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跑分更著重日用體驗,搭載自研 Tensor 處理器的 Google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動手玩

2021.11.03 06:34PM

Google 新一代旗艦手機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已經在 10 月底正式推出, Pixel 6 系列的賣點除了使用全新外型設計與相機模組設計外,也是第一款採用 Google 自研處理器 Google Tensor 的 Google 旗艦機,象徵 Google 在自有品牌硬體將有更深度的著墨,在早先也取得這兩款機型進行體驗。

以經典撞色配色結合獨特鏡頭模組的色塊設計語言

▲顯著的撞色設計令人想到 Pixel 3 前的設計,但又融合全新的元素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的機背設計完全跳脫 Pixel 4 與 Pixel 5 世代的設計,雖然呈現的方式不同,但撞色色塊反而令人回想到 Pixel 3 與 Pixel 2 ;Pixel 6 系列最識別性的地方莫過於類似高原般突起的相機模組,並自此將機背切割為三等份,且上、下皆採用撞色色系,縱使是看似相近的白色或是黑色配色,亦是以飽和度不同的色系組成。

照片中包含了功能手機、電子配件、功能手機、電子產品、手機

▲細看就會發現鏡頭模組區塊是以鏡頭模組搭配左右兩塊組件拼湊,才會產生貌似鏡頭貼了保護貼的錯覺

無論是 Pixel 6 或是 Pixel 6 Pro ,皆在機背採用亮面玻璃材質,畢竟這也是當前為了具備大量通訊天線、無線充電技術等技術除了使用塑料外的另一種主流選擇;其中突起的相機模組乍看下很像是貼了一張保護貼,不過細看就會發現遠看宛如一體的黑色調狀實際上是自機身邊框延展出凹槽後,在裡面置入三大片的外觀件,而鏡頭模組外的保護玻璃與側邊兩塊組件的縫隙就產生類似保護貼的錯覺。

照片中提到了4:47 G、4:47 G Mゃ .、10月28日週四,跟Chromebook、Chromebook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移動設備、功能手機、電話、蜂窩網絡

▲左為 Pixel 6 、右為 Pixel 6 Pro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的螢幕分別為 Android 旗艦機相當主流的 6.4 吋與 6.7 吋,其中 Pixel 6 採用 FullHD+ 的 90Hz 開孔螢幕,而 Pixel 6 Pro 則為 3D 曲面玻璃 WQHD 的 120 Hz 開孔螢幕。另外此次 Pixel 6 系列終於不再堅持傳統電容指紋辨識,改為目前主流的螢幕下指紋辨識,故機背就不像前幾代留有指紋辨識器用的圓孔。

照片中提到了日週四,跟ubi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電腦硬件、顯示裝置、上網本

▲ Pixel 6 為 2.5D 玻璃搭配消光黑的鋁合金邊框

照片中提到了4:47 G、10月28日 週四、24°C,包含了功能手機、電子配件、功能手機、手機、蜂窩網絡

▲ Pixel 6 Pro 為 3D 玻璃搭配與機身同色系的亮面不鏽鋼邊框

照片中提到了19 L,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功能手機、電子產品、手機

▲左為 Pixel 6 、右為 Pixel 6 Pro

其中 Pixel 6 的邊框採用鋁合金材質搭配黑色消光處理,整體氛圍比較接近 Pixel 4 設計一些,由於圓潤邊框的關係使得視覺上螢幕邊框比實際略粗; Pixel 6 Pro 則為與機身色同色系處理的亮面鋁合金,同時藉由 3D 曲面螢幕將邊緣以微傾斜埋入邊框,使手機正面更像無邊框設計。無論 Pixel 6 或是 Pixel 6 Pro ,皆於右邊按鍵處帶有凹槽,使手指可更明確感觸是音量或是電源鍵。

