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說明,建造一座晶片產線約需花費100億美元,同時需要同時建造兩座才能有足夠經濟規模效益,加上從目前亞洲地區如台灣、韓國政府約補助40%比例資金來看,歐洲政府至少也需要提出相同補助規模才有足夠競爭力,意味同時建造兩座晶片產線情況下,至少要有80億美元補助,才足夠吸引Intel於歐洲境內擴大設廠。
呼籲歐洲政府增加投資補助金額
日前宣布推動IDM 2.0發展策略,Intel目前已經確定會在以色列額外投資6億美元擴展研發業務,同時也將投資100億美元建造全新晶片產線,另外也透露希望能在歐洲更多地方建廠,但前提是歐洲政府必須協助投資。同時,Intel稍早也確定將擴大位於新墨西哥州里約蘭丘 (Rio Rancho)的產線規模,藉此增加美國境內晶片產能。
Intel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近期造訪歐洲各地時,透露將以4億美元經費擴大位於耶路撒冷的Mobileye自駕車事業群總部,並且使其轉型為研發園區,另外也將斥資2億美元於以色列海法 (Haifa)打造名為「IDC12」的研發中心。
在2019年時,以色列政府證實將以10億美元資金補助Intel建造價值達110億美元的晶片產線,而Intel稍早也確認已經投入第一階段建廠作業流程,投資規模也達100億美元規模。
目前Intel已經藉由位於以色列迦特鎮 (Kiryat Gat)的「Fab 28」晶片產線製作10nm製程處理器產品。而先前除了在2017年以150億美元收購Mobileye,2019年也透過20億美元收購人工智慧晶片業者Habana,另外也在2020年以10億美元收購智慧運輸服務新創業者Moovit,使得Intel成為以色列大規模投資業者。
擴大歐洲地區建廠前提:在地政府也必須提供足夠補助
此次造訪歐洲,Pat Gelsinger也透露將持續擴大投資歐洲市場,但前提是歐洲政府也必須協助提供足夠投資金額。
依照Pat Gelsinger說明,建造一座晶片產線約需花費100億美元,同時需要同時建造兩座才能有足夠經濟規模效益,加上從目前亞洲地區如台灣、韓國政府約補助40%比例資金來看,歐洲政府至少也需要提出相同補助規模才有足夠競爭力,意味同時建造兩座晶片產線情況下,至少要有80億美元補助,才足夠吸引Intel於歐洲境內擴大設廠。
同時,Pat Gelsinger也說明目前晶片供貨短缺現象可能還會持續多年,其中包含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其中更因為全球多達80%比例晶片是在亞洲地區生產,更有多達70%比例向歐美市場提供,因此在此波疫情影響之下,造成輸出至歐洲、美國地區的晶片嚴重不足。
同樣擴大美國境內產線
而日前提出IDM 2.0政策,Intel強調旗下晶片產品採自行設計、生產模式,因此不受近期晶片供貨短缺影響,甚至能以空閒產線協助他廠代工生產晶片。在近期宣布擴廠計畫中,Intel也表示將提高自身晶片產能,同時也計畫藉由協助他廠代工增加更多營收機會。
其中,除了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斥資高達200億美元資金建造兩座全新晶片產線,稍早也確定將投資擴大位於新墨西哥州里約蘭丘的產線規模,藉此提高美國境內晶片產能。
至於在先進製程推進部分,Intel除了強調會持續精進自身製程技術,同時也將與外部代工資源如台積電、三星、GlobalFoundries擴大合作,藉此讓旗下產品技術能符合市場需求。
Intel』s newest factory, Fab 42, became fully operational in 2020 on the company』s Ocotillo campus in Chandler, Arizona. Fab 42 produces microprocessors using the company』s 10nm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 March 2021, Intel announced a $20 billion investment to build out two new factories (or 「fabs」) on the Ocotillo campus. The company expects to beg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is year. (Credit: Intel Corporation)
9 則回應
一個企業都能命令國家了!
一個企業都能命令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