6

19379ede79e753f91c3618a83dc540f7

介紹完本質的改變,這邊則先從 iPhone 6 的特色談起,雖然 iPhone 6 的螢幕從先前的 4.3 吋一口氣增加到 4.7 吋,但由於邊框比起 iPhone 5S 窄了相當多,實際上的寬度並未明顯增加,實現能夠單手握持、單手操作的理念,筆者可順利的用單手的拇指在螢幕上打字,且其餘四指仍牢靠的勾住機身。

0a2368b67fddfe4766fb149bee0663ed

然而即便邊框變窄, iPhone 堅持保留實體按鍵的做法也成了這一代 iPhone 6 與先前機種在單手操作上的小問題;畢竟即便邊框怎麼窄,手機的天地(螢幕上下端)仍需要配置如揚聲器、前相機等元件,而 iPhone 堅持的圓形實體按鍵則讓機身不得不保留所需要的長度,故在機身上比起 iPhone 5S 之前的機種是明顯的變長了。

9e37c70755c5fc4f3e78ef34284092d8

以筆者本身的身高對比,筆者的手指長度算是與 170 公分以上的男性接近,然而在單手握持時,拇指要在自然握姿下涵蓋螢幕頂端到實體按鍵仍有些吃力,也許對女性而言更不易以自然的單手握持操作;不過這部分應該不會是大問題,畢竟 iPhone 可從輔助選項中叫出螢幕虛擬鍵取代多數實體按鍵功能。

5795c7a51e3c98ad2d8ab8bebc890b76

8496fcaec032e454465f60cdefcc19f2

f5456f8a4d9ccb2f114c9708810adc5d

至於 5.5 吋的 iPhone 6 Plus ,顯然是設計給熱愛大螢幕機種的消費者,由於一口氣螢幕達到 5.5 吋, iPhone 6 Plus 雖可單手握持,不過要單手操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一般人的拇指很難在自然握持下能讓手指按壓到螢幕的頂與底,更不用說要嘗試靠單手打字時拇指外的四指已經無法握住機身。

不過大螢幕的好處也不用多說,無論是進行網路瀏覽的舒適度,或是觀賞影片時的暢快度,都遠勝於 4.7 吋的 iPhone 6 ,對於不想同時攜帶 iPad 但又希望手機有近似平板的使用感, iPhone 6 Plus 是比起 iPhone 6 更好的選擇。

至於在續航力體感方面,以筆者個人的使用習慣對照搭載高通 Snapdragon 801 處理器與 3,000mAh 電池的 Full HD 螢幕機種,在筆者一天外出約 10 小時的個人以網路瀏覽、收信與觀看社群、打卡的使用習慣對比, iPhone 6 大約可保留比起 Android 高出 10% 電力,而 iPhone 6 Plus 則可高出約 15% 到 20% 左右。

1f7af25cf8fb18d31db4b92109f2f734

不過筆者個人認為,這次兩款 iPhone 都太強調薄化且機身過滑,加上考量到鏡頭突出,故筆者個人認為搭配保護套使用會是比較好的選則,尤其 iPhone 6 Plus 又寬又薄且機背平整的設計,裸機握在手上連要打字都很害怕會讓手機滑出。

fd5a15dfb6442244c26f9b779447f70e

2856f1eb82f6ba9e94957b5ebc05869b

而蘋果原廠也提供橡膠與皮革材質兩種原廠保護套,基本設計大同小異,僅在材質的特性不同,但兩者同樣都比起本來的金屬機背好握許多,且裝上之後的手感也較為合理,不光只是因為表面材質變好握,尤其 iPhone 6 Plus 裝上之後的厚度也更為合理,然而 iPhone 6 Plus 也因此變得更寬些。

653a661034eafaf8f7430d8d62a1fbd3

不過兩種材質在久用後會有不同的狀況,橡膠材質會有由於材料特性產生的汙損、沾上棉絮等問題,而皮革材質則會因為長時間接觸汗水產生變色的情況,不過保護套受損總比本體受損來的好多了。

3de75e88b3da4b11faf5b9492ba42e6e

iPhone 系列最大的好處就是不乏第三方廠商推出保護殼,但原廠保護殼最大的優點不是因為好看或是耐用,而是在密合度與按鍵位置的好按,畢竟是原廠所設計,在精準度與保留操作感方面是不少副廠周邊難以望其項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