自研處理器開創 Pixel 新章節

照片中提到了10:49 G $ M ►、Dl CPU-Z、SOC,跟對抗性有關,包含了手臂皮層、屏幕截圖、計算機程序、多媒體、線

▲ CPU 群組使用較特殊的 2+2+4 而非主流的 1+3+4

Google 在 2020 年所推出的旗艦機 Pixel 5 跌破外界眼鏡,僅使用與中階機種 Pixel 4a 5G 相同的 Snapdragon 765G 平台,同時也使用相對主流更小的螢幕尺寸,嚴格來說只能算是一款規格較高、外型質感較好的 Pixel 4a 5G ,不過從後續消費者的反應,顯示撇開規格不談,這款非典型旗艦機的日常體驗仍受到好評。

雖然 Google 並未明言何時開始自研處理器計畫,不過筆者從 Google Pixel 的發展歷史, Pixel 2 即具備與 Intel 合作、稱為 Pixel Visual Core 的影像處理器,透過獨立的影像加速處理技術使其具備更豐富的拍照功能;而在 Pixel 3 、 Pixel 4 與 Pixel 5 , Google 則改以高通的 AIE 提供的 AI 技術,透過異構方式實現 Google 希冀的各類 AI 加速應用,畢竟相較僅能使用在影像處理器的 Pixel Visual Core ,基於異構的 AI 加速能夠應用在更廣泛的使用體驗。

作為 Google Tensor 處理器最關鍵的技術其實已經反映在名稱上,即是針對 Google 自豪的 TensorFlow AI 語法進行最佳化的設計,雖然 Google Tensor 不像蘋果在 A 系列有大量自定義的架構設計,是在既有的 Arm CPU 與 GPU IP 組合搭配自研的 TPU 推論加速技術構成,不過 Google Tensor 的設計理念仍與主流的旗艦處理器不同。

為體驗最佳化的獨特 Tensor 架構

▲ Tensor 的 GPU 為 Mali-G78 ,據稱為 MP20 配置

從 app 軟體提供的資訊,可以看到 Google Tensor 的架構組合相當獨特,布局介於 Exynos 990 與 Exynos 2100 之間, CPU 以雙核 Coerta-X1 搭配上一世代的雙核 Cortex-A76 ,輔以四核心 Cortex-A55 構成,而 GPU 部分則採用 Mali-G78 ,國外訪談透露 Tensor 使用較 Exynos 2100 的 MP14 更多的 MP20 設計。

Google 在 Tensor 的布局理念是以 Google 所規劃的 Android 架構特性與當代異構運算分工特性而來,不同於目前為了跑分而採用單一高時脈 Cortex-X1 的主流旗艦處理器配置, Google Tensor 採用時脈相對較低的雙核 Cortex-X1 負責設備在日常使用的中等負載應用,希望將這類應用以兩個具備強大效能的核心加速處理,至於更複雜的 AI 應用則由異構方式以 CPU 、 GPU 與 TPU 三者協作完成。

照片中提到了1:16 G 3 M > •、Wild Life Extreme、Stress Test,包含了移動電話、華碩 ROG 手機 5、華碩、像素5、6000MAH

照片中提到了1:17 G $ M >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COmpare 1name Tates TTo tIne Dest aiIu worst iOups,包含了圖、華碩、華碩 ROG 手機 5、熱、溫度

照片中提到了10:54 G M gB >、Benchmark Results、RESULT,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紙

照片中提到了11:50、Benchmark Results、RESULT,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紙

▲ Pixel 6 Pro 的測試成績

Google 在針對外媒的架構訪談提到 Tensor 的核心配置是為了應用最佳化而非跑分,故筆者以自身對 Arm 架構的理解,選擇 Cortex-A76 而非新一代 Cortex-A78 很可能是為了晶圓面積,畢竟 Cortex-A78 雖比 Cortex-A76 提升不少性能,卻也具備更大的晶圓面積,但 Tensor 已經具備比常規同級處理器多了一核的 Cortex-X1 ,且依照架構分配在日常使用影響的層面也不算高。

