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mini 而是 Compact ! Sony Mobile 輕旗艦 Xperia Z1 Compact 動手玩

2014.02.10 03:18PM
是不是 mini 而是 Compact ! Sony Mobile 輕旗艦 Xperia Z1 Compact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Mobile 在去年藉著採用全平衡設計與防水特性的 Xperia Z 獲得不少好評,而後延續 Xperia Z 設計理念的新旗艦手機 Xperia Z1 、以及擁有 6.4 吋超大螢幕的高規格手機 Xperia Z Ultra 也將 Z 家族繼續壯大。

去年底 Sony 在日本推出一款隸屬 Z 家族的小尺寸機種 Xperia Z1f ,雖為 Z 家族的最小成員,但規格卻未明顯縮水;而後在今年的 CES , Z1f 的國際版本 Xperia Z1 Compact 正式亮相,並在農曆年後在台推出,同時也是 Sony 在台第一款 LTE 手機

跳轉開始介紹這款 Sony 的高規輕旗艦

b943833ef83545c1b16eccb2e6794493

da8019d971627ed9a94edb0aba231c97 37309febe0f35d6601dc40bac2e5617812d951d5ef49a6ce868707399b0d0c8f eddce618d8937d8d72d6a3265d6576e3

Xperia Z1 Compact 的外觀延續 Xperia Z1 的設計元素,尺寸則縮小至 4.3 吋,同樣是基於全平衡設計的造型,採用四邊金屬邊框搭配前後玻璃的設計,提示燈與機底喇叭設計與 Z1 也相當接近,記憶卡、傳輸與 SIM 卡各自有獨立的插槽,耳機孔亦具備免蓋防水設計, Z1 Compact 特別強調是採用一手可掌握的尺寸,並且與 5 吋的 Z1 營造尺寸的差異化。

c77c9c09518baadfd355eb626af652fd 80d862a92dc836f277776321fefc2d17
c96701ef04f8b486bb657592ca0beae7 a23bf67cb568935ddd8745236eef2980

Z1 Compact 共有四個顏色,與老大哥 Z1 同樣有黑、白兩種基本色,然而卻少了自 Z 後可被視為 Sony 手機識別色的紫色,但卻多了年輕化的黃色以及粉紅色,瞄準年輕族群的意味相當明顯。

1984be7d2c5f20dc27b3fdf4ca536455

Z1 的螢幕縮小至 4.3 吋,採用 IPS 面板,解析度則為 1,280 x 720 、 341ppi ,密度雖不若 Z1 的 443ppi ,不過與 Z Ultra 的 344ppi 已經相當接近,可在螢幕選項依照個人喜好調整色溫,另外電池容量降為 2,300mAh ;這兩項是 Z1 Compact 與 Z1 主規格扣持尺寸外的關鍵差異,但其它硬體規格則幾乎一致。

3965667fe53ad0c649282b0da342d246 f09f9a998776b792751532c78a3d8142

d8359861a7133afec23df9e6e95aaec0 8e3b85ae57b34f17e5a906ae99141213

6c1d7bed4b8d0a4c207c01deda36e409 f423a3cd8958e29a4d0e140a86fa8a95

519c7f888ab9cf030192fc1931b60b93 dae885f597e9c47715dfad280d82c9fc

d81f0379fee3d5260cffe2b9cabb53af 931959fcdf143e5847a3502d433ac594

4858b2b97aefffaf58eeb236d542422b f3f7c1c2fe5bc089791ab3225d0749f3

b35cb30cc78ffc3ea5629998f3d2177b

80056f888cf0440239666ba00294cab3

6a62eae4ab1a3fb314154ad9a041c494 1097c72f60136820434c4036780963b7

Z1 Compact 同樣搭載高通 2.2GHz 的 Snapdragon 800 應用處理器搭配 2GB RAM 與 16GB 內建儲存,不過此次台灣版使用的是支援 LTE 基頻的版本,等台灣 LTE 開台後就可使用 LTE 服務。由於顯示更新率上限設為 60fps ,故 GFX Bench 3.0 的效能會受到影響。

