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面長出搖桿的三模電競滑鼠, ROG Chakram 無線電競滑鼠動手玩

2022.04.08 12:45PM
照片中提到了reddot winner 2020、il、DESIGN,跟ROG電話、足球昆士蘭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車輛設計師、設計

雖然多數人對滑鼠的印象就是有著左右鍵、滾輪,最多加上側邊上下頁的按鍵,然而隨著電競成為市場趨勢,滑鼠也因應各種遊戲類型逐步進化與特化,從一開始的高取樣率、鼠貼的磨擦係數,一直到因應遊戲類型操作需求的追加按鍵配置等,雖然針對幾項熱門遊戲類型的電競滑鼠逐漸有大致的風格,不過華碩近期推出的 FPS 電競滑鼠 ROG Chakram 仍舊有著新意。

照片中跟拉米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車輛設計師

▲ Chakram 是搭載有線、 2.4Ghz 與藍牙三模的 RGB 電競滑鼠

照片中提到了ELE,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設計

▲盒裝配件,包括收納包、傳輸線、 2.4GHz 收發器等

照片中提到了OKO REPUBLIC OF GAMERS、ROG、JOIN THE REPUBLIC,跟華碩、韋爾托茲有關,包含了雪佛蘭、潔具雪佛蘭公司,INC。、雪佛蘭、汽車、雪佛蘭汽車

▲還有一張 ROG 潮流貼紙

華碩自推出第一世代的 Gladius 電競滑鼠之後在電競滑鼠領域打響名氣,不光只是自市場經典借鏡的人體工學設計手感,將以往滑鼠最容易耗損的微動開關改為模組設計,不僅使玩家手中的 ROG 滑鼠在微動開關壽命到期時能夠輕鬆替換,亦使對手感有要求的玩家能夠更換自己修手感的微動開關;能夠替換微動開關也成為後來 ROG 電競滑鼠標配設計,同時也持續針對拆解滑鼠外殼的流程持續加以簡化。

照片中跟EGADE商學院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硬件、電腦鼠標、周邊設備

▲左右鍵採用右手操作的不對稱設計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車輛設計師

▲採用 USB Type-C 充電以及連接有線模式

ROG Chakram 採用華碩新一代電競滑鼠的設計風格,設計結構為右手操作的不對稱設計,左右鍵為左長右短設計,上半部材質以微透的霧黑色構成,後方腹部的電競之眼自底部穿透上蓋呈現微微散開的效果,與滾輪以及左右鍵下方的透光處形成 Aura Sync 光效,前端可轉化為有線模式用的充電孔為 USB Type-C 介面,同時未有凹槽設計,可相容各類的第三方 USB Type-C 充電線。

照片中提到了PAIR、REPUBLIC OF、GAMERS,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子配件、電腦鼠標、產品設計

▲三大片鼠貼搭配感測器區塊強化,右下角貼紙處為 Qi 無線充電感測區

翻到 ROG Chakram 的底部,即可看到大面積的鼠貼配置,以頂部、左下角與右側構成三角配置,另外包括連接模式切換、無線配對與 DPI 切換鍵皆位於底部,將 DPI 鍵配置在底部雖然相較位於滾輪後方無法直接切換,不過亦可避免在遊戲中誤觸 DPI 鍵的問題;直接按壓 DPI 鍵會在四段預設值進行切換,按住 DPI 鍵搭配滾輪則可進行微調。

照片中包含了光、摩托車、光、汽車、車輛設計師

▲由滾輪後方向後即可掀開鼠腹上蓋

照片中提到了RE,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設計

▲左右鍵亦為磁吸模組化結構

照片中跟森海塞爾有關,包含了汽車、汽車、車輛設計師、戶外的、電腦鼠標

▲不動螺絲即可拆開到一定程度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配件、電子配件、電子產品、電腦硬件