照片中提到了10:54 G AM、Benchmark Results、RESULT,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11:31 G A M •、Benchmark Results、RESULT,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11:50 G A M 8 •、Benchmark Results、RESULT,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高水平测试、Aztec Ruins OpenGL (High Tier)、ES 3.1 | Mali-G78 | 2282 x 1038,包含了媒體、線、屏幕截圖、字形、媒體

照片中提到了11:12 G $ M O、Wild Life、Google Pixel 6,包含了華碩 ZenFone 8、像素5、華碩 ZenFone 8、華碩、手機

照片中提到了11:13 G $ M O、Wild Life、92%,包含了文獻、三星Galaxy A52、真我GT 5G、像素5、索尼Xperia 1 III

照片中提到了12:46 G $ M O、Wild Life Stress Test、Google Pixel 6,包含了像素5、像素5、Moto G 5G Plus、手機、摩托G8

照片中提到了1:16 G $ M O、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Compare frame rates from the best and worst loops,包含了角度、華碩、華碩 ROG 手機 5、圖、熱

照片中提到了10:06 G M > A、Wild Life Extreme、Stress Test,包含了像素5、像素5、華碩 ROG 手機 5、華碩、華碩 ZenFone 8

照片中提到了10:06 G M > A、Wild Life Extreme Stress Test、Compare frame rates from the best and worst loops,包含了角度、華碩、華碩 ROG 手機 5、熱、溫度

▲ Pixel 6 的跑分

雖然 Google 把機型分為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不過並未如蘋果在 iPhone 13 與 iPhone 13 Pro 使用稍微不同的版本,兩款機型使用的 Google Tensor 原則上相同,僅因機身結構在持續性效能測試會有些許差異;值得觀察的是 Google Tensor 的 CPU 受限 Cortex-X1 核時脈設定相對較低, CPU 的跑分測試大概介於 Snapdragon 865 與 Snapdragon 888 之間。

不過從筆者實際測試狀況,雖然 Google Tensor 以日常使用而言極具效率,但比起 Exynos 2100 更多的 GPU 卻也會在特定情形造成雙面刃,主要是會使用到較多圖型資源的 AAA 級手遊時,雖然更多核的 Cortex-G78 有助提升遊戲幀率,但畢竟在手機有限的散熱架構之下,也不利長時間使用的手機發熱,從重度手遊玩家的角度考量, Pixel 6 系列的發熱狀況恐怕也是較為尷尬的地方。

續航力中規中矩, 30W 充電較挑充電器

照片中包含了手機、手機、電子配件、移動設備、移動電話

▲雖然主打相容 USB PD 3.0 充電器 30W 規範,但搭配第三方充電器有時會限制在 20W

照片中提到了1:32 G M 8 >、螢幕、字型大小,包含了屏幕截圖、像素5、谷歌、電池、屏幕截圖

▲流暢顯示會使續航力受到影響

Pixel 6 搭配 4,600mAh 的電池,而 Pixel 6 Pro 則為 5,000 mAh 的電池,在市場上與這兩款機型相近尺寸螢幕的機型算是中規中矩,由於處理器設定相同,理論上電池較大的 Pixel 6 Pro 會有略好的待機時間,不過回到實際使用時,兩者的螢幕特性也反應在續航力上,尤其解析度較高、螢幕較大的 Pixel 6 Pro 的日常使用續航力反而是低於 Pixel 6 的。

▲ Pixel 6 Pro 在 120Hz 之下的續航力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10:44 G B M ►、(* SCORE DETAILS、工作3.0电池使用寿命0,包含了pcmark 紅米 Note 5、三星Galaxy A52、像素5、小米Redmi注意、小米米11

▲ Pixel 6 Pro 在 60Hz 模式下的續航力

以 PCMark 的續航力測試為基準,亮度皆設定在恆定 80% 亮度,僅有 FullHD+ 的 Pixel 6 在啟用 90Hz 下仍有達 11 小時的續航力,改為 60Hz 後測試三次皆因不明原因中斷,但理論上應該會更高一些;至於具備 WQHD 120Hz 的 Pixel 6 Pro 若開啟 120Hz 僅有 8 小時推估續航力,關閉後延長為 10 小時。這樣的數據也反應高解析度與較大的螢幕對於 Pixel 6 Pro 的續航力是硬傷。

