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時候唔駛經一事先長一智,因為你只要見到事件嘅發生再放入自已到一樣可以得到領悟,呢個也都係點解好多人鐘意睇 Case Study 嘅原因。始終人嘅一生並唔可能親身經歷所有事情,總會有一啲野係你無辦法有經驗,而呢啲好多時也都唔容許你有事先經驗。所以睇電視大嘅人好容易被電視劇情影響,網路世界又有咁多參考文章就係咁解,因為大家都想從他人的事件中得到經驗。
石先生早輪去兩個活動,都係講 KOL。「KOL 係咩」係兩個活動上都有提到的話題,而唔同人對呢個字都有定義,有人叫意見領袖,有人叫網路紅人,但其實係咪唔重要,重要嘅係讀者其實都知呢個係一個「人」,佢講嘅野或多或少代表佢自已,以一個「人」嘅可信程度比一間可以隨時倒閉嘅「公司」更多一點,特別係對一啲有少少名氣,也都經常出現係大眾面前嘅人。所以 KOL 到底代表咩根本唔重要,重要嘅係佢其實就好似朋友咁,係一個你想問嘅對象,一個你唔真實識佢,但又好似識佢嘅人。
呢輪 Facebook 係咁彈一啲 Marketer 講 KOL 嘅分享故事出來,有人睇得好開心,有人好批判。咁作為一個返工要對住 KOL 嘅人來講,呢啲文真係好有吸引力,始終 KOL 就同老細或同事一樣,係一個一定要合作,但又好難係咁鬧佢嘅人。而且 KOL 又同大家熟知嘅明星唔同,KOL 好多都係一個人搞掂哂所有野,同明星會有經理人公司,背後有個團隊去幫手唔同,係大部份事件嘅專業度、花嘅心思時間及經驗值都低好多,出事嘅機會率也都比較高。(唔係話幫啲咩人,但 KOL 做野同公司或明星係有啲差別,而有啲當然係人嘅問題,無得救)
環顧今時今日嘅環境,石先生個期嘅博客(真係有 Blog 同寫 Blog 嘅 Blogger),叫得上有少少知名度嘅其實好多轉型嘅轉型、引退嘅引退、低調嘅低調、而留得係到個啲都幾乎出事咁濟,係命水定係有咩原因真係你問 GOD 都未必答到你。
有粉絲就自然有 Hater,兩個數字幾乎係正比咁上。如果你想有粉絲無 Hater,大概你寫嘅野應該毫無感覺,平舖到同資訊一樣,睇嘅人無感覺,唔睇你去第到睇都一樣,而「差異」及「個人感覺」大概係博客或者 KOL 嘅一大特質,如果無左呢兩樣野,呢個 KOL 就算有幾大粉絲數,其實都同 Media 一樣。(唔係無影響力,而係佢嘅轉換率會弱啲)
寫左成篇想講咩?石先生自已都唔知,但「初心」寫嘅文好多時都無咩目的,只係當一個吶喊咁寫出來,而 Media 寫出來除左賺錢外,當然都仲有少少傳播功能及意義。
如果你有緊貼石先生,你大概都知石先生由無做 Engadget 開始已經有少少轉型,唔會再好似以前咁日日對住一啲 Tech News,也唔會再日日評論好多科技野,科技含量少左,多左好多旅行野。係咪想轉型做旅行呢?唔係,做旅行博客都唔會搵到食(最少好似石先生呢種咩地方都寫嘅唔會搵到食),只係想將自已去左嘅地方寫出來,做一個紀錄又好,有個懷念都好。寫嘅野未必啱,也都可能有錯,但呢個正正係旅行個時嘅感受。被一街都係嘅日本達人話錯得好離譜都好,個個就係當下嘅感受。如果要查到咩都完全無錯先寫出來,咁不如做番 Media 或者請番個校閱,就唔係自我感受。
