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供品、流程懶人包 清明節習俗、禁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2年清明節時間為國曆4月5日,共有4天連續假期。清明節是台灣重要的習俗節日之一,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前往墓園拜拜、掃墓、祭祖,在清明節也有特殊的節慶食品例如潤餅、草粿等,增加節慶的氣氛。清明節該如何拜拜才好呢?還有哪些習俗活動、禁忌,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項?本篇整理2022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供品、祭祀流程,也提醒民眾在掃墓祭拜時留意相關防災事宜、遵守防疫規範,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清明拜拜時間以上午為佳、建議日落前完成 在民俗上,日落之後陰氣漸長,因此清明節拜拜以白天完成為佳,最適合的時間在上午11點左右,最晚不要超過下午15點。清明節拜拜可以分為2種形式,其中之一是靈骨塔祭拜,另外一種
3 年前
2022元宵節拜拜流程、習俗、禁忌懶人包: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隨著元宵節到來,各地都掛上燈籠、舉辦燈會慶祝節日。2022年元宵節的日期為國曆2月15日,不只是參觀燈會、賞花燈,在元宵節當天也有不少家庭會準備拜拜供品,因為元宵節同時也是三界公的生日,而三界公是僅次於玉皇大帝的重要神明。到底元宵節該怎麼拜拜,有哪些習俗活動、還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本篇將整理2022年元宵節的拜拜時間、流程、以及介紹台灣的元宵節習俗與禁忌,另外若是想要了解2022年的台灣元宵節燈會活動,可以參考「2022全台元宵燈會活動總整理」。 2022台北士林燈節 2022高雄燈會 2022台中燈會 元宵節拜拜:三界公誕辰 拜神明、地基主、祖先 台灣民間信仰中,自然界分為天界、地界、水界
3 年前
2022初九拜天公習俗懶人包:日期時間、準備供品、天公生拜拜流程、禁忌
天公又稱為玉皇大帝、元始天尊,也是俗稱的「老天爺」,是統領世間萬物的神。在農曆春節期間祭拜天公有2個重要的日子,其中一個是「除夕拜天公」,感謝神明去年的照顧,另一個則是「初九拜天公」,因為初九是天公的生日俗稱「天公生」,傳說玉皇大帝會在這天返回天宮,接受各路神仙的慶賀。2022年的農曆初九換算成國曆日期為2月9日,民間也會在這天舉辦祭祀典禮。以下介紹初九拜天公習俗、禁忌、拜拜流程、需要準備的供品,同時初九的到來也代表春節過年假期已經結束,人民需回到日常生活。 正月初九「天公生」、子時開始祭拜 天公是統領世間萬物的神,有說法認為女媧造物時將第九日訂為「天日」,因此初九為天公生日,而另外一說則追溯
3 年前
2022大年初二回娘家習俗、禁忌懶人包 大年初二要拜拜嗎?有哪些習俗?
過往出嫁的女兒只能夠在初二這天回娘家,早期「初二巧」的說法就代表初二時女婿女兒回娘家是稀巧之事。2022年的大年初二日期為國曆2月2日,而因為每月初二、十六都是土地公「做牙」的日子,因此也有不少民眾會在初二這天前往廟宇祭拜土地公。大年初二有哪些習俗、禁忌、以及拜拜的話該準備哪些供品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初二回娘家、祭拜土地公 在傳統上,農曆的初二、十六都是土地公「做牙」的日子,家家戶戶會準備三果或五果、酒或清茶、零食,以及素三牲或葷三牲祭拜土地公。大年初二是農曆年的第一個初二,有人會將大年初二視作每一年的「頭牙」,相較於「尾牙」進行祭拜,不過也有習俗是將「頭牙」的日子與農曆2月2日土地公的生日
3 年前
2022大年初一拜拜時間、習俗禁忌懶人包 初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禁忌?
新年到,大年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代表農曆舊年結束、新年開始,家家戶戶會在今天拜拜、貼春聯、或是前往親朋好友家拜年。大年初一是農曆年的初始,有拜拜習慣的家庭會在今天祭祀神明和祖先,也有不少民眾會前往廟宇走春,或是搶頭香祈求神明的特別照顧。2022年的大年初一日期在國曆2月1日,這一天該怎麼拜拜、又有哪些習俗禁忌需要注意的呢?來看本篇的介紹。 2022虎年吉祥話、春聯對聯句子懶人包 大年初一拜拜:子時拜天公 春節也就是農曆的過年,傳統從去年的年末開始就會舉辦一系列的祭祀送神,並且於新年迎神一直到元宵節為止。大年初一至初五又稱為「新正」,大年初一則稱為「開正」,於初一這天拜拜是祈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子
3 年前
2022除夕拜拜時間、禁忌、習俗總整理 除夕夜的習俗有哪些?
