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表示行動裝置使用 Google AI 技術時不直接套用,會依裝置需求進行客製化,提升使用者體驗。
在去年的Google Next』24活動中,OPPO便說明將在其手機引入包含Gemini 1.0、Gemini 1.5人工智慧模型,而後續推出的手機產品如Find X8 Pro也確實搭載Google人工智慧技術。而在此次Google Next』25活動中,OPPO研究院院長廖勁松表示將持續與Google深度合作,並且將新技術進一步應用在日後推出的OPPO手機。
未來更多Google技術將用於OPPO日後產品
廖勁松說明,相比中國市場境內使用環境主要是與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甚至與DeepSeek合作大型自然語言模型,另外加上自行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在國際市場則是與Google、亞馬遜等業者合作雲端平台的人工智慧技術,手機端則是進一步與Google提供技術,加上自行研發人工智慧。
除了因網路環境等因素選擇與不同業者合作,廖勁松更說明會針對不同國家地區的用戶使用需求、文化差異導入不同的人工智慧技術,但在手機端的人工智慧技術會以Google Gemini為主,雲端服務背後串接人工智慧技術則會因多雲架構而有使用地區上的差異,但整體差異性不會太大。
而目前OPPO也在評估是否將當前採用模型版本升級為2.0,或是採用更新的2.5版本,另外也會研究如何將此次Google公布的Imagen 3、Veo 2等新功能應用在手機產品,藉此提升用戶手機端的使用體驗。
廖勁松預期人工智慧對於手機產品的影響,如同過往從功能手機進展到智慧型手機在使用體驗帶來巨大改變,目前的手機使用體驗也將因人工智慧大幅升級。從現在藉由人工智慧進行文字內容重點摘要、變更影像細節,或是移除路人、玻璃反光等情況,未來手機甚至能進一步成為使用者的隨身助理,並且串連更多第三方App,讓使用者能更輕易透過手機完成各類事項,甚至能讓手機變成可主動協助使用者各類事宜的「智慧體」。
即使與Google合作,依然會經過調整才會使用其技術資源
對於當前人工智慧應用發展,廖勁松認為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成本還是需要一定成本投入,但在完成訓練後的推論運作確實可以透過蒸餾、最佳化等方式讓執行成本大幅降低。
同時,廖勁松也認為目前距離通用人工智慧 (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依然很遙遠,因此最常見作法還是針對不同應用需求佈署個別專門的人工智慧模型,這也是OPPO當前著重不同人工智慧模型應用發展的原因,因為對於不同使用場景通常需要專門的人工智慧模型對應最佳處理。
而對於蒸餾、微調等處理方式,雖然確實會讓整體性能、正確率有所下降,但是換得的是更快執行反應速度,因此廖勁松認為在配合資料校正、配合OPPO自有人工智慧技術調整之下,依然能讓執行結果維持正確。
至於避免人工智慧產生幻覺的作法,廖勁松說明會透過數據最佳化、微調,搭配產品設計,避免人工智慧運作產生幻覺,即便Google在其人工智慧模型設計已經提出改善幻覺的作法,OPPO也不會因為合作關係直接取用,依然會透過相關解決方案與微調設計確保模型運作正確。
將與realme共享更多技術資源、以人工智慧維持OnePlus的「Never Settle」精神
相較vivo同樣自行投入自有人工智慧技術的作法,OPPO雖然過去與其有一定關係,但目前雙方已經成為各自獨立體系,因此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不會交叉整合,反而有更多人工智慧技術會與realme互通有無。
另一方面,目前同樣整合進OPPO體系的OnePlus (一加)品牌接下來也會以人工智慧技術加強使用體驗,而廖勁松預期配合人工智慧提供更極致的使用體驗,預期將能使OnePlus品牌能在人工智慧時代繼續維持「Never Settle」 (永不妥協)的品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