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nikon 無反光鏡 數位單眼 一開始就玩大的, Nikon 無反光鏡低解析度實機圖片流出 在網路世代,重點新品要保守秘密到產品發表前一刻越來越困難,預計在 8 月 23 日發表的 Nikon 無反光鏡相機有了幾張低解析度圖片,雖然沒辦法看到完整的樣貌,不過大致上的正面造型、機頂配置與鏡頭比例也越來越明朗。 可看到 Nikon 的無反新機握柄設計仍有 Nikon 一貫的紅色三角造型,在拇指區的快門配置與當前 Nikon 機種相仿,不過較過往 Nikon 機身較大的差異則是機頂雖有小型 LCD ,但似乎為了配置後轉盤,機頂 LCD 面積較過往 Nikon 機種小了許多,而另一側則像是拍攝模式轉盤。另外從模特兒的首的比例可看到這款機身的體型較 Sony 的 A7 系列大了一圈,而 Kit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nikon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可能在 8 月 23 日發表,同時新照片透露體型似乎大於 Sony A7 昨天 Nikon 將旗下全片幅新機的預告網站與影片上線,不少媒體與相機玩家也興起一陣把照片條亮推測相機設計的行為,甚至有人從原本網站的 code 當中挖出 Nikon 將在 8 月 23 日正式發表的資訊,他們是由 code 當中的發現網站的影片連結中的倒數計時器敘述中,發現 Nikon 將會在北京時間的 8 月 23 日中午 12 點進行直播,不過在資訊曝光後這些敘述已經被拿掉。 另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Nikon 也上傳了部分的相機照片到官網上,不過當然這些圖片已經被刪掉,其中包括一張握持裝有 24-70mm F4 的照片的外觀圖,從照片的比例可看到不僅是機身大於 Sony A7 系列,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nikon 無反光鏡 Nikon 釋出無反光鏡新機官網與預告形象短片,近似 Sony A7 機身設計但握柄設計大、轉盤也更突出 Nikon 稍早釋出了傳聞已久、號稱出來以後絕對成為同級霸主的無反光鏡系統的新相機官網與名為" Travel of Light "的形象短片,目前關於這款新機 Nikon 仍故作神秘,在短片中僅以剪影呈現,而在拉高亮度後可看到些許的機身輪廓。 從一些部分可看到這款新設計的機身有著無反光鏡系統的相對薄型設計,較短的軍艦部有些類似 Sony A7 系列的風格,但整體不像 Sony 較為平面的設計,應該會有著傳統相機廠在人體工學與操作感的堅持吧?左側具備了一顆轉盤,但無法確認是 PASM 模式轉盤或是高階機的連拍模式轉盤,同時機身的握把也較機身更高,不像 Sony 與機身高度齊平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玻璃 corning gorilla glass 康寧 康寧推出新一代強固玻璃產品,包括更堅固的 Gorilla Glass 6 以及強調低反光的 Gorilla Glass DX 、 DX+ 康寧在稍早發表兩系列全新的強固玻璃產品,包括針對新一代智慧手機大量採用前後雙玻璃的 Gorilla Glass 6 ,以及作為先前智慧穿戴裝置顯示產品 Gorilla SR 複合玻璃材質的新一代產品 Gorilla Glass DX 、 Gorilla Glass DX+ ,前者強調為康寧有史以來最堅固的產品,後者則強調進一步提升透光率。 Gorilla Glass 6 是針對當前行動裝置大量採用前後大面積雙玻璃的趨勢開發,針對一般消費者手機滑落的情況,從一公尺高掉落到粗糙表面,在測試平均 15 次左右皆未產生破裂,另外也進一步提升包括光學清晰度、觸控靈敏度、抗刮能力、支援高效無線充電及更佳的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nikon 無反光鏡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最新規格傳聞:兩款全片幅相機、內建五軸防振、價格 3,000 美金起 隨著業界推估 Nikon 即將推出無反光鏡系統,現在也出現關於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的新傳聞,就這份資料指出, Nikon 的無反光鏡相機首波將先推出兩款 35mm 全片幅機型,包括一款 24-25MP 的標準版,與一款 45MP 或是 48MP 的高畫素版,而機身尺寸將近似 Sony A7 系列,但在設計上會更符合人體工學,其次將搭載 5 軸機身防手振,同時具備 9fps 連拍速度。 