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SONY 全片幅 IMX521 Sony 註冊達 6 款 35mm 片幅感光元件,其中 IMX521 搭載四合一畫素技術 Sony 的 4 合 1 畫素拜耳陣列技術線在廣泛被使用在多款高階手機的主鏡頭,藉由 4 合 1 畫素技術,能夠在天氣良好或是進行數位變焦時保有高畫素,而在低光源又可透過像素合併方式提升低照度的細節,現在這項技術也將用於高階數位相機上,根據 Sony 最新註冊的感光元件列表中, Sony 一口氣註冊高達 6 款 35mm 片幅的感光元件,其中代號 IMX521 的元件即可提供畫素合併技術,能將原本 62.6MP 透過 4 合 1 畫素合併後輸出成 15.36MP ,以血統來看, IMX521 似乎是以 A7R IV 的元件作為藍本、採用不同拜耳陣列濾色片的變種。 ▲四合一畫素合併已經廣泛被使用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數位相機 Sony全片幅機種α7R IV發表:6100萬畫素高解像力 最高可記錄2億4000萬像素影像 售價3499.99美金 Sony α7R IV可藉由像素位移拍攝模式記錄2億4000萬像素的靜態影像,同時在持續追焦模式下可對應每秒10張連拍速度,最高可連續拍攝68張靜態影像,影片拍攝首度支援眼部自動對焦,建議售價3499.99美元,今年9月正式推出。 Sony稍早正式揭曉搭載6100萬畫素高解像力全片幅機種α7R IV,搭配像素位移拍攝模式更可記錄高達2億4000萬像素的影像內容。 身為α7R系列最新機種,α7R IV依然維持超高解像力表現特性,此次藉由6100萬畫素對應更高解像效果,甚至可藉由像素位移拍攝模式記錄2億4000萬像素的靜態影像,同時在持續追焦模式下可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sigma 全片幅 Sigma fp發表 史上最小、可交換鏡頭的135全片幅機種 支援4K 24fps動態錄影功能 Sigma fp採用2460萬畫素、全片幅規格的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快門最高可對應1/8000s、最高每秒18張連拍,感光值範圍介於ISO 100-25600,並且可擴展至ISO 6-102400,另外也對應全電子快門進行靜音拍攝與HDR拍攝,同時支援4K 24fps動態錄影功能。 去年與Panasonic、徠卡結盟成立L-Mount接環聯盟之後,Sigma稍早宣布第一款採L-Mount接環設計的鏡頭可交換相機「Sigma fp」,並且標榜成為史上最小、可交換鏡頭的135全片幅機種。 規格方面,Sigma fp採用2460萬畫素、全片幅規格的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並且搭配49點對比式對焦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相機 徠卡 徠卡入門等級Leica M系列全片幅相機M-E (Typ 240)發表 「親民價」約12萬台幣 徠卡M-E (Typ 240)採用2400萬畫素的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並且搭載2GB內建儲存容量,以及每秒3張連拍、ISO 6400感光值與1080P動態影片錄製功能,預設配置鏡頭採用SUMMICRON-M 1:2/35 ASPH.,相機機身則將以3995美元價格銷售,預計7月底上市。 徠卡稍早宣布推出相對「親民」的入門等級Leica M系列全片幅相機M-E (Typ 240),建議售價為3995美元。 M-E (Typ 240)同樣採復古造型設計,一樣標榜德國製作,並且採用2400萬畫素的全片幅CMOS感光元件,並且搭載2GB內建儲存容量,以及每秒3張連拍、ISO 6400感光值與108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富士 GFX 富士GFX 100正式發表 搭載1億畫素設計的中片幅機種 售價1萬美金 6/27開賣 富士GFX 100定位在中片幅機種,並且搭載Sony IMX461背照式感光元件,解像能力可達1.02億畫素表現,6月正式推出,建議售價10000美元,預計會在6月27日開放銷售,預計也將引進台灣。 去年在Photokina 2018期間宣布投入打造,標榜搭載1億畫素設計的中片幅GFX概念相機,稍早終於由富士正式對外揭曉,並且確認將以GFX 100為稱。 GFX 100定位在中片幅機種,並且搭載Sony IMX461背照式感光元件,解像能力可達1.02億畫素表現,並且能以16位元色記錄RAW檔,對焦部分則支援100%覆蓋率的376萬組焦平面相位對焦點設計,本身也支援臉部與眼部對焦,機身也搭載5 Mash Yang 5 年前
