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雜談- 車輛保養] 居家修繕自己的愛車 居家修繕自己的愛車 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難是難在有沒有空間可以推放零件跟工具,必境車庫這種夢魅以求的空間在台灣是奢侈的,只能退而求其次,花點錢租個倉庫,偶爾車輛發生了一些小毛病還可以自行解決,可是很多人一定會問:"我又不懂車,把車弄壞了怎麼辦?",其實答案很簡單,玩壞了就花錢找人來處理,沒別的,只能說自己動手樂趣多,在自行整理修繕的過程還能加深對自己愛車的瞭解,不可不謂好處多多。 不過,有一個but 人生就是這個but ,現今車輛電腦化的程度愈來愈高,自行能涉及整理的範圍愈來愈縮限,早期的車輛需要的是機械方面的相關知道,現今的車輛則需要更多的電子/軟體方面的技能(車庫裡需要的機絲比以前又多更多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自己的老車自己修,聊聊台灣的養車環境 自己的老車自己修 台灣的養車環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這句話怎麼說呢,先說說在台灣養車好的一面。 台灣車輛密集度高,所以好的保養廠也相對的多,再加上近年網路的透明開放,車友社群的交流熱絡,車友之間總是會流通一些好去處,然後驗車費便宜,在台灣要養好一台車絕非難事,至於要把車況維持到什麼程度,那就端看車主手上的資源有多少(簡單的說就是錢錢啦XD) 一台車上萬個零件,而在台灣的汽車產業中,有著不少的職人專精在某部部份的整修,有會處理大燈組的店,也有精修引擎的店家,底盤的調整也有精於此道的車廠,甚至是更換車室內的內裝,也統統有,只要有心,其實不難找到可以對應問題的店家。 但是對於老車的養護,那就不得不 黃小華 9 年前
[車雜雜談-車輛保修] 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該選用汽車百貨所提供的保修服務? 什麼的情況下,我們該選用汽車百貨所提供的保修服務? 欸欸,先說圖不對文是因為在自己的圖床中找不到可以匹配的照片,所以先隨意挑了一張上來 XD 。 言歸正題,汽車百貨在台灣算是百家林立,在大都市的密度不算低,大多的汽車百貨都有附設車輛的保養、維修等服務,而正常的一般人大多都會問,汽車百貨的師父OK 嗎?會不會搞壞我的車?我則想用另一個角度去看汽車百貨所提供的保修服務。 一般民間保養廠通常沒有所謂的"價目表",也大多不開發票,車開了進去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這次是要開多少錢才能把車贖回來,保養廠的老闆會給我亂開維修項目嗎?剛買車不久或不熟悉汽車機械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擔憂,這時大多的車主都會想到那去汽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這世界還需要手排車嗎] 這世界還需要手排車嗎? 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一個事件就是二位海巡弟兄在惡劣的氣候下開著手排小貨車出巡邏勤務而意外身亡的新聞,再加上最近有一篇關於手排車的討論的文章,讓我想要寫寫一些心裡話。 在談論換檔型式之前 知道要完成正常開車上路這個動作有哪三件要素嗎? 注意力與五感 方向盤的控制 檔位的切換 這三件要素的組合才能完成一個正常的開車的行為,而在這三件要素裡,最會被"取代"(我說取代)的,就是"換檔"這件事。 100位駕駛,有高逹90位駕駛之於車只是一個帶他們從A點到B點的工具,若車子能動能前進,他只要專注在路況跟方向盤的控制,那麼能不能自己換檔其實對於他們並不是那麼的必要,再加上現在車用電腦愈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養車] 這是不管新車舊車都得面臨的問題 不管新車舊都都得面臨的問題 在有了車之後,所有的車主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就是車輛例行保養跟維修的事了,但往往這件事常讓新手/老手也常常失了準或心煩意亂。 這件事很煩人 這件事有多煩人呢?首先,不是每位車主對於車輛都能十足掌握,對於新手,或比較不瞭解車輛的使用者而言,車子能動就好啦,疏不知車子跟身體一樣,要動也要常保養,吃的好才會長保健康,那這類的車主要怎麼知道或掌握愛車的狀況呢?