或許是為了改變 Nikon 數位單眼系統相較其它系統接環開口較小的情況,現在最新的傳聞指出這套系統將使用 55mm 開口(不過先前的傳聞則是 49mm 開口),並可允許搭配 f0.95 的超大光圈鏡頭,而機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canon nikon sony a7 tamron鏡頭 Tamron 傾向針對無反光鏡系統開發輕量、小巧的鏡頭,而非將現有鏡頭硬套鏡後距 Tamron 在今年 CP+ 宣布全新的 Sony E 接環鏡頭 28-75mm F2.8 Di III RXD ,不同於 Sigma 目前傾向以沿用現行 DSLR 鏡頭搭配鏡後距作為 FE 接環鏡頭,這款 28-75mm F2.8 Di III RXD 在光學結構與體積與原本的 SP 24-70mm 有相當大的不同,根據 DPreview 在 CP+ 的訪談, Tamron 傾向針對無反光鏡系統開發專屬的鏡頭,同時也會追求小型化、輕量化,目標是取得光學品質與輕巧的平衡點,使組合保有無反光鏡系統輕盈的優勢。 28-75mm F2.8 Di III RXD 規劃大概花了一年的時間,之所以採用全新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CP+ 日本相機大展 Olympus m43 Olympus Pen om-d 顛覆性的創新與實現傳統單眼之所不及,無反光鏡系統漸追上傳統單眼佔有率 在 CP+ 的隔天,在 Olympus 台灣總代理元佑公司的帶領下,上午先前往新宿的 Olympus Plaza ,後續再前往位於東京八王子市石川的 Olympus 本部研發中心,石川本部研發中心也是 Olympus 相機影像系統設計的大本營,有 4,000 名的員工, Olympus 的相機與 ZUKIO 光學鏡頭的技術皆在此催生,在正式對產品理念進行介紹前, Olympus 先與與會的台灣攝影師與媒體簡單分享當前無反光鏡系統的市場現況。 在 2009 年, Olympus 與 Panasonic 共同開創了無反光鏡設計的 M43 系統,取消了鏡後距後,以小巧容易攜帶的嶄新設計為可換鏡頭系統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nikon 無反光鏡 Nikon 無反光鏡系統捲土重來,將以 35mm 片幅推出 Z 環系統 Nikon 雖然不算太晚推出無反光鏡系統,不過採用 1 吋元件設定的 Nikon 1 系統並未讓 Nikon 能順利與 m43 、 Sony 等競爭,也好陣子沒有後續消息,在先前 Nkon 百年之際,其 CEO 曾暗示他們有意再戰無反光鏡系統,且自豪的表示會比市場的系統更優秀;現在 Nikon 傳出將推出 35mm 片幅的 Z 接環系統,採用 16mm 法蘭距與 49mm 口徑設計。 若傳聞屬實, Z 接環將較現行 Nikon F 接環與 Sony 的 E 接環口徑更大,而鏡後距甚至比 E 接環還短,這樣的設計有至於搭配更大口徑的光學鏡片,同時也能夠搭配轉接環轉接各式各樣的鏡頭群;不過現在的問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鏡頭 sigma Sony Alpha m43 APS-C Sigma 發表無反光鏡系統之 16mm 廣角定焦鏡,提供 E 接環與 m43 接環兩種版本 即便傳統單眼相機品牌再怎麼不看好,無反光鏡系統已經在可交換相機系統早已佔有一席之地;而 Sigma 將推出一款 E 接環 aps-c 與 m43 的專用廣角鏡頭,為 16mm F1.4 DC DN ,隸屬於 C 系列( Contemporary ),使用在 Sony APS-C 機身約等效 24mm , m43 則為 32mm ,這款鏡頭還未公布售價與推出時間;此款鏡頭延續同屬 C 系列的 30mm F1.4 DC DN 的設計思維,以適合用於日常生活的小型輕量化為出發點,並且可相容機身的項差校正功能。 16mm F1.4 DC DN 採用安靜的步進馬達驅動,可相容 Sony 的高速混合對焦系 Chevelle.fu 7 年前
文化創意 SONY 4k 4K camera a7s ii 無反光鏡出頭天,消費級的 Sony A7s II 飛到外太空以 4K 影像紀錄地球美景 過去有許多使用專業或是特殊相機自外太空拍攝地球的影像,而以消費級相機捕捉自外太空拍攝的 4K 影片,則讓在高 ISO 有極佳表現的 Sony 的無反光鏡相機 A7s II 拔得頭籌;總之 Sony 攜手日本 JAXA 將 A7s II 送上了國際太空站外部,以 4K 規格記錄從外太空看到的日本,包括從白天到夜晚,從山脈到都會景致。 要登上太空也沒那麼容易,因為太空中有包括高真空、輻射與劇烈溫度變化的變因,而 JAXA 也經過多次測試驗證確保 A7s II 的可靠性,在去年 12 月 9 日搭乘自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的白鶴號太空船送到國際太空站,並於今年 2 月 8 日在希望號實驗艙外部完成架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