▲預載 ROG 微動開關,模組化設計可輕鬆替換

照片中提到了0931RAE、02F-01F,包含了晶體管、電子產品、電子配件、晶體管、功放

▲盒裝附上一組日製 OMRON D2F-01F

前面有提到 ROG Chakram 在結構上進一步使使用者更容易替換微動開關,不同於早期 ROG 電競滑鼠還須使用螺絲起子拆掉底部的螺絲才可打開上蓋, ROG Chakram 採用磁吸搭配卡榫的結構,只要先將鼠腹上蓋掀開,再將使用磁吸的左右鍵模組取下,即可使用盒裝的金屬夾具把微動開關卸下, ROG Chakram 本身預載 ROG 微動開關,盒裝還提供一對日製的 OMRON 微動,使用者可比較兩者手感挑選喜好的微動。

照片中提到了apo、C1491A-ASUSDONGLEL、CCAH,跟國家鐵路有關,包含了產品設計、設計、電子產品、產品、電子機器

▲ 2.4GHz 收發器可收納於滑鼠內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產品設計、設計、電腦

▲搭配盒裝的空白飾板即可個人化鼠腹的圖案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產品設計

▲直接裝上去就是一大圈色塊...

另外,掀開上蓋後也留有 2.4GHz 收發器的收納凹槽,當要外出使用或是參加連線派對時可將收發器收納在滑鼠內,另外鼠腹的光效也藏有玄機,有著電競之眼圖騰的護蓋可輕鬆拆下,只要參考盒裝的乳白色空白銘版進行上色或是裁切遮蓋貼紙,即可將鼠腹的光效變成個人化的標誌。

照片中跟微軟公司有關,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角度、設計、塑料

▲雖為快拆模組,不過仍具備複雜的結構維持按鍵與微動的 Zero-Gap

做為一款高階電競滑鼠, ROG Chakram 縱使左右鍵採用模組化拆裝設計,在結構也仍不馬虎,機構總成仍具備樞軸按鈕結構,結合彈簧與金屬轉軸盡可能縮減按鍵上蓋與微動開關的間隙,達成 Zero Gap 的超短失利距離與快速回彈,對於確保連點時的正確觸發有相當大的幫助,可降低因為按鍵與微動間隙造成的假觸發,並提供連點的觸發一致性。

照片中包含了鈕扣、產品設計、設計、首飾、身體穿甲首飾

▲側邊搖桿三種不同類型的模組

照片中包含了身體飾品、產品設計、設計、首飾、鈷藍色

▲提供一高一矮兩種搖桿以及護蓋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緊湊型車、汽車、輸入設備、豪華車

▲搖桿模組拔下的樣子

照片中包含了光、摩托車、光、汽車照明、汽車

▲操作起來就如同遊戲控制器的類比搖桿手感

▲裝上護蓋的樣子

作為 ROG Chakram 外型設計最大特色之處莫過於左側拇指區,不同於一般電競滑鼠提供前後鍵或是宛若電話撥號的大量快捷鍵, ROG Chakram 則配有一顆香菇頭搖桿與四顆獨立按鍵,乍看下與遊戲機的搖桿搭配十字鍵非常類似,同時盒裝還有提供較低矮的搖桿模組與護蓋,能依照手感替換高、矮模組或是封印功能。

ROG Chakram 的搖桿支援兩種模式,包括類比模式、數位模式,類比模式將會模擬遊戲控制器的類比搖桿特性,具備自由移動角度模式,適合用於移動模式較複雜的遊戲如飛行模擬、賽車或是控制角色移動;數位模式則是將搖桿視為 4 方向獨立鍵,可作為對應快捷功能,搭配原本側邊的四鍵等同在 ROG Chakram 的側面有 8 個可用的快捷鍵位。