2022年除夕的時間為國曆1月31日,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吃團圓飯、守歲、領取壓歲錢等,迎接新年的到來。除夕又稱「大年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傳統上這天要貼春聯、年畫、窗花,也有不少家庭會在除夕拜拜,祈求新年的好運。既然如此,除夕夜有哪些習俗呢?該怎麼拜拜、又有哪些禁忌該注意呢?本篇將一一解答。 除夕拜拜:神明、祖先、地基主 除夕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有不少家庭會在這一天祭拜眾神,感謝過去的照顧。除夕的拜拜對象包括神明、祖先、地基主,其中神明可以包括天公與家神,通常會在子時祭拜天公、太陽升起後祭拜家神、下午在廚房拜地基主、傍晚團圓飯的時候祭拜祖先,簡化版本則是將天公與家神
3 年前
2021冬至日期、拜拜時間、流程、習俗有哪些?冬至活動、禁忌懶人包
2021年冬至的日期為12月21日,除了吃湯圓、吃餃子之外,也有不少家庭會在冬至當天拜拜、祭祀祖先,祈求接下來一整年的好運。冬至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用過年比喻冬至,因此在民間習俗上冬至和過年同樣重要,甚至有「冬肥年瘦」的說法,春節「肥」不如冬至。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代表陰消陽長,也是一年的陽氣初始。本篇介紹2021年冬至拜拜流程、供品、禁忌等知識,在吃湯圓的同時也可以更了解節氣文化。 一圖看懂 義美、桂冠12種特殊口味湯圓整理:湯圓跟元宵差別在哪裡? 2021年冬至拜拜:神明、祖先、地基主 冬至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在冬至過後白天漸長、夜晚漸短,因此冬至
3 年前
2021七夕拜拜時間、供品、祭拜流程、禁忌懶人包:床母、七娘媽拜拜方法
2021年七夕換算國曆為8月14日,除了情侶會在當天共度七夕情人節之外,許多父母也會祭拜七娘媽與床母,希望能夠保佑孩子平安健康。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娘媽和床母的誕辰,在習俗的演變之下,也產生了例如做十六歲、吃麻油雞酒等獨特祭祀文化。以下整理七夕祭拜七娘媽、床母的拜拜時間、供品、習俗,而若是想知道更多和七夕有關的地方文化,也可以參考「織女的眼淚:澎湖七夕充滿母性之美的婦幼節習俗」文章介紹。 2023七夕拜拜懶人包 七娘媽拜拜:糖粿、麻油雞酒、化妝品 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流傳已久,在民俗祭祀上,一說七娘媽指的是七位仙女,也有一說七娘媽單指織女一人。傳說,織女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孩子,再被帶回天庭,織女的姊妹
3 年前
2021農曆七月鬼門開:拜拜時間、流程、準備供品、習俗禁忌、網路普渡懶人包
每年農曆七月都是普渡祭祀的重要日子,2021年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的時間換算國曆為8月8日,許多廟宇、公司行號都會準備普渡拜拜供品,招待路過的好兄弟。而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有部分廟宇選擇取消或是縮小普渡的規模,提醒民眾如果要前往廟宇參拜,務必遵守相關防疫指引。以下介紹2021年鬼門開拜拜時間、供品,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禁忌,至於宗教場所之相關防疫規範,民眾可以參考內政部公告。 2021鬼門開拜拜時間:8月8日下午14點之後 根據民俗說法,鬼魂會在農曆七月來到陽間,而鬼門開就是鬼魂來到陽間的第一天,在祭拜的形式上偏向替鬼魂們接風洗塵,至於正式的祭祀要等到農曆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中元普渡當天。因此,鬼門開所
3 年前
2021年清明節掃墓拜拜時間、流程、供品懶人包 清明節習俗、禁忌總整理
清明節是每年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家家戶戶都會前往墓區掃墓祭祀,緬懷先人,也祈求未來一年的平安保佑。2021年清明節的日期為4月4日,在掃墓之外,習俗活動也非常豐富,尤其是飲食文化獨具特色,有潤餅、草粿等節慶食品。那麼,清明節拜拜該如何祭祀才好呢?還有哪些習俗活動、以及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來看看本篇的整理。 清明掃墓拜拜:時間以上午、日落前為宜 清明節拜拜可以分為2種形式,其中之一是靈骨塔祭拜,另外一種則是掃墓祭拜。無論是靈骨塔還是墓區掃墓,清明節拜拜皆以上午、正午,也就是白天的時候完成為佳,時間大約是下午15點之前,畢竟傳統上認為日落後陰氣較重,不適合在墓區久留。 在祭祀祖先之前,首先需要祭
4 年前
友站推薦
藏在北斗七星的奧妙(上):中國北斗信仰發展十分複雜,漢代、魏晉時期各有玄機
關鍵評論 - 漫遊藝術史
「開工」的英文跟working無關?各種開工儀式的相關英文一次學起來
關鍵評論 - VoiceTube看影片學英語
2024過年紅包行情:給父母長輩怎麼包才不失禮?親友小孩要包多少?不可不知的金額數字、禮俗與相關禁忌一覽
關鍵評論 - YU CHU CHUNG
藏在北斗七星的奧妙(下):北斗隨著道教發展轉為七位人格神,一直延續至明清
關鍵評論 - 漫遊藝術史
【開光雞與引路鴨】為什麼雞鴨可以避邪?法事雞鴨放養野外會觸犯動保法嗎?
關鍵評論 - julia
《百花百色》漫畫幕後:「栽花換斗」、能夠轉換胎兒性別的臨水夫人信仰
關鍵評論 - CCC創作集
《星期天晚上》S1EP4|今年過年我想來點不同的:除夕可以在娘家過嗎?
關鍵評論 - Abby Huang
打麻雀穿紅衣?心理學淺談迷信
關鍵評論 - Lo's Psychology
【關鍵眼中盯】我們該如何看待那些「台灣不該放中國節日」的論述?
關鍵評論 - TJ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