照片中提到了11:21 G M る>、以 ロ、( SCORE DETAILS,包含了三星Galaxy、三星Galaxy A52、三星Galaxy S10 Lite、三星Galaxy S20、三星Galaxy S9

▲ Pixel 6 流暢模式續航力,但關閉流暢模式後連續四次都無故在一半自動關閉應用

此外,雖然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強調具備依循 USB PD 3.0 ( PPS ) 規範的 30W 快速充電,不過實際搭配部分多功能且兼具 USB PD 相容的充電器(如市售的 65W GaN 充電器),則經常僅有提供 20W 充電,雖然 20W 充電速度也不算太慢,但若希冀能以 30W 最大速度充電的消費者,恐怕選擇 Google 同步發行的 30W 充電器是最不需擔心相容性的。 

乾淨清爽的原生 Android 12 介面

▲圖標較 Android 11 加大不少

▲雖然不是電競手機不過仍可在系統設定中找到遊戲用的強化與勿擾模式

作為 Google 自有機種, Pixel 6 出貨就已經預先安裝 Android 12 ,雖然未來其它 Android 陣營機種也會原生或是透過升級具備 Android 12 ,但 Pixel 相較其它 Android 手機品牌最大的優點就是純淨,這裡指的純淨不光只是系統介面的純淨,也包括開機後的預載軟體配置。

▲沒有被預載遊戲或是服務軟體就是清爽

現在其它 Android 品牌或多或少會加入一些並非 Android 系統原生的第三方應用程式,有些可後續移除,有些僅能隱藏,這些應用程式有些可能一輩子也不會使用,但又佔據手機的儲存空間,能移除掉的當然沒太大問題,只是多了一個手動移除的過程,不過一些移除不掉的預載軟體、尤其是遊戲類就變成莫名佔據手機空間的累贅。

▲ Material You 強調會分析桌布的色彩並推薦合適的文字顏色

回到 Android 12 的介面設計採用名為 Material You 的設計,相較 Android 11 最顯著的變化莫過於重新調整的各式功能選單,舉凡自可自動偵測桌布色彩提供參考配色的貼心功能,圖標與工具列的大型化設計,較 Android 11 的使用體驗更為人性化;現在至少從一般人的使用體驗,歷經多代更迭的 Google 原生介面已經跳脫原本技術開發者導向的冰冷。

照片中提到了10月31日週日、10:47、僅可撥打緊急電話,包含了屏幕截圖、像素5、谷歌、谷歌、安卓系統

▲預設的電源功能觸發為音量 + 搭配電源鍵

Pixel 6 的 Android 12 當前介面在設計上與一般 Android 預設較不同的是長按電源鍵的預設功能改為啟用 Google Assistant ,除了從下拉選單可叫出電源鍵以外,預設由電源搭配音量 + 開啟電源項目,較少使用 Google Assistant 的使用者仍可從「系統」的「手勢」底下的欄位取消長按啟動 Google Assistant 。

全新升級的相機模組與硬體帶來經驗的軟體定義相機

▲ Pixel 6 為廣角搭配超廣角雙相機

▲ Pixel 6 Pro 多了 4x 的潛望長焦模組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移動電話、電子產品、產品設計

▲左為 Pixel 6 Pro ,右為 Pixel 6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皆採用全新升級的相機模組, Pixel 6 系列主相機採用三星 ISOCELL GN1 元件,是一張 50MP 的 1/1.31 吋元件,並配有 f/1.85 的光圈,另外超廣角則為 12MP f2.2 114 度, Pixel 6 再額外多一顆潛望長焦光學結構的 48MP 1/1.2 吋 4 倍光學變焦元件,這也意味著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扣除 4 倍光學長焦以外的拍攝體驗皆相同。另外三顆鏡頭也皆支援超級夜景模式。

