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路標彎來彎去看不懂?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對這件事是怎麼「規範」的吧!

by 陳寗
2015.10.05 08:30AM
是台北捷運路標彎來彎去看不懂?我們來看看美國人對這件事是怎麼「規範」的吧!這篇文章的首圖

先前的台北捷運設計相關文章請見:你還覺得台北捷運圖很難懂嗎?來看看日本人怎麼解決電車轉乘問題吧~

--

在網路上見識到「一樣米飼百樣人」的道理之後,我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就算箭頭告訴你正前方是廁所(而且可以用肉眼看到廁所),還是一樣會有人找不到啊!

先前寫了日本人如何設計電車轉乘標示,其實也不是要說日本人有多好,純粹就是跟大家分享一下別人怎麼做、跟我們有什麼不同,但無奈還是有人說「我在幫日本造神」... 連看個文章都能如此誤解了,我們怎能要求別人看到箭頭就知道該怎麼走、看到禁止符號就知道這條路線不會到新店呢?

--

同樣的事情或許會有更好的做法!同樣的東西也會有品質更高的選擇!

讓「陳寗說科技」跟你分享好東西: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上次寫了日本人的車站轉乘指示,今天就來說說那些讓人 ... 難以理解的箭頭吧!

IMG_0336

上圖:根據我看了大家的留言與分享,似乎這種箭頭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設計(但我不覺得難以理解 ...)

在捷運站、火車站、飛機場這類有很多通道出口的地方,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箭頭,上下左右只是基本,還有一些斜右上、斜左上、甚至 180 度大迴轉的「迴轉箭頭」。而在「台北捷運設計爛」的論點中,有一個最常被人提及的缺點就是上圖這種 180 度大迴轉「迴轉箭頭」。

IMG_0350

上圖:要是看到迴轉箭頭就崩潰,那一次來兩個有沒有更崩潰?

前陣子寫那篇日本電車的文章之後,我的粉絲團有個粉絲跟我分享了美國的機場路標設計規範,真是越看越有趣啊!所以我好好研讀了裡面關於路牌箭頭的部分(用了十多頁說明),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國人的設計方式吧!

另外,為了避免又有人說我造神,所以我再次強調:這篇只是跟大家說美國人怎麼做,沒有說他們好棒棒,謝謝。

註:對於原文有興趣的請見這份 PDF 文件

--

1. 路標顏色設計

629828b401198f1cce152dfd79761661

路標除了文字字型、大小以及圖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配色」。

好的配色不僅能路標看起來更美觀,最重要的,就是合適的對比色能讓路標從遠處就能看清楚。試想一下,如果用了紅色的底、橘色的字(當然不可能這麼幹!),那麼不要說遠看了,就算放你面前也未必看得清楚啊!

189bcecc05b2acd692067ae4f97e056e

因此美國的這份規範中,明確的規範了字體與背景的顏色,就連上下排列順序都有要求!

97baff0088c715cfe30a58e0a7b57e40

其實簡單說呢,就是你設計路標一定要用黃色當頭、黑色當底,至於中間你要放黑色或是綠色那就沒人管你啦!由於這個路標規範是給機場用的,因此最上面那個黃底黑字的幾乎在全世界的機場都能看到。但下面的綠底白字、黑底黃字就比較少見了,並非每個機場都有。(我們捷運是黑底黃字橫向排開,不分層,但是字很大)

--

2. 箭頭只準用「上下左右」

9ab2fea952ed27b673c94e8adbec6872

在我們的捷運站中,可以看到向左向右傾斜的箭頭(文章首圖)、以及轉向一百八十度的「迴轉箭頭」(本文第二、三張圖)。但在美國機場路標的規範中卻明確表示:箭頭只可以使用「上、下、左、右」四種類型。

美國人認為「斜向」的箭頭會對使用者造成困擾,例如「到底是要往上還是往右邊?」或是「到底是上樓還是往前」之類的困擾。雖說我們都很習慣看到右斜上箭頭就知道要往右前方走,但顯然美國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應該先設一個往前、走到要轉彎的時候再設一個轉向的箭頭比較合理,我想這大概是民族習慣差異使然。

5b86637b5c4a126906e404ac8164ecb4

不過上圖這個設計我就覺得很棒了!

