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jifilm公布品牌首款數位中片幅鏡頭一體式緊湊相機GFX100 RF,沿用GFX100S II的GFX 102MP CMOS II元件與X-Processor 5引擎,但搭載為一體式結構設計的等效28mm F4沉胴光學機構,使鏡筒長度不若傳統中片幅可換鏡頭那麼凸出,但也由於機身極度緊湊並未具備機身防手振,並將機身重量控制在包含電池與記憶卡約735克的重量,與採用35mm片幅的徠卡Leica Q3幾乎相同,外型則具有Fujifilm一貫的復古外型,並採用具有類比感的操作轉盤配置與Fujifilm經典底片模擬效果。
▲GFX100 RF提供黑、銀二色(圖片來源:Fujifilm)
Fujifilm GFX100 RF將於2025年4月10日於日本上市,建議售價為83.5萬日幣,提供黑色與銀色,台灣上市資訊詳見恆昶粉絲團(畢竟已經數年沒收到恆昶的產品新聞稿了...)
▲頂部轉盤將快門速度與ISO轉盤合一(圖片來源:Fujifilm)
▲機背LCD為上下翻轉設計(圖片來源:Fujifilm)
▲在寬高比例裁切時仍可預覽完整範圍(圖片來源:Fujifilm)
Fujifilm GFX100 RF機頂採用加工鋁材質,並附贈相同材質的方形遮光罩,此外轉盤還添加可變長寬比設計,能自轉盤切換9種不同的照片長寬比,並可在觀景窗內檢視範圍之外的影像;機身搭載0.5吋576萬畫素的OLED電子觀景窗,放大倍率為0.84倍,並配有3.15吋的可傾斜翻轉觸控螢幕,同時機身具有雙SD卡槽,皆可支援UHS-II與V90規格的記憶體,電池採用與GFX100S II相同的NP-W235,約可拍攝802張照片或錄製100分鐘短片。
▲光學採用沉胴設計,最後一片鏡片已經在機身內部(圖片來源:Fujifilm)
GFX100 RF搭載Fujinon 35mm F4光學鏡頭,於中片幅的有效焦段為28mm F4,並由於中片幅特性,景深約略與35mm片幅的F2.8相當;其光學結構採用沉胴設計,將一部分光學沉入機身內部加以縮減鏡頭凸出的程度,採用8群10片鏡片、含2片非球面鏡片,配有9片圓形光圈葉片,最近對焦距離為20公分;雖為定焦光學,但GFX100 RF利用中片幅的優勢,可進行等效45mm、63mm與80mm裁切,同時也內建GFX機型有史以來最高的4級ND濾鏡。
▲採用鏡間快門(圖片來源:Fujifilm)
由於將鏡頭一體化,GFX100 RF得以採用鏡間快門,可在所有的快門速度使用閃光燈,機械快門達1/4,000秒、電子快門可達1/16,000秒速度,連拍速度為6fps;至於對焦系統為結合對比與相位的混合對焦,並支援AI主體辨識,可進行動物、鳥類、汽機車、自行車、飛機與火車等物件,針對人物則還能進一步進行臉部與眼部偵測。至於錄影則支援最高DCI 4K 30p 4:2:2,以及13階動態範圍的F-Log2格式,同時可在錄影時使用電子防手振,利用USB Type-C搭配外接SSD可支援Apple ProRes格式。
▲提供高達20種底片模擬,強調結合裁切可創造不同片幅的效果與風格(圖片來源:Fujifilm)
▲外型風格可說是放大版的X100,機身重量則與徠卡Q3幾乎相同(圖片來源:Fujifilm)
當然作為一款Fujifilm的相機產品,GFX100 RF支援高達20種底片風格模擬,標榜搭配9種寬高筆可創造出180種氛圍,強調透過中片幅的可裁切彈性,以往使用不同相機與底片獲得不同格式與色彩的時代已經結束,底片的效果也取自Fujifilm多款經典底片以色彩科學方式加以數位化,包含7款標準色彩底片(以及13款風格鮮明的經典底片風格。(不知道算不是可解釋富士會更專注在利用數位模擬類比底片效果、會進一步減少底片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