照片中提到了.7、1x、2,包含了烘烤、烘烤、味道

▲ Pixel 6 才有 4 倍焦段項目,兩款手機的 2 倍焦段皆是由主鏡頭進行處理而來

在使用 4 倍長焦時, Pixel 6 Pro 會在特定情況下於切換的瞬間有畫面的閃動,這是由於 Pixel 6 Pro 的 4 倍長焦技術屬於混合長焦,簡單的說就是 Pixel 6 會在偵測環境光線條件後,自動在光圈較大但為數位裁切的主鏡頭以及元件與光圈皆較小但具備畫素合併的長焦之間切換。

照片中包含了膳食、美國中餐、中國菜、素食料理、小菜

照片中提到了HONA、719,跟湯普森高中有關,包含了汽車、摩托車、汽車、摩托車配件、輪

照片中包含了枝條、枝條、廠、特寫、科學

照片中包含了杯子、里斯特雷托、古巴濃縮咖啡、咖啡、美國咖啡

照片中包含了植被、雨林、天篷走道、生物群系、植被

照片中提到了NE,包含了書櫃、書櫃、架、室內設計、公共圖書館

照片中提到了DEMOH、Victor、o fo,包含了戰勝他主人的聲音、Les Cordes en Nylon D'ukulélé de Rechange 8 件夏威夷四弦吉他派對 68 厘米、立體聲聲音、電子產品、無線電

照片目前沒有任何適合的說明

照片中包含了胡同、房地產、走道、共管公寓、樹

照片中提到了售、LEE、0931-535,跟紐約動物園、赫斯基能源有關,包含了車道、人行道、行人、鎮、正面

照片中提到了TANG,包含了喝

照片中包含了發動機、摩托車、汽車、發動機、車輛設計師

照片中提到了HON,跟本田有關,包含了本田動力、排氣系統、本田汽車公司、摩托車、發動機

照片中提到了TaiperWoll,包含了蕎麥麵、蕎麥麵、沖繩蕎麥麵、拉麵、巴古特

照片中包含了向日葵、花藝設計、設計、黃色

照片中提到了林/時代、s316-9921O198、他,跟辛迪加銀行有關,包含了汽車、街、汽車、都市區、屋

照片中包含了花盆、家具類

照片中提到了UNDE,包含了花瓶、枝條、室內植物、樹、花

照片中包含了表、/ m / 083vt、室內設計、椅子、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地板、角度、地板、經度:0MWC、幾何

照片中提到了NDA 3651、PE,包含了大車、CARTM回收

照片中提到了m 100、209,包含了餐飲、炊具和烤盤、烘烤、成分

▲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拍攝的樣張

拜搭載自研 Google Tensor 所賜, Pixel 6 系列不僅在 AI 演算性能有所提升,更是為了 Google 所撰寫的影像處理技術最佳化的架構,故 Pixel 6 除了延續 Pixel 系列的 AI 軟體定義相機功能以外,也加入多項僅限 Pixel 6 才能使用的新技術,包括 Magic Eraser 、 Face Unblur 以及 Motion Mode 。

照片中跟波士頓披薩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人的、人類行為、街

▲ Pixel 6 的人像照片

照片中提到了11:24 G M ► A、重設、完成,包含了屏幕截圖、靜物攝影、靜物、攝影、炊具和烤盤

▲使用 Magic Erace 試圖消除右後方抹布

照片中提到了11:24 G M ► A、209、完成,包含了炊具和烤盤、炊具和烤盤

▲由於背景比較複雜,稍微後有點不自然

 

 

Magic Eraser 是屬於後製功能的一種,拜影像分析與影像仿製技術,能夠將拍攝照片當中不必要的元素透過 AI 方式消除,例如拍攝獨照時後方忽然闖入的過客,或是拍攝風景照不慎把別人遺留的垃圾拍入,在拍攝照片後即可使用此功能消除不必要的元素,不過畢竟是屬於 AI 仿製技術的一種,故消除的元素過大以及要仿製的區塊特色較複雜(例如較高的草堆、樹林)仍會有比較明顯的不自然,但足以去除大景當中的一些多於小物件。

