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New MacBook 推出以來,蘋果就開始大砍自家電腦的連接介面,從 New MacBook 令人髮指的「一個」USB Type-C 插座(還身兼電腦充電孔)開始,再到 MacBook Pro 的四個 Type-C 插頭(同樣身兼電腦充電孔),看起來蘋果就是要強迫大家接受電腦只有一種接口的事實啊!
可是蘋果還有種接頭叫做 ThunderBolt,這個跟 USB 插頭不一樣的玩意如今卻長得跟 USB 相同...這也導致一些使用者買了 ThunderBolt 的轉換配件之後,才發現 MacBook 不能用(MacBook 沒有 ThunderBolt)。到底這兩種長得一樣但卻不能共通使用的接頭是怎麼一回事呢?
--
有任何蘋果相關問題都可以加我的 Line@ 問我喔!陳寗真人在線回答~
--
由蘋果與 Intel 主導的次世代多功能超高速傳輸介面:ThunderBolt
在 2011 年以前,蘋果一直採用比 USB2.0 速度快一倍的 FireWire800 作為 Mac 電腦上專業應用的連接介面,然而在 USB3.0 推出之後,FireWire 速度不僅輸給新 USB 介面,過高的周邊售價也使得 FireWire 到了該功成身退的時候。這時候 Intel 發表了利用光纖傳輸的 ThunderBolt(代號 Light Peak)介面,在展覽上被積極找尋先進高速傳輸介面的蘋果相中,兩家公司一拍即合,在 2011 年推出改用銅線的 ThunderBolt 傳輸介面,並配合蘋果採用 mini Display Port 做為插頭的「外型」。
從 2011 年開始,蘋果電腦上的視訊輸出孔 mini Display Port 便同時身兼 ThunderBolt 傳輸的功能,讓每一台蘋果電腦上的視訊輸出孔同時可以輸出影像與作為資料傳輸之用。由於 ThunderBolt 擁有被稱為「菊花鍊(Daisy Chain)」的功能設計,能一台串著一台像人體蜈蚣那樣把設備通通串在同一台機器上,因此就算 MacBook Pro 上的 ThunderBolt 孔裝了一顆外接硬碟,仍然可以在外接硬碟上另外再串接螢幕出來,最多可連續在同一個孔上串接六台裝置。
ThunderBolt 傳輸速度甫一推出就擁有 10Gbps 的傳輸速度,是當時 USB 3.0 5Gbps 的兩倍,兩年後推出的 ThunderBolt 2 更是直接翻倍達到 20Gbps,約莫是每秒最高 1.5GB/s 傳輸速度,一部 8GB FullHD 電影傳完只需要六秒左右。至此,蘋果的影視專業用戶靠著 ThunderBolt 串接大型磁碟陣列,用效能日益強大的筆電就能直接編輯重視磁碟讀取速度的 4K 高畫質影片,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必須倚賴能內接多顆硬碟組成陣列的大型桌機 Mac Pro,這也多少影響了蘋果對 Mac Pro 的態度:直接放棄原來的設計,改成那台黑色垃圾桶的不可擴充式設計。
ThunderBolt 是很好的傳輸介面:速度快、可以同時傳輸視訊與資料、可以連續串接多台機器而不須倚賴集線器 Hub,但 ThunderBolt 卻有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價格太高。ThunderBolt 周邊都需要支付高額的授權費用,導致一個簡單的硬碟外接盒都得要價七八千以上(而且價格不含硬碟),實在讓一般人難以下手購買,使得 ThunderBolt 始終停留在專業領域而無法走向一般民間使用。
目前 ThunderBolt 在一些 PC 的筆電、桌機主機板上也可看到蹤影,不過比起現在幾乎每台 Mac 都配備 ThunderBolt(只有 New MacBook 沒有),ThunderBolt 在 PC 領域上還是相對稀有的玩意。ThunderBolt 現在已推出第三代,傳輸速度高達 40Gbps,達到能支撐外接顯卡運算的傳輸速度,讓「顯卡要內接在電腦機殼中」不再是筆電擴充運算性能的限制。
新一代正反皆可插的 USB 插頭外型:USB Type-C