b93472fd6db046a582280746c833b10b 3b7607eb819bf15fe7fc796dfccf7871

至於系統仍是基於 Android 4.3 搭配 Sony 自家的 UI ,基本功能與 Z1 、 Z Ultra 升級至最新版本大同小異,受限於螢幕尺寸與解析度,配置略有差異。比較大的不同是 Z1 Compact 搭載 Sony 特定機種才支援的手套模式,在冬天配戴手套時可開啟此功能方便操作,不過平常未帶手套開啟此功能則會覺得觸控過於靈敏。

583b5a8de07c738ead27986012af0605

3b441ab5d9d16c8094f34dde8d86d8fd

b2e7d57ed163492030e128906432cb45

2001cbb42b67a7a1e406e8f7da5b0fee 764a6e7ba683caca02057929ac57e6bd

c4bd8bcebaa3d1c652c8e7b3c9affe27

230f75ff32a4f38237726d11d6d4b280

3fb379af60a0f480e588e34d574616bf

4a39be0cd0de7b238dce3e58946e027a

9331460088333f6c008461e6b7dc5a48

457f5f8e9dcada45543ce763b765ada1

6888c3ef9f17348936eee5bf84dda7c9

8e3e89aead11c3a8952b4aaa942df11b

cb891816db1525254001c20ca68c42af

24bcd8d0a129a1d9acf0cad1bea8b25c

70c5519b61ed4fe59e22af71fa2aaf33

6b4bd4bf111bdb9960a5b758ed6b4c3b

相機的 UI 是延續 Xperia Z1 之後的介面風格,亦可透過在模式選擇點選右上角的加號擴充更多可與 Sony 原生 app 整合的拍照 app ,目前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 app 可整合到拍照功能內。主相機與 Z1 同為 1/2.3 吋的 20.7MP BSI CMOS ,並擁有 Sony G 光學鏡片,與 Z1 同樣搭載實體快門鍵,拍照的效果如上。

a157077e16857929dfaf52232d2ad427

基本體驗與 Z1 可說是一樣的,不過尺吋的不同也得到不一樣的操作體感。到底幾吋是最適合單手?每個人的感受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答案,不過同樣以 Sony Z 家族成員, Z Ultra 肯定是第一個出局的,而 Z1 剛好是筆者單手操作的極限尺寸,至於 Z1 Compact 則是一手就能輕鬆的進行操作以及文字輸入。

Android 旗艦手機的螢幕在去年發展至 5 吋左右,後續更有不少高階機種一舉突破 5 吋,大螢幕的視覺舒適度自不用多說,不過當手機大到一個程度,單手握持就已經是個問題,而要單手操作更是不易,雖然窄邊框使某些 5 吋以上機種與 5 吋機型寬度近似,但單手操作時反而拇指下方的肉很容易誤觸螢幕。

8bae383c6375fc0703d999e90d33fb37

因此,市場上仍有許多消費者偏好一手能掌握並且輕鬆操作的尺寸,尤其在日本更為明顯, Z1 Compact 的姊妹機 Z1 f 在日本上市亦曾打敗老大哥 Z1 還有 iPhone 衝上當地銷售排行冠軍過,顯示日本消費者對於小尺寸手機有特殊的偏好。

目前不少手機品牌亦推出聲稱旗艦機精簡版的小尺寸手機,但不僅體積跟螢幕變小,連處理器、相機等硬體規格也跟著縮水,追求高規格手機的消費者只能在更大的尺寸或是較低的規格取捨,不過 Z1 Compact 的出現,也帶給消費者一種的選擇,若 Z1 Compact 在市場能夠獲得迴響,其它競爭對手應該也會跟進推出主規格不打折扣的小螢幕高階機吧?

f1f5c1203b3bc91bf8aff1b7480856c0

1 則回應

  • 螢光綠顏色也很年輕化

    20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