照片中提到了林時代、三村、3316-9921010,包含了車道、運輸、緊湊型車、交通、車道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運輸、汽車、令人愉快的、街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運輸、交通、行人

▲處理前的照片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交通、路、路面

照片中包含了汽車、汽車、街、市場m *、市

照片中包含了都市區、汽車、運輸、交通、行人

▲處理後的照片

至於 Motion Mode 也是屬於仿製技術的一種,藉由連續多張拍攝的方式結合自動後製技術,不須使用腳架進行長時間曝光或是多張疊合,即可使用手持拍攝的照片產生婉若長時間曝光的效果,其原理是透過捕捉畫面中連續移動的物體,在經由 AI 分析與仿製後,透過後製產生物體高速移動的效果,能夠表現出人物快速跑步、車輛的光軌以及水流等效果,若是結合人像攝影,被拍攝者也不用長時間維持相同動作。

而 Face Unblur 筆者就沒辦法示範了,僅在這裡講述其原理,這項功能是為了維持拍攝移動中的人物的人臉清晰度,在此模式中會同步使用超廣角與廣角鏡頭進行影像捕捉,並透過 AI 影像組合與演算的方式,使人物維持躍動感但同時又保有清晰的人臉。

照片中提到了.7、1x、動態,包含了屏幕截圖、燈具、產品設計、光、設計

▲選定焦點後可以調整白平衡

照片中提到了冷,跟奧克蘭田徑、部落裝備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街、藍色、娛樂

▲透過選定焦點後能夠在畫面快速改變色溫

雖然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不具備專業手動模式,不過對於不追求完整手動功能的攝影玩家, Pixel 6 仍在相機介面提供一項筆者覺得相當重要的功能,即是快速的自訂色溫;當在畫面指定焦點後,即會出現曝光與色溫的調整列,可以因應環境光源特色手動調整希望呈現的曝光與色溫效果。

照片中提到了Karden、fardes,包含了市、公共空間、上市、屋頂、娛樂

照片中包含了窗口、/ m / 083vt、樹、室內植物、繪畫

照片中包含了動物群、玄鳳鸚鵡、愛情鳥、長尾小鸚鵡、金剛鸚鵡

照片中提到了S VO、F.、RE,包含了RCA勝利者、令人愉快的、藝術、帽子、塑像

照片中提到了SAPPORO、SAPPORO、on,跟梅西百貨有關,包含了書櫃、書櫃、架、陳列櫃、窗口

▲ Pixel 6 Pro 的長焦鏡頭表現

至於其他日常使用部分,筆者認為 Pixel 6 系列的物件辨識性能也相當快,使用長焦鏡頭之下,使用手指指定物體之後,只要物體仍停留在畫面範圍當中,幾乎多數的情況都可快速且正確的追蹤物體的位置。

另外 Pixel 6 系列自動處理的影像稱不上特別鮮豔,但很符合預期大眾看了會覺得舒服而自然的色調,這也是拜 Google 導入 Real Tone 的影像機器學習模型處理的結果, Google 強調 Real Tone 是由合作的專業攝影師提供的人像攝影作品作為訓練素材,以貼近人眼視覺的曝光與大眾喜好的自然色調為目的,結合物件景深資訊、影像辨識等在曝光、色調與飽和度進行自動化調整。

在經濟實惠或是更好的螢幕與增加長焦相機做出抉擇

在處理器相同、相機規格僅差在長焦,僅有螢幕有比較明確差距以及 Pixel 6 Pro 多了 4GB RAM 之下,相同容量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有著 8,000 元的價差,以筆者個人認為基本上就是 CP 值導向與追求更高規格的抉擇。

照片中跟Google WiFi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產品設計、移動電話、功能手機