自我感受係一個人根據本身嘅認知,然後再體驗事件而來。如果寫嘅野係睇維基百科再抄出來,咁個件事就係介紹,唔係感受。以香港人由細到大做功課都以無錯嘅教學方式來睇,呢樣野本身好錯,但如果以紀錄事件心情來睇就無錯。有人話錯,咁就改番啱佢,仲可以用初代 Engadget 癮科技最強嘅刪線模式或更新來做,完整紀錄咁就更加好。既能保留到個人感受,又照顧到永遠要求無錯嘅校閱強人。
打打下又打遠左,講返轉型先!石先生自已衝出來後,唔少人包括身邊嘅朋友都睇唔透到底點生存。無錯,係一個要求你返工,月月有糧出然後供樓嘅社會。衝出來搞自已嘅做 Freelance 係好奇怪嘅事,一啲保障都無,但回顧呢兩件嘅生活,望一望番最緊要個本存摺薄,銀碼係有增多嘅,咁就已經好安心,始終係香港生存無錢真係咩都唔得。
好似咩都無做過咁又一件,2016 年做左啲咩真係唔太清楚,但好明顯年幾前同夥伴開嘅網店完成左最初想賺 Cash Flow 嘅目標。每個月都有穩定嘅 Cash Flow 正流入,解決最基本嘅食飯問題。如同朋友 S 所講,呢間網店唔會有重大嘅發達機會。無錯!朋友 S 講得啱,佢也都睇得好透徹,但呢間網店係提供 Cash Flow 嘅時候,也都提供左好多以往做編輯時唔會接觸到嘅野,好多新嘅機會,呢樣野係超出預期。
2017 年大概會做咩?石先生暫時都有方向,但面對嘅挑戰及風險也都被過去兩年要多要大,任何一步行錯左都可能令往後日子更難過。點面對?計劃不如實踐,實踐就會搵到解決嘅方法,但作為一個保守嘅香港人,石先生始終都會記住一件事,就係要保持正現金流,令 Balance Sheet 唔好見紅(所以石先生買野都唔分期,即使有咩收問題只要減支出就可以維持落去,再等機會),咁就應該一切安心。
呢個唔見紅嘅想法係網際網路事代係咪好 OUT?少少,但總比吹到好大,然後跌番落地面,左邊欠債右邊問人借錢好。凡事先計劃最壞嘅情況,設定一個可控嘅風險係石先生入世至今嘅思維模式,多得 HKCEE 有商科令石先生可以較早有呢種覺悟,未至於係香港生存唔到。跟住落來點?應該都係呢個思維模式,所以石先生成日都係話「如果我返麥當勞都應乎到呢個支出,咁無問題」就係咁解啦!
HisTrend.HK 限時褔利品:USB Type-C 轉接頭 HK$30 四枚http://www.histrend.hk/products/usb-type-c-adapter
既是暖蛋,又是電池!充電式電暖蛋登場!

冷鋒來臨!氣溫開始急降,除了保暖衣物外,怕凍的朋友也會買暖包、暖蛋來保暖,不過坊間的暖包只可以用一次,每次用完即棄,實在不環保。其實現下也有電子暖蛋,這款 Pisen 智能充電暖手寶,不單是暖手蛋,更是外置電池,一物兩用!
Pisen 智能充電暖手寶得到德國 Red Dot 2015 設計大獎,只要按一按機身的「Hot」,外殼金屬部分就會開始發熱,大約 2 分鐘時間,暖手寶就會升溫至大約 50 度,暖手又得、放入大衣內袋為身體保溫亦得。
內置智能感應,一旦發熱溫度超過 50 度,就會停止發熱,十分安全。而內置電池為 7500 mAh,可以發熱約 5 小時,足夠一般戶外使用。
而機身上備有一個 USB 插口,輸出電力為 2A,可為手機、平板電腦充電。Pisen 智能充電暖手寶有香檳金、白銀、粉紅、粉藍四色選擇,怕凍男女總能選到適合自己的顏色!
此產品提供 香檳金、白銀、粉紅及粉藍四種顏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 HisTrend.HK 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