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界之書 鍵界 鍵界之書02:鍵盤小一點就叫Mini?體積大小與鍵位的關係大有學問 嗚嗚嗚,感動呀,鍵談坊的粉絲團居然到了500大關,距1000之數還有一半的旅程。尚未加入鍵談坊粉絲團的朋友們,請點選這個連結,趕快來加入吧,感謝你。本篇曾於去年1月初曾發表過。由於本篇是鍵盤基礎知識中非常重要的一篇,所以我又花了不少時間將之更新補強。在歷經超過一年半之後的今天,對於鍵盤配置的說明更是完整,而本篇算是概論,之後會利用有空的時間,在之後的章節將各個配置再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電腦鍵盤發展相當久遠,再加上幾十年來環境變遷,雖說技術成熟,在外型與原理上的變化不算太大,但從細節來說,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演變。最明顯的,則是落在鍵位配置上。鍵位配置上的變化,可以提的東西非常多,不同的國家有不一樣的 奕之華 13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16:小論單手鍵盤 切入正題之前……,這麼小鍵談坊粉絲團,好粉絲團不加嗎?(哭哭,請各位幫忙多多推薦Orz)。記得加了以後再看。 關於單手鍵盤的介紹,在2007年有鍵談坊板友提出討論過。他的認知比我還多一些。至少在我當年找尋單手鍵盤(我應該是在2005還2006年時找的,時間忘了)時,沒有特別注意到中國的部分。就我當時注意到的,也是加拿大的Matias以及美國的FrogPad。 要談對於單手鍵盤的注意,最早要追到大學時期學得嘸蝦米之後,曾經想過要用單手來輸入中文。在當時所研究的方式,就是改變指法,以單手統括標準鍵盤的位置,花了不少的時間研究,不過這樣的重新學習對我來說,實在太痛苦了,所 奕之華 13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15:個人最常使用的鍵盤 雖然個人喜歡蒐集鍵盤,也會輪著使用不同的鍵盤,但再怎樣,也總是會有比較常用的鍵盤。所以一直以來,總是會有人問我最常使用的鍵盤是哪一把(有部分玩家應該知道我用的)。以目前來說,就是上述的左配機鍵械式鍵盤。這把鍵盤,廠商是稱之為左手鍵盤。不過在個人的概念當中,這把鍵盤給左撇子使用的意義其實並沒有這麼大。以我的觀點來看,現今使用電腦右手的使用頻率過高,編輯鍵盤是右手負責,數字鍵區是右手負責,滑鼠是右手負責,統統都是右手。因此左配鍵盤的出現,是能夠將一部分工作分擔給左手的鍵盤。所以我並不是那麼認可左手鍵盤的名稱。廠商稱左手鍵盤(Left hand Keyboard)當然沒有錯。但就如之前我所提的,這把 奕之華 13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08、鍵界之書09請參考連結網址 其實我的鍵界之書是沒有停下來的,因為某些原因,所以日後都是發在癮科技。鍵界之書09:85%鍵盤新標準鍵界之書08:鍵盤所運用的色彩(上)流行與經典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07:關於手感的實物驗證 上篇看完後,相信大部分人對於以矽膠帽做為手感的鍵盤(現在大多數鍵盤都是如此)有一定程度的概念了。 在本篇當中,就來看看實際上的數據。在看一些真實數據時,個人想要先提個自己的觀點。雖然說,有客觀的 數據被定義為所謂「好的手感」。但反過來說,一旦這把鍵盤矽膠帽達到所謂的完美曲線,真的就是最適合你 的鍵盤嗎? 這點個人其實是抱持懷疑的態度。的確,一把有很好的曲線波形的鍵盤,是能夠稱之為有好的手感鍵盤,並且 應該也能夠獲得不少人的認同。但正因手感是主觀的,每個人對於好的想法,是會有不同的。因此,說到「自 己最喜愛的手感」,其實是不太可能會有統一的標準。 公認定義的好手感,是不是自己認為的好,其實還需要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之書 鍵界 鍵界之書06:手感的奧秘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購買鍵盤,手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當然,價格是另一個重點)。