USB 插頭是什麼...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吧?這種插頭從多數人開始接觸電腦起,就是我們用來連接各種週邊設備、隨身碟、外接硬碟等裝置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插頭。不過 USB 插頭並不是一直都長得像我們平常見到的那種大方形插頭!實際上 USB 還有 mini-USB A/B、Micro USB 等不同形式的插頭,雖然內裡都是 USB 傳輸介面,但插頭卻有明顯不同的長相,例如 Android 手機上使用的 MicroUSB 就是 USB 插頭外型的一種。
USB 插頭一直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正反面不可共用」,摸黑盲插時常常會因為插頭拿反而插不近去,在蘋果推出正反面皆可插入的 Lightning 之後,就更加凸顯 USB 正反面不可共用的缺陷。因此 2014 時推出正反面皆可插入的 USB Type-C 插頭,長得像個扁橢圓形的插頭正反都可插入,不需要特別注意正反面問題,插進去就可開始使用。
注意!Type-C 不一定是 USB 或 ThunderBolt,要看廠商標示而定 這裡要注意一個重要觀念:USB Type-C 只是插頭外型的一種,裡面裝什麼介面並沒有限制! 很多人以為 USB Type-C 就一定是最新的 USB3.1 介面,但實際上並非如此。USB Type-C 只是這種外型的統稱,裡面到底裝的是 USB 3.0 還是其他介面都是沒有一定的。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有很多手機都改用 USB Type-C 插頭了,但傳輸速度依然很慢,也不支援快充,正是因為 Type-C 只是個外殼,並沒有強制規範裡面一定要裝什麼。 在 MacBook 與 MacBook Pro 上的 USB Type-C 具備 USB 3.1 與突破 5V 的高電壓充電功能,這插孔同時也支援原生 DisplayPort 1.2 視訊輸出,因此才能做到同一個插孔可以傳資料、可以輸出影像、還可以拿來充電等多樣化功能,這也是其他品牌電腦較難做到的一點。雖說蘋果很極端的因為 Type-C 而把其他插孔通通刪掉,不過反過來想想,這也是實現當初賈伯斯削減電腦傳輸插頭數量的期望囉~
從第三代 ThunderBolt 開始與 USB Type-C 共用插頭
在 ThunderBolt 2 上仍然是採用蘋果愛用的 mini Display Port 作為傳輸插頭介面,不過從 ThunderBolt 3 開始,蘋果與 Intel 都捨棄過時的 mini Display Port 插頭,改用正反皆可插的 USB Type-C 做為傳輸插頭。現在的 MacBook Pro 上配備四個 USB Type-C 插頭,通通都同時支援正規的 USB 傳輸、幫電腦充電、視訊輸出、以及最新的 ThunderBolt 3 傳輸,達成多種插頭合併成一個的目標,雖然看起來很機車,不過長久來看卻是節省空間的好辦法:以前一種插頭就要佔據一個空間,現在一個插頭卻能做多種功能,就不需要為了少用的插頭而平白佔據空間了。
不過 Mac 上的 Type-C 插頭卻不全然都有 ThunderBolt 功能喔!目前只有 MacBook Pro、新 iMac/iMac Pro 上的 Type-C 插頭具備 ThunderBolt 傳輸功能,在 New MacBook 12 吋上的 Type-C 仍只有 USB/視訊/充電功能,購買配件時請務必特別注意是否只有支援 ThunderBolt,否則你買的配件很有可能會無法在 MacBook 上使用!
目前雖然 MacBook Pro 等電腦都是 USB 與 ThunderBolt 插頭共用,但在週邊設備上卻多是 ThunderBolt 配備無法兼容 USB 的情況,例如上圖的 ThunderBolt 3 硬碟外接盒雖然也是配備 USB Type-C 插座,但這個插座卻只有 ThunderBolt 功能而不具備 USB 傳輸,因此就只有 MacBook Pro 等支援 ThunderBolt 的電腦可用,New MacBook 就無法使用囉~
--
要是因為覺得簡單就不教,那要是真的不會用怎麼辦呢?
所有關於蘋果的問題都到「陳寗粉絲團」尋求解答吧!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