快訊 Fujifilm 富士 中片幅 富士發表 GFX 100 數位中片幅機身,搭載 1.02 億畫素背照式元件並內建 5 軸防振 距離富士 Fujifilm 推出數位中片幅相機 GFX 50S 也有一段時日,富士今日宣布推出新一代的高階數位中片幅機身 GFX 100 ,採用全新的 Sony IMX461 背照式元件,並達到 1.02 億畫素,同時機身內建五軸防手振,同時焦平面相位對焦點達到 100% 的元件覆蓋率,也具備 4K 錄影能力。不過高畫素與高性能的代價肯定不低,預計 6 月上市的 GFX 100 售價達 9999.95 美金。 GFX 100 的機身結構與 GFX 50S 大同小異,也具備模組化的機頂熱靴與可拆卸、迴旋與垂直取景的 OLED 電子觀景窗,機背的 LCD 亦可進行特殊的翻轉;至於感光元件的大小為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鏡頭 tamron Tamron 推出 35-150mm F2.8-4 全片幅鏡頭,鎖定人像主流焦段範圍 Tamron 發表一款焦段看似接近 APS-C 、但實際上則是全片幅可用的新鏡頭 35-150mm F/2.8-4 Di VC OSD ( Model A043 ),這款鏡頭的規畫目的是以涵蓋人像攝影常用焦段範圍為目的,可提供廣角 35mm 、中望遠 85mm 與長焦 150mm 等三大人像常用焦段範圍,同時亦可與超廣角變焦鏡頭 17-35mm F/2.8-4 Di OSD ( Model A037 )構成組合,而僅 790 克的重量也是 A043 的賣點。 Model A043 預計在 6 月 5 日上市,將先推出 Casnon EF 接環, 6 月 20 再推出 Nikon F 接環,建議 Chevelle.fu 6 年前
快訊 Sharp Panasonic Olympus m43 8k 在連 Panasonic 都開 35mm 片幅的時代, Sharp 卻宣布贊同 M43 標準並加入聯盟 在 M43 創始會員之一的 Panasonic 都宣布加入徠卡 SL 陣營推出 35mm 片幅無反光鏡系統的同時,曾展出 M43 接環 8K 原型機的夏普 Sharp 卻宣告認同 M43 陣營標準理念,並投入 M43 設備的開發。 不過 Sharp 當前的狀態應該不是以數位相機為主,而是以錄影設備為重點, M43 雖然對一些攝影者而言是個偏小的片幅,但在多年的發展之下亦有完整的鏡頭陣容,同時在 Panasonic 先前於 4K 影片領域積極耕耘後,亦有許多電影鏡頭選擇,也不乏採用 M43 規格的廣播級與錄影級設備。 新聞來源:Phile.Web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canon nikon 全片幅 Nikon 也將推出類似 Canon EOS RP 的全片幅入門機,取消機頂觀景窗尺寸更緊湊 Canon 與 Nikon 傳統相機品牌雖然自去年底才跨入無反光鏡全片幅相機市場,不過無論是 Canon 與 Nikon 都相當積極展現他們在光學的優勢,同時也亟欲藉由低階機種擴大市佔率;在 Canon 發表主打小尺寸、輕盈(但是鏡頭還是很大顆&很貴)的 EOS RP 後, Nikon 也多次指出他們將推出入門級的全片幅無反光鏡產品,猶如當時 EOS 6D 與 Nikon D600 廝殺的局面,而最近曝光了一張型號 Z1 的相機機頂圖,似乎也應證 Nikon 低階機的計畫。 雖然 Nikon Z1 僅有一張機頂照片,不過從與 Z6 /Z7 的機頂對照,首先不難想像這是一款機身尺寸更小巧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Leica q2 徠卡 徠卡全片幅新機Leica Q2發表 加入防塵防滴、更高解像力表現 售價約18萬台幣 徠卡Leica Q2確定會在香港、台北、上海、北京在內市場推出,中國售價為人民幣39800元,換算成新台幣售價約為18萬3500元。 繼2015年推出採用2400萬畫素的全片幅感光元件、Summilux 28mm f/1.7 ASPH定焦鏡與復古機身設計的Leica Q之後,徠卡稍早宣布推出其後繼機種Leica Q2。 外觀設計部分,Leica Q2與前一代機種幾乎相似,但感光元件從2400萬畫素規格提昇至4730萬畫素,但同樣維持採用Summilux 28mm f/1.7 ASPH定焦鏡,標準模式下的最短對焦距離為30公分,微距拍攝模式則可達17公分,另外可藉由像素裁切方式分別對應28、35 Mash Yang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