照片中跟瓦爾帕達納有關,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產品設計

▲ Chakram 為 NVIDIA Reflex 技術認證低延遲、高同步滑鼠

基本規格方面, ROG Chakram 具有最高 16,000dpi 、 40g 加速力與 400 IPS 的光學引擎,並提供藍牙低功耗( 藍牙 LE )、 2.4GHz 與有線三種模式,在 2.4GHz 與有線模式可提供 1,000Hz 的輪尋率,另外關閉燈效最高可達 79 小時遊戲時間,並支援 USB Type-C 快充與 Qi 無線充電(感應區位於底側偏右下角);同時 ROG Chakram 也是通過 NVIDIA Reflex 技術認證的滑鼠,對追求高度觸發與畫面低延遲同步的高預算玩家也是該列入搭配選擇的電競滑鼠之一。
 

照片中提到了Armoury Crate、口、OFF,跟ROG電話有關,包含了光、計算機鍵盤、華碩ROG Delta、電腦鼠標、華碩

照片中提到了Armoury Crate、口、OFF,跟蘋果2有關,包含了邏輯學家羅格、電腦鼠標、華碩 ROG STRIX GO、華碩ROG Delta、華碩

照片中提到了Armoury Crate、口 X、Dashboard,包含了光、計算機程序、多媒體、光、屏幕截圖

▲軟體介面設計

軟體控制介面則需透過華碩產品自主機板至電競周邊統一的 ARMOURY II 進行設定,可在產品頁面進行包括光效、按鍵定義、性能調整、滑鼠墊表面材質校準等,此外若搭配的滑鼠墊是 ROG 產品,表面材質校正也有提供多款近期推出的 ROG 滑鼠墊的預校正參數,能夠省卻手動進行校正的程序。

▲握持手感有點像是以拇指與小指夾住一整盒的撲克牌

或許是定位在以 FPS 類型為主的產品特性, ROG Chakram 握持手感相對經典款 Gladius 來的緊繃,握持的肌肉手感令筆者想到握著一整盒撲克牌,拇指與小指直接緊夾 ROG Chakram 兩側,此類型的握持方式搭配 ROG Chakram 具一定阻力的鼠貼能提供精準的移動,不過對手掌肌肉的壓力也較高,若非處在遊戲的亢奮下,例如日常文書使用,不免覺得肌肉容易疲勞。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車輛設計師

▲側邊控制器提供更多的想像與發揮空間,不過需要適應獨特的邏輯

至於側邊搖桿的手感筆者認為有點接近拇指軌跡球的操作觸感,筆者個人偏好搭配原本較長的搖桿模組使用,在進行多方向移動相當的流暢,不過若是在 FPS 或是 RTS 類型遊戲作為操作遊戲中角色的精確移動需要一點時間適應,畢竟等同右手同時要以拇指進行角色移動與使用手腕進行畫面/準心移動,若使用一般的遊戲搖桿則是個別分配給左、右手進行。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周邊設備、車輛設計師

▲前後鍵被上下鍵隔開,與一般僅有前後側鍵的滑鼠配置不同

另外, ROG Chakram 側邊上方的按鍵群也由於相較一般滑鼠的前、後鍵再多了上下鍵,其中前、後鍵被緊連的上、下鍵分開,初次使用時筆者會為了進行「下一頁」的操作誤按向上鍵,若較經常此區塊的按鍵也建議先練習並熟悉位置。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輸入設備、電腦鼠標、產品設計、周邊設備

▲概念相當創新,不過偏窄身的握持手感則比較針對特定遊戲使用

筆者認為, ROG Chakram 的概念是相當有趣的,透過側邊新增搖桿設計能夠作為方向控制或多出四顆功能鍵使用,不過 ROG Chakram 偏窄身的握持姿勢的設定與筆者一般慣用的滑鼠不太相同,筆者認為在設計概念會較適合習慣窄身滑鼠或是作為純遊戲使用的滑鼠,不是適合日常與遊戲雙用的設計。

1 則回應

  • 右手不忙怎麼能騰出左手拿刀架住老闆脖子?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