在機場路標規範中,對於箭頭到底要放右邊還是放左邊有非常明確的指示。上圖可以看到,如果你希望路人靠右行走,那麼就應該把箭頭放在右邊;反之,則將箭頭放在左邊讓路人靠走廊中間(如果牆在右邊)、或是靠左行走。

這樣的設計其實是一種暗示,利用箭頭位置的方向暗示路人「你應該靠這邊走」,而不是利用多餘的符號來規範這件事(日本人會直接寫字叫你這麼做,看了就煩)。這類暗示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雖說並不是人人都能被暗示,但只要有一半以上的路人被箭頭的位置影響,那麼剩下的人看到人群時自然就會知道「喔!這裡要靠右走」了。至於那些明明大家都靠右,你卻硬要靠左的 ... 我猜你大概是 __ 國來的吧?

b66cfd2dcb9069b1a00505aec3cd7e0a

往前走是向上的箭頭,那往回走呢?

台灣的「往回走」路標設計普遍都是本文第二張圖片裡的那種迴轉箭頭,其實也算是台灣非常常見到的箭頭設計,因此我一直覺得那些說北捷看不懂的 ... 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人平常都是怎麼在台灣行走的,難道這一輩子從來都沒搞懂過這種箭頭的含義嗎?(並不是只有捷運有,台鐵、甚至馬路上都有這樣的迴轉箭頭)

不過美國人的習慣跟我們不同,他們的「往回走」箭頭是一個向下的箭頭,就像上圖右邊這樣。看起來很直觀嗎?我並不覺得,因為這會有另一個問題:到底這是要往回走還是要下樓?

b39b39a8dd18bef9cc54e8d866acd5c1

別覺得我沒事找碴,因為美國人確實有這樣的困擾!但他們的解決方法不是創造新箭頭,而是用新規範來處理,這也是為什麼我說國外做法未必適合我們的原因。

上圖是兩種向下箭頭不適用於「往回走」的用法。上圖左是下樓的指示,長得就跟「往回走」一模一樣,都是一個向下的箭頭;上圖右則是當同時有兩個向前走的路標,但一個是上樓(左邊樓梯)、一個是不要上樓往前走(右邊走廊),這時候「不要上樓往前走(右邊走廊)」的那個指標就會如上圖那樣變成向下的箭頭 ...

這哪招啊!根據說明,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路人以為兩個指標都是要你上樓 —— 因為左邊的箭頭表示上樓往前走、所以右邊走廊也用向上箭頭就會讓人以為「這裡也是上樓往前走」。但這樣真的有比較好嗎?如果遠遠看到這個指標卻沒注意到旁邊的那個上樓指標、把右邊的箭頭誤以為是往回走箭頭,那豈不是就白白往回跑一趟了嗎?為什麼要用同一個路標做三種不同的功能呢?

說真的,我覺得還不如用一個迴轉箭頭比較實在,就算第一次不知道,問過以後也就知道了,而且遠遠看還不會看錯。

--

3. 不要用「斜上箭頭」

9126cf2c9775b738af3fc4101c79880a

美國人不僅不愛迴轉箭頭,就連斜上箭頭這種台灣隨處可見的設計都不愛!

上圖明確告訴我們,如果有一個地方在前面右邊,那麼你應該先設置一個往前的箭頭,等到了要轉彎的時候再設計一個向右的箭頭,標準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5ce44659909501fc47dee70f516e15dd

即使是要出門之後再右轉也是一樣,都必須先在門內設置一個往前走,接著出門之後再設一個向右走路標。這樣的做法雖然有可以讓路人在正確位置轉向的功效,但對於那些「我要知道出門後得向右還向左」的人來說就不太食用,因為他一定要走出門才能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反而浪費時間在「走出門看路標」上,還有可能造成門口堵塞!

IMG_0353

為什麼說斜向箭頭沒什麼不好?