▲ Pixel 6 在價格上延續 Pixel 5 的價位,不過硬體性能提升不少

Pixel 6 無論是價格或是產品定位皆與 Pixel 5 神似,但無論是相機技術、處理器性能還有螢幕大小都顯著提升,雖說單純論硬體規格並非同級內帳面最好看的,但有著 Google 拍胸保證的 3 年主要系統升級與 5 年安全性更新,就已經比起不確定性較多的高 C/P 值旗艦機來的明確,而且就如筆者多次重申的,與其提供多顆的相機鏡頭,不如給與筆者兩個高品質的鏡頭還來的實在,至少 Pixel 6 的兩個相機表現皆相當出色。

不過從筆者的使用習慣, Pixel 6 之於 Pixel 5 也是有可惜之處,畢竟筆者比較重視單手容易操作,但 Pixel 6 的尺寸遠比 Pixel 5 大了一號,只是畢竟當前大螢幕才是市場主流趨勢,同時對高階處理器而言也需要較大的電池容量搭配,以 Google 當前亟欲提升自有品牌硬體銷售的情況, Pixel 6 相較 Pixel 5 採用更符合普世價值的螢幕大小確實可理解,且至少仍保有與 Pixel 5 同級的 90Hz 更新率,提供順暢的螢幕滑動體驗。

照片中跟谷歌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產品設計、移動電話、功能手機

▲ Pixel 6 Pro 不僅是過去大尺寸 XL 的正統後繼機,也是歷代規格最好的 Pixel

而 Pixel 6 Pro 則是具備當代 Android 旗艦機所有的要素,但仍相對大廠品牌的同級機種平價,舉凡 WQHD 120Hz 螢幕,三鏡頭配置等等,雖然少了一些如超高畫素元件、筆電等級快充等花俏的規格,不過對著重手機拍攝效果的玩家仍展現 Google AI 技術的強大軟體定義相機效果。

照片中跟Google WiFi、綠灣包裝工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產品設計、角度、移動電話

▲對偏好小尺寸手機的族群,此次兩款 Pixel 6 皆是吃了類固醇的主流尺寸

要說這兩款機種的小缺點,筆者認為對使用度較頻繁的使用者可能發熱情況稍為明顯,另外要達到理論上的 30W 充電功率需要慎選充電器這兩點;至於外型設計就比較見仁見智,筆者認為並不難看,但也有朋友無法接受明顯凸出的鏡頭模組。以筆者個人使用習慣與需求,規格略降但功能充裕且相對便宜不少的 Pixel 6 應該是筆者比較偏好的機型,畢竟兩者的價差也幾乎快要可以買 Pixel 4a 了。

照片中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產品設計、手機、移動電話

▲ Pixel 6 具備絕佳的 CP 值,而 Pixel 6 則多了規格更高的螢幕與長焦鏡頭

對於前幾代 Pixel 系列的使用者,筆者認為 Pixel 6 系列較大的差異在於僅提供大螢幕機型,故若是偏好先前較小尺寸機型的使用者,恐怕就會是這一世代比較尷尬的地方,但若原本就是偏好 XL 系列機型, Pixel 6 與 Pixel 6 Pro 無論是性能或是相機等整體表現有顯著提升,對於死忠的 Pixel 粉絲也無非是絕佳的隔代升級選擇。

8 則回應

  • 知道天氣轉涼了,提供暖手服務以改善使用者體驗
    2021-11-07
  • 能有android 的旗艦不做曲面這個垃圾設計嗎
    2021-11-05
  • 能有android 的旗艦不做曲面這個垃圾設計嗎
    2021-11-05
  • 能有android 的旗艦不做曲面這個垃圾設計嗎
    2021-11-05
  • 分數差又如何有好體驗?
    2021-11-05
  • 我倒是覺得可以把6 跟6 Pro兩個的變焦撥出來寫一個小段落,讓大家知道有沒有望遠鏡頭到底在使用上有多大的差異,畢竟Google的數位變焦也很猛
    2021-11-04
  • 😢往事浮上了心頭
    ---
    老闆:這支手機螢幕裂開,修要多少錢。
    2021-11-04
  • Pixel系列的launcher經已不算是android原生介面…
    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