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CP+ 日本相機大展 SONY 全片幅 sony a7 CP+ 2018 :自結構到對焦性能持續進化的 Sony 第三代全片幅基準機身 A7 III Sony 今年 CP+ 的重點是第三世代的全片幅基準機種 A7 III ,由於此次問世的時間是在 A7R III 之後,在基礎性能不會像第二世代的 A7 II 與 A7R II 、 A7S II 有那麼大的落差,對焦系統延續 A9 下放,機身設計也等同 A9 有新型電池、雙記憶卡等特色。 不過由於 Sony A7 系列機身共用的關係,與 A7R III 的外觀僅有型號銘牌的差異,操作方面能感受到的落差就是電子觀景窗的部分,雖然在光學部分也使用與 A9 、 A7R III 相同的更大放大倍率光學鏡片,不過電子觀景窗的解析度維持前一世代,但乍看下不會有太顯著的落差,反而新的光學取景放大結構使視野更 Chevelle.fu 7 年前
開箱評測 MirrorLess a7r sony a7r 實至名歸的高畫質機皇, Sony A7R III + FE 24-105mm F4 動手玩 Sony 的 A7 系列至今已經演化到第三世代機型,雖然外型設計元素相近,但機構與電子性能每一世代的演進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中以畫質為主打的 A7R 系列到了第二世代的 A7R II ,藉由 Sony 獨家的 BSI 元件技術,獲得在畫質與高 ISO 有著壓倒性的性能,作為第三世代的高畫質機皇, A7R III 也延續了同一張元件,但在內部又有可感受的變化。 同時, Sony 的 A7 系列的 FE 鏡群向來少了實用的旅遊鏡,雖然目前有一款 FE 24-240mm ,不過除了體積龐大笨重,對焦速度與畫質也不盡理想,而 Sony 也在近期推出了一款更為折衷的高畫質旅遊鏡 FE 24-105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canon powershot APS-C Canon 首款 APS-C 元件 PowerShot ! PowerShot G1 X Mk III 在台推出 市場上已經好陣子沒看到採用大尺寸元件的不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了, Canon 在稍早宣布 PowerShot 系列首款搭載 APS-C 元件的 PowerShot G1 X Mk III 在台推出,這款相機採用 24MP APS-C ;對焦範圍涵蓋 80% 的雙相素對焦元件,可達最高 ISO 25,600 ,錄影格式為 Full HD 60p ,並搭配等效 24-72mm f/2.8-5.6 之 4 級補償光學防手振鏡頭與 9 片式光圈,同時內建 3 級 ND 濾鏡,連拍最高達 9fps 、連續追蹤對焦為 7fps ,建議售價為 33,990 台幣,到 12 月底前購買 NB-13L 原廠電池與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Sony Alpha sony a7r 主打畫質與連拍的均衡點, Sony A7R III 偕 FE 24-105mm F4 G 在台發表 Sony 稍早在台灣宣布全新的 Alpha 全片幅機種 A7R III 將在台推出,同時也一併宣布攝影玩家期待已久的高畫質旅遊鏡 FE 24-105mm G OSS ; Sony 提出數據表示,雖目前可換鏡頭相機的市場呈現微幅的下滑,但全片幅機種的需求卻逆勢成長,其中扣除掉因為日本熊本地震導致市場供貨不足的時間點, Sony 的 Alpha 系列無反光鏡可換鏡頭全片幅相機更取得相當顯著的成功。 Sony 認為這一切的關鍵點在於 Sony 的 Alpha 系列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進入第二世代後,證實即便去除了反光鏡,在電子系統、影像品質皆能不亞於 DSLR ,同時也被越來越多專業攝影師接納並使用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sony a7r Sony A9 承襲 A9 操作設計、對焦系統且連拍提升到 10fps , Sony A7R III 發表 Sony 在稍早公布了第三世代的高畫素可交換鏡頭機型 A7R III ,繼承 A9 的機身整體設計與對焦性能,不過少了 A9 的拍攝速度轉盤,最大的特色是連拍最高可達到 10fps ,更是首款機械快門超過 5fps 的 A7 家族機種,並提供類似 Pentax 的畫素偏移超解像拍攝,藉四連拍提升影像細節,且重要的是具備 A9 的雙 SD 卡槽與電池變更為與 A9 相同的 NP-FZ1000 ,可達到 EVF 取景 530 張、 LCD 取景 650 張的續航力,並共用 A9 的新式垂直把手 VG-C3EM 。 