上圖是台北捷運最北邊的出口,一出去之後左邊是高鐵、正前方則是台鐵。如果以美國人的設計模式,就會先在閘門這邊設計一個向前直走的箭頭,等快到台鐵出口(大約是比較遠的那根柱子)時,再放一個路標告訴你左邊是高鐵、直走是台鐵。

這樣會比較好嗎?至少我覺得不好,根本脫褲子放屁。像我們捷運這樣多好?正前方是台鐵、左前方是高鐵,一目了然又不用看兩次路標。

c31955ede8505f95a159ef37b296d21c

前面說過的「向下箭頭」難題又出現了!

前面才說過,如果左邊上樓、右邊走廊直走,應該要左邊用向上箭頭、右邊用向下箭頭。但上圖發生什麼事了呢?其實我也看不太懂,因為不管是上樓後右轉、還是右邊是走廊要直走,兩者都違背設計規範的要求,或許我比較駑鈍,上圖著解說讓我產生兩個疑惑:

1. 如果是上樓後右轉,那麼右邊的指標不是應該跟上樓的那個指標疊一起嗎?為什麼要分開?

2. 如果右邊那個空間是走廊且必須直走,前面不是說必須把箭頭設計成向下箭頭嗎?為什麼又是向上?

別說路標讓人難懂了,連規範都令人費解 ... 再次證明國外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

4. 有電梯 / 樓梯 / 電扶梯的話,必須標示在箭頭旁邊

baa4d37343a1c856748858974105b76b

這個設計我覺得是本文四項設計要點中與「顏色」唯二合理的事:必須把上下樓的設計標示在箭頭旁邊。

以上圖來說,如果你要指示的地方必須上下樓才能到,那麼就必須把上下樓的「裝置」標示在箭頭旁邊。例如上圖右要去停車場必須向右並搭電扶梯前往,那麼就必須在向右的箭頭下方標示一個電扶梯符號,讓大家知道向右之後還必須搭電扶梯才能到。

492b9b24895517d02791054c6ef95f1b

不管是向前向左向右,反正只要有上下樓的路線,都必須另外把上下樓的方式標示在箭頭旁邊,好讓路人知道「並不是直接走過去就會到」。這樣的設計非常直觀,但有個問題:我怎麼知道搭了電梯之後要怎麼辦?其實這又回到本文的「3. 不可以用斜上箭頭」設計啦!因為這份規範要求你必須在轉彎的地點在設置一個箭頭,且在還沒轉彎之前不可以有「過度指示」,因此你只會先看到「向右搭電扶梯」,而接下來的指示則必須等你搭完電扶梯之後,才會看到接下來的路標。

所以如果你不想那麼麻煩,還要等走完路才能像打怪一樣看下一關指示 ... 請你預先看看地圖吧!就不用花時間在看路標上囉~

--

最後再次強調,這篇規範是美國機場設計路標的指示,內容有很多跟台灣設計不同,但如果仔細想想,其實這完全是台灣人與美國人的習慣、民族性不同所致,並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再反過來想,如果松江南京(綠線)設計真的那麼差,豈不是每天在松江南京都會交通打結?

當大部份路人都能看懂的時候,就你看不懂 ... 我想,是不是問個路比較快,而不是不斷上網罵自己的國家呢?

另外你可能不認同民族性會造成閱讀能力的差異,那麼你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是我昨天看到的有趣觀點:台灣小說為何很難推向國際?——讓譯者面有難色的四個問題(上)

--

同樣的事情或許會有更好的做法!同樣的東西也會有品質更高的選擇!

讓「陳寗說科技」跟你分享好東西: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
小看設計可是會吃大虧的喔:

--

a1bd7688d03143436e776423331349c5

我一直覺得我的貼圖不夠用,想自己設計看看|推薦給你的 Udemy 英文線上課課程 利用 illustrator 設計出 iCon 與小圖示

--

你或許會喜歡

蘋果升級趁現在!MacBook擴充卡9折優惠

在這裡買冰箱,就送你到全聯買菜

2 則回應

  • 那個規範PDF打開來之後才發現是JFK和其他紐約機場而已...
    我可以保證LAX絕對不是用那個規格
    紐約人才是美國人 加州人都不是美國人wwww

    2015-10-06
  • 其實好的清楚的可以學,但台灣人一直不是那塊料,自作聰明。

    201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