其實很簡單,只要遵守三件事: 按照車主手冊所列的保艱項目,照表抄課,不管東西有沒有壞,時間到了就按照車主手冊上所列項目去進行更換。 該裝的儀器不能少,例如:"胎壓偵測器" ,老車的話可以多加裝比較好的水溫表跟油壓表。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購車]你適合買中古車嗎? 你適合買中古車嗎? 相信不少朋友在邁入人生的新階段時,不管是成家,不管是立業,還是為了追女,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該買車嗎?該買什麼車呢?中古車還是新車? 而通常經濟不寬裕的朋友,第一個念頭就是那就買中古車就好了,可是,你適合買中古車嗎? 近日有朋友傳了幾年看似便宜的中古車資訊給我,詢問這些車輛可不可以購入,我想了想,反而整理了幾個問題反問朋友,讓朋友可以去評量己經準備好擁有人生的第一台車了嗎?有購車需求的朋友不妨參考以下評量項目: 知道十年的車輛每年需要驗車兩次嗎?雖然驗車費不貴,但有時會很煩人。 知道車輛是消耗品, 沒有東西不會壞或不需要維修的?新車跟舊車最大的差別就是在安心感, 舊車很有可能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顧車至今]中古車購入你應該要有的心裡準備XD 至今,我還沒買過任何一輛新車。 向來,我都抱著一個觀念,買二手車沒什麼不好,唯一不好的是旁人的耳語與資訊的落差。 二手車市永遠充斥著奇怪的東西(?)XD,我購車至今也不是沒有跌倒過,當然有,不過跌倒就是一種成長,對於奇怪的東西,那就用知識去對抗它,不必恐懼,錢在口袋,永遠不會咬你是吧?XD 一輛二手車購入前,首先要知道的是要買的這車,之前是怎麼被對待,若要賣這車的車主能提供之前有紀錄的保養清單當然是最好,不然至少也要問到這車之前都在哪保養,有問好歹也能知道去哪裡查,然後就可以開始約看車了。 接下來才是車身外觀的檢查與試車(能試車最好),一輛車,最怕的不是有撞過,而是沒被正確的修過,俗話說的好: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生財工具] 都市梭子-小貨車 城市梭子 - 小貨車 每一座城市,不管這城市的大小,都不會缺少一種車 - 小貨車,要說他們是城市裡的血球也不為過,小巧的車身有多種型式,箱式、平台式、鋁箱、篷式...等等都不足為奇,這種貨車大多都是採手排的設定,必竟做為生財工具的車,結構愈簡單愈好,但也讓一般人對這車有懼怕感,其實密齒比的五速手排設定在都市中並不難開,只要摸熟了離合器的接合時機點,也可以把這車開的跟自排車一樣好。 在偶然的機會下,去租了一台鈴木的馬上發小貨車,一開上路只覺得油門的位置怪怪的又不太靈敏,導致爆衝連連XD 後來上手後就覺得這小貨車挺有趣的,跟之前開的中華小貨車不同的是,鈴木貨車的檔位十分清楚明確,方向盤十分輕巧,幾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 - 有車友真好] 車輛也可以器官移植 有車友真好 在養車的過程中,加入該車系的車友社群是很不錯的事;怎麼說呢?除了交交新朋友,認識來自各行各業同款車的友人,更重要的是,這裡頭有豐富的二手零件資源。 我們都知道車子本身就是耗材,而原廠的東西都不怎麼便宜,在車友之間一定會有所謂堪用的零件部品在流通著,通常這樣的零件都不會太貴,但也別存有這種零件是完美無瑕的幻想,就是堪用。 像是車友的車撞掉了,又不打算修復時,通常都會在車友社群發出消息說,車車要拆賣,這時就是大好機會,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的車有沒有什麼缺陷需要補強或更換的,立馬去order 零件,想想,這些都是"原廠件" 哦,只要這些零件的狀況有七成好,那肯定也比所謂的社外件(副廠件) 黃小華 9 年前
[車輛雜談 - 老車迷戀] 老車迷戀 老車是一種時代文化的象徵,要瞭解一個時代的樣貌,可以從那個年代出廠的車來一窺當時的流行風格、生活樣態,這個過程有點像是在考古,但我說更像是一種對時代的保存。 我喜歡老車更勝於新車,不是新車不好,而是老車太迷人,現在的造車工藝絕對勝於60~90年代,新車不管在安全科技上,還是燃油效率、甚至是冶金技術上都比上一世紀的車來的優秀太多,不過我得大膽的說,現在的缺少的是上一世代各車廠創意無限、追求各種大膽手法造車的靈魂。 剛毅的車身線條,沒有現代車的圓潤,閃亮的鍍鉻配件,純機械的操作手感,讓人覺得-對,就才叫開車,這是老車令人著迷之處;不過在當時,車很單純,它就只是一種生財工具而己。 老車的價 黃小華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