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創業 上海 中國創業繼續熱燒 積極向台灣招募年輕創業家 位於上海的17創聯盟董事長林子凱,特別在台北舉辦「青年創想未來」座談會,會中談到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氛圍,來幫助創業者,在創業之路相對會多一些正向成長、少一點走錯路。 不只聊天,17創聯盟也跟台灣年輕創業家招手,希望參加上海金山舉辦的第三屆青年創業大賽,前兩屆吸引三千多位青年參與,還徵集超過900個創業題目,期待有更多台灣的創業者能夠前往提案。 台灣前往上海的創業題目也很有趣,例如ZETA低功耗物聯網、鹵豆自動煮麵機、Vulcan觸覺力回饋數據手套、奈米自然屋、寵愛指機、望秦精釀工坊等,目前共有30多個團隊已已經進駐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當天來賓,在台 atticus 6 年前
科技應用 Netflix 創業 20 年:如何在夕陽產業做出偉大產品? Photo Credit:Netflix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 極客公園 ,INSIDE 授權轉載 一個月前,Spotify 和 Dropbox 的上市新聞佔滿了科技板塊的頭條。創業公司的宏大願景終於要通過上市再進一步,但難以盈利的尷尬現狀,仍舊面臨著來自資本市場的質疑。這類公司沒有特別高的技術或產品壁壘,又遭遇著大公司的圍堵追殺。如何在高壓的環境中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很容易想到一個最典型的成功範例——Netflix。這家公司自 1998 年創業以來,曾深陷在夕陽產業又成功轉型,業務遇到困難時果斷求變,多次走出困局,並最終甩開了所有的圍堵追殺,開創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細數 Netflix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7 年前
人物專訪 微軟 AI 評論 科技部 陳良基 勇敢轉型與大膽創業的典範 台灣想發展 AI,要看向中國商湯與美國微軟 本文來自科技部長陳良基之 臉書專頁「陳良基的創新筆記」,INSIDE 獲同意轉載 這幾天微軟和商湯的研發主管,不約而同,都來台灣談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合作。很顯然,台灣在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究和人才培育,廣受國際的矚目和欣賞。但跟這兩家頂尖公司的接觸,也是蠻有感概! 微軟跟台灣科技命運相似,在個人電腦的超級成就,造成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當困難。幾年前大家戲稱,21 世紀初的微軟像個慢半拍又常錯失正確決策的大老。但現在的微軟,已經非常成功的轉換成為雲端和 AI 的領導廠商,是數位轉型非常成功的典範。老實說,一個大公司的轉型真是非常不容易。大家只要同理心想想,自己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7 年前
專家觀點 台灣創業者想進軍美國?或許紐約是更好選擇 你想進軍美國創業嗎?是不是把矽谷當你的首選?但對台灣人來說,去紐約或許是條更好的選擇。來自紐約的華裔創業家 Arthur,以及美國東岸租屋網 RentHop 創辦人林立群昨晚一同向台灣創業者分享了寶貴的紐約經驗。 Arthur 首先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創業歷程:他曾在 2009、2014 年各創辦了 learnbop、cognitoys 兩間新創公司。Arthur 原本是在美國中西部創立了 learnbop 這間客製化數學教育的線上課程網站,但他發現就算在美國,中西部同樣面臨人才不足,市場擴張不夠快的問題,後來看中已成世界第二大創業重鎮的紐約。 ▲來自紐約的 Arthur 曾成功創辦過兩間新創公司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7 年前
國際 《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導演謝欣志:無論我們喜不喜歡中國,先「理解」都是重要的第一步 (圖片來源為紀錄觀點粉絲專頁) 「在中國大陸經商失敗的人成千上萬,一旦成功就會是世界級。」 紀錄片《闖蕩—台商的中國創業夢》在光點華山舉行首映記者會,金鐘導演謝欣志耗時兩年遠赴中國多地,記錄台商第二代、台灣青年以及中年創業等不同典型創業家,在快速變化的廣闊市場中,追求成功的心路歷程!儘管成功的比例不到萬分之一,但他們仍堅信,自己將會是飛上枝頭的鳳凰。 謝欣志表示,台灣社會需要不帶任何標籤、價值觀及既定立場,進一步多理解中國。在他口中,雖然當時還不確定要拍什麼內容,就毅然前往了中國,但他先試著體會深圳等各城市焦躁、浮躁的氣氛,「跟著那裡的人一起焦慮著,做了很多的觀察!」 「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中國、 Knowing 7 年前