不過,手感這樣的條件雖然重要,但很遺憾的是,手感是非常主觀的一件事情,很難用一個客觀的標準來評定這是好的手感,那是不好的手感。所以,你覺得好,我覺得不一定好;我覺得好,你又可能非常嫌,這種事情常常會發生。因此,在購買鍵盤,將手感列為重要的條件時,通常就只有兩種辦法,一種就是上網看看別人對於這把鍵盤的評價;若找不到心中想要的,可能說個預算,請大家推薦一下。另一種就是找到這把鍵盤,親自試試看。雖然鍵盤手感是個很主觀的感受,但個人也曾為手感這樣的事情,想要做個分類。雖然沒辦法真正做到百分之百,依照描述就可以想像到手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之書 鍵界 鍵界之書05:來說說剪刀腳結構的鍵盤(下)-- 你不知道的細節 前一篇談到筆電的剪刀腳,在發展上算是比較單純(事實上也是有一些結構的差異),因此談到筆電鍵盤時,可能更多的時候,會放在外形設計上,比如說孤島式設計一類的。但如果我們將剪刀腳結構設計的鍵盤,不限制在筆電上,擴及於桌上型鍵盤,有些東西就值得談談了。桌上型鍵盤剪刀腳發展的現況:以目前所看到的桌上型剪刀腳鍵盤,撇除各廠商間剪刀腳架構本身所會有的差異之外,發展方向大致為二,一種是仿筆電鍵盤設計,強調鍵盤與筆電鍵盤一模一樣,有相同的打感經驗,目標客群比較著重在筆電使用者。另一種則是強調比傳統薄膜鍵盤有更好的打感,由於是與傳統薄膜鍵盤比較,因此在按鍵行程上的設計會與桌上型鍵盤靠攏,會特別加高一些,與傳統薄膜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04:筆電的剪刀腳 本篇要寫的,是關於鍵盤中的剪刀腳結構。關於剪刀腳的部分,其實能夠提的不多,畢竟大家應該都知道什麼是剪刀腳結構。不過個人有與幾家廠商聊過這樣的話題,剪刀腳多少還可以聊一些。在關於剪刀腳的論述當中,個人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筆電,另一部分則是桌上型鍵盤。基本上筆電的剪刀腳與桌上型鍵盤的剪刀腳,在原理上沒有什麼不同(至多就是桌上型有做較大行程的剪刀腳鍵盤),尤其現在的筆電,哪一個不是剪刀腳鍵盤?更是不需要特別提出來。不過由於前在個人的鍵盤文章中,有個小小的遺憾,那就是「巧克力鍵盤?孤島式鍵盤?這兩種其實是不一樣的鍵盤風格」的文章,寫得不好,想說要在過年前處理掉這個遺憾。所以就趁著寫剪刀腳的專題,在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之書 鍵界 鍵界之書03:淺談發光鍵盤(下)--挖掘發光鍵盤的真面目 之前探討了非遊戲應用的發光鍵盤應用與現況,並且拍了影片,並簡單談到羅技與Zippy兩把鍵盤發光機能的對照,接下來我想就我以往認知,還有我手上的發光鍵盤,來對非遊戲鍵盤的發光鍵盤做更進一步的討論。 現今的發光鍵盤與幾年前的發光鍵盤其實不同 如果我記的沒錯的話,以前的發光鍵盤被稱為EL與現在採用LED燈鍵盤是不太一樣的。最主要的是沒有印字雷雕的技術,採用可透光的白色鍵帽,亮度沒有那麼高,亮度會衰減以及壽命較短,還有就是會出現小小的高頻雜音。 就以這款Zippy EL-610為例,在不亮的時候,鍵帽都是白的。而亮的時候,則是發藍色的光。(圖片來源:PCSTATS) 至於EL發光技術,可以參考電子工程 奕之華 15 年前
鍵界 鍵界之書02:鍵盤小一點就叫Mini?體積大小與鍵位的關係大有學問 (上圖為elecom一打九的鍵盤)由於電腦鍵盤的長時間發展,再加上幾十年來環境變遷,雖說技術成熟,在外型與原理上的變化不算太大,但從細節來說,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演變。最明顯的,則是落在鍵位配置上。鍵位配置上的變化,可以提的東西非常多,不同的國家有不一樣的配置(甚至同一個國家,也會出現不同的配置,如Enter的設計);環境空間大小不同,也有大小不同的鍵盤。甚至桌上型鍵盤與筆電鍵盤也都有歧異(光是筆電鍵盤的歧異,在配置上也都有很大的落差)。而本篇這次所要探討的,是鍵盤體積的大小與相關鍵位發展的相對關係。 比標準鍵盤小的鍵盤蓬勃發展的原因:這點從鍵盤整個發展方向來看,能夠看出一點痕跡。尤其是桌上型鍵盤 奕之華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