A7R III 採用 42.2MP Exmor R 背照式 CMOS 感光元件,搭配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canon canon powershot APS-C Canon 首款 APS-C 隨身機 G1 X MK III 發表,造型趨近 EOS M5 設計 距離 Canon 上一款旗艦隨身機 PowerShot G1 X MK II 已經有三年, Canon 稍早宣布新一代機型 PowerShot G1 X MK III ,相較先前兩代造型接近 Canon 隨身機設計, G1 X MK III 則有著近似 EOS M6 的有軍艦部造型設計,同時搭載 APS-C 片幅元件搭配等效 24mm-74mm 三倍變焦鏡頭,預計在 11 月下旬推出,建議售價含稅為日幣 137,700 日幣。 G1 X MK III 搭載 Canon 廣泛用於 APS-C 單眼相機的 24MP 雙像素 AF CMOS ,也是 Canon 首款搭載 APS-C 片幅的隨身機,同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相機 canon 生活 影音 硬體 APSC PowerShot G1 X Mark III揭曉 Canon首款APS-C片幅隨身旗艦相機 如先前市場傳聞,Canon正式推出第一款採用APS-C片幅感光元件的隨身旗艦機種PowerShot G1 X Mark III,預期擴展1吋以上的感光元件相機市場。 此次推出的PowerShot G1 X Mark III,正式導入2430萬畫素規格、搭載雙像素自動對焦系統的APS-C片幅感光元件,相比前一代機種PowerShot G1 X Mark II搭載1.5吋感光元件,預期將能帶來更高畫質表現。 至於機身部分,由於採用更大感光元件,因此在機頂部分也明顯突出,幾乎跟一般數位單眼沒有太大差異,同時依然提供電子觀景窗與可翻轉3吋螢幕,讓使用者能依照需求取景。鏡頭則採用變焦速度相對較慢的24- Mash Yang 7 年前
開箱評測 Olympus m43 om-d OM-D E-M10 Mark III 就連攝影新手也能發揮強悍機能, Olympus E-M10 III 動手玩 Olympus 的 OM-D 系列以復古的造型以及小巧的機身獲得不少玩家喜愛,同時也有賴於自 Pen 系列就頗受好評的風格攝影,使 OM-D 兼具近似於傳統單眼相機的操作性但又保有 M43 系統的靈巧,而在近期發表的 OM-D 最新成員 E-M10 III 不僅依舊是 OM-D 系列最精巧的成員,在性能提升的同時也考慮到使用客群,以全新的介面讓使用者更能發揮它的機能。 外觀方面, E-M10 III 在 OM-D 既有的外型風格中做了些許調整,雖乍看下與 E-M10 II 類似,然而 Olympus 為了追求更好的操作感,重新調整握柄的設計,此次務求不需要搭配任何套件就能夠提供男女兼宜的握感; Chevelle.fu 7 年前
Olympus推出入門款新機OM-D E-M10 Mark III 加入高階機種4K錄影功能 Olympus稍早宣布推出入門款新機OM-D E-M10 Mark III,分別加入五軸防手震、等同高階機種搭載的4K@30fps動態錄影功能,藉此讓入門機種增加更多吸引使用特色。 硬體規格方面,OM-D E-M10 Mark III基本上是OM-D E-M10 Mark II升級款式,分別搭載1600萬畫素感光元件、高畫質模式可對應4.6張連拍,低畫素模式則可提昇至美秒8.6張連拍,最高感光值可達ISO 25600,並且加入1/16000秒電子快門,以及包含236萬點電子觀景窗、可觸控3吋螢幕等設計,外觀則維持復古機身設計,分別推出黑銀、全黑兩種設計。 建議售價部分,OM-D E-M10 M Mash Yang 7 年前
新品資訊 Olympus m43 om-d e-m10 導入更強對焦系統卻更易用, Olympus 發表支援 4K 錄影的 OM-D E-M10 Mk III Olympus 約莫在兩年前發表第二世代的 OM-D 系列的入門機種 E-M10 Mk II ,在去年底發表大受好評的 Olympus 的 E-M1 Mk II 後,今年則將部分技術融入全新的入門機種 E-M10 Mk III ,但同時也思索入門機的消費族群需求,讓 E-M10 Mk III 更容易操作。 E-M10 Mk III 預計在秋季於台灣上市,提供黑色與銀色兩個版本。 E-M10 Mk III 延續 OM-D 系列的經典設計,在細部進行小針美容,主要的變更點在於握柄的弧度與機頂轉盤再設計。 Olympus 強調新式的握柄手感更好,但同時也取消 E-M10 Mk II 的延伸握柄配件,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