又厲害又年輕的亞洲創業者都有誰?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卡 最近,美國《福布斯(Forbes)》雜誌剛剛公布了2017年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才俊榜單 (30Under 30 Asia)。其中消費科技領域的30位大牛由滴滴出行CEO柳青和紀源資本(GGV)高級管理合夥人李宏瑋聯袂評選,壹起來看看這些上榜的又厲害又年輕的亞洲創業者吧! NO.1 Kavin Bharti Mittal hike創始人,29歲,來自印度 在Kavin Bharti Mittal回到印度之前,這位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畢業生已經成立了2家成功的創業公司:AppSpark和MoviesNow。但是當他和朋友們壹起在新德裏街頭大排檔找吃的時,他有了hike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8 年前
產業消息 自造者運動 創業如何邁向市場最後一哩路 11/20教您創意落實、夢想起飛 活動網址http://www.accupass.com/go/1120dfmworkshop近年來自造者運動在台灣如火如荼的發展,有人樂在創作,有人投入自造教育,有人參與社會設計,當然,也有人希望將自己的專案作品推到市場,甚至走向創業。不過,從自造專案(Maker Project)的原型作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過程挑戰重重。 還好,想邁向市場的自造者/團隊並不孤單,在這個社群的時代,有很多有經驗、有能力、有熱情的專家願意提供各方面的協助,讓大家更快成長,也少走很多的冤枉路。在這個系列課程中,我們將邀請多位具有豐富輔導經驗的業界導師,規劃了兼具理論與實作的「重量訓練課」,也邀請已走在創業路上的自造 池塘裡的鯉魚 8 年前
專家觀點 經濟部 科技生活 電商 創業家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 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 DAY4「流量還是質量」活動花絮 由經濟部通訊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的「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在上個月底來到最後一天課程,當天講座以「流量還是質量」為主題,邀請到慕課商務經理-楊立德,以及癮科技站長-吳顯二兩位達人,要與學員探討的是,為何有時候網站廣告下愈多東西卻愈難賣出去,大家在追求的究竟是流量還是質量?壓軸課程同樣吸引滿場學員參加;除了兩位講者帶來的精彩內容,當天也有許多學員上台分享自己的創業心得,以下就來看看當天活動花絮吧!▲「創業家的第一個48小時計畫」Day4,早上首先登場的是慕課商務經理-楊立德,以「判別流量與質量的差別 」為主題與大家聊聊。 ▲楊立德開宗明義指出,對許多新創團隊來說,由於手上資源相當有限,若 丹費特 8 年前
林富元:創業其實是件很High的事! 翻攝自https://goo.gl/XIvGO9 「什麼都玩、什麼都不奇怪」的林富元放棄惠普實驗室的安穩工作,憑藉著一股熱情,毅然決然投入創業與天使投資的行列,曾投資過上百個新創公司的他,雖然也曾經歷過失敗,但他也透過這些失敗經驗學習到「風險」的重要觀念,他強調「天使投資」並非是向銀行貸款給創業者,而是必須強化風險的控制。 矽谷橡子園創投暨多元天使集團創辦人林富元也在今天由TSS台灣新創競技場、KNOWING新聞、台大創新育成中心、台大創創中心共同主辦的「WHATs NEXT! TRIBE 10億美金的創業必修課——第一手矽谷募資KNOW-HOW」閉門創投私塾上,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觀點。 他避開 Knowing 8 年前
投資 科技生活 Seedstars World 創業比賽 600萬美金 瑞士全球創業競賽 Seedstars World 2016年台灣區賽起跑 總計超過600萬美金的投資額 新創團隊不要錯過呀 創業的過程非常的辛苦,除了要搶奪資源,還要面對內心層層的糾結..唉呀,沒事不要創業,如果一定要創業的話,可以考慮來參加比賽看看呀!某種層度而言也是檢視題目的可行性。好康報你知:瑞士全球創業競賽 Seedstars World 要在台灣開跑囉!這是第三次舉辦,以投資早期網路團隊為核心的國際創業競賽,過去兩年累積超過100組新創團隊角逐台灣區決賽,並分別由大數據分析 QSearch 與非家用物聯網基礎建設 Smart X Lab,代表台灣至瑞士參加總決賽,前進國際市場。 國際創業競賽 Seedstars World Taipei (SSW Taipei) ,今年由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主辦,將在1 池塘裡的鯉魚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