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erdynamic 發表無線主動降噪耳罩 LAGOON ANC ,以及訴求自由像隻鳥的 BYRD 系列入耳耳機
或許是受到現在市場消費者對耳機外型越來越挑剔,以往設計較沉穩的德國 Beyerdynamic 在 IFA 發表的新系列產品也變的較過往花俏,此次發表的產品相當消費性,為主動降噪藍牙耳機 LAGOON ANC ,以及在形象訴求 " I am like a BYRD "的 BYRD 入耳式耳機產品線。 LAGOON ANC LAGOON ANC 的造型有點近似 Sony 的 MDR-1000X ,採用蛋白質合成皮革耳罩,主打結合 MOSAYC 個人化音效技術結合降噪技術,同時秉持 Beyerdynamic 對音質的傳統,號稱 LAGOON ANC 無論有線、無線聆聽,是否開啟降噪都出色;另外 LA
6 年前
紀念魔神英雄傳 30 周年, Beyerdynamic 在日本推出魔神英雄傳限定版 CUSTOM ONE PRO PLUS
或許現在許多西元 2000 年後出生的小朋友已經沒聽過廣井王子了,但在 1980 年左右出生的男性應該在小時候曾接觸過由他所催生的魔神英雄傳、魔動王與櫻花大戰系列等作品,而隨著魔神英雄傳推出至今已經 30 年, Beyerdynamic 拜耳動力在日本也推出了魔神英雄傳限定版的 CUSTOM ONE PRO PLUS 耳機,以專屬的包裝與六片可更換的側板為這個風靡 80 年代末期到 90 年代初的知名動畫歡慶 30 歲。 魔神英雄傳限定版 CUSTOM ONE PRO PLUS 建議售價為 25,000 日幣,提供黑色與白色兩種基底色,預計 12 月在日本上市 魔神英雄傳限定版 CUSTOM
6 年前
2018 中野春季耳機祭: Beyerdynamic Tesla 技術無線耳機第二彈,鎖定家用的 Amiron Wireless JP
Beyerdynamic 日前推出首款搭載 Tesla 技術單體的無線耳機 Aventho Wireless JP ,而今年再發表第二款具備 Tesla 單體技術的 Amiron Wireless JP ,鎖定家用與定點使用的無線耳機設定,而眼尖的玩家看到外觀可能會直覺得想到,這不就是兩年前 IFA 期間 Beyerdynamic 與韓國 Astell & Kern 共同展示的 aptX HD 技術實驗耳機的完成版嗎? 就在會場與 Beyerdynamic 德國原廠人員閒聊確認下,證實這款耳機的出發點確實是來自兩年前的試驗機,但僅有基礎概念是一樣的, Amiron Wireless J
7 年前
是CES 2018 : Beyerdynamic 發表 Amiron Wireless 藍牙耳罩耳機,採 USB Type-C 並支援 aptX HD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8 : Beyerdynamic 發表 Amiron Wireless 藍牙耳罩耳機,採 USB Type-C 並支援 aptX HD
不同於 Sennheiser 旗艦耳機 HD820 仍堅守類比介面設計,另一家德國老字號 Beyerdynamic 則試圖在中高階耳機產品開始擁抱無線趨勢,繼日前推出過針對 T1 2nd 、 T5p 2nd 與 Amiron Home 等高階耳機的 Impacto USB 數位介面升級線以外,在去年 IFA 宣布基於 T51 的 Aventho Wireless 中高階小耳罩耳機,今年在 CES 則發表中高階藍牙耳罩耳機 Amiron Wireless ,預計夏天推出,價格落在 700-750 美金之間。 從目前公布的外型與型號推估, Amiron Wireless 應該可視為中高階封閉式耳機
7 年前
是TAA 音響展: Beyerdynamic 當家入耳耳機升級無線版, Xelento Wireless 在台展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TAA 音響展: Beyerdynamic 當家入耳耳機升級無線版, Xelento Wireless 在台展出
Beyerdynamic 日前在香港發燒音響展展出的 Xelento Wireless 也出現在 TAA ,不過原本的 Xelento 就已經採用 MMCX 端子,但改採用藍牙線材,而電池部分則獨立一塊,並可夾於衣領上,規額則可提供 aptxHD (畢竟目前 Beyerdynamic 與韓國 A&K 關係不錯...);從數據規格看來,其藍牙接收器也不是隨便套市場上的公模,續航力約 5.5小時,恐怕是為了滿足驅動 Xelento 單體所需故需要較大的驅動力。 Xelento Wireless 也同樣是德國製造。
7 年前
是手機輕鬆聽音樂 3大耳機店精選9款入耳式耳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手機輕鬆聽音樂 3大耳機店精選9款入耳式耳機
因為現在使用手機搭配耳機聽音樂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先前就興起了一個想法:不如就找稍有認識的耳機店家針對使用手機聽音樂介紹合適的耳機吧!根據先前聊天的印象,發現不少初燒的玩家會鎖定在 2,000 到 5,000 台幣的耳機,尤其搭配手機聆聽又以入耳式耳機耳機居多,所以這次設定的條件除了價格以外,還加上了用手機容易驅動的有線入耳式耳機。 至於此次選擇介紹耳機的店家,則是以台北的億而創 Earzone ,加煒電子 JMPlus 以及音悅音響三家,分別由各家推出代表,介紹以這些條件限制所推薦符合要求的耳機。 億而創 Eartron 在科技潮物雲集的三創五樓的億而創三創店派出的是店長”阿葉”,對於這次的條
7 年前
是撼動心靈深處的新樂土, Beyerdynamic XELENTO 入耳式耳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撼動心靈深處的新樂土, Beyerdynamic XELENTO 入耳式耳機動手玩
雖然在意義上, Beyerdymanic 與韓國 Astell & Kern 共同合作的旗艦式入耳式耳機 T8iE 已經推出到第二世代,但在意義上,到了近期 Beyerdynamic 品牌近期才正式推出旗艦款入耳式耳機 XELENTO ,雖設計與外型近似與 A&K 合作的 T8iE ,不過走向依舊有些許的不同。 XELENTO 這款耳機在台灣也有著相當在地化的名稱"新樂土",稍早也與 Beyerdynamic 代理商世貨借到"新樂土”進行試玩。 XELENTO 的包裝有些類似化妝箱的概念,掀開上蓋,映入眼簾的是 XELENTO 本體,線材則收納在下方,並以硬紙遮蓋,不同於一般耳
8 年前
是拜耳本家 Tesla 技術旗艦入耳式耳機 Xelento 在台推出這篇文章的首圖
拜耳本家 Tesla 技術旗艦入耳式耳機 Xelento 在台推出
雖然 Beyerdynamic 德國拜耳已經與韓國 A&K 合作共同推出首款採用其 Tesla 技術的入耳式耳機 T8iE ,不過拜耳本身遲遲未推出以自己品牌名義的孿生品,直到近期終於宣布了這款直屬拜耳旗下的 Tesla 技術旗艦耳機 Xelento 。 Xelento 的設計與 T8iE 幾乎相同,不過框體則由偏深色的電鍍塗層改為亮銀色電鍍處理塗層,同時每對耳機都有專屬序號, Xelento 搭載 11mm Tesla 技術微型動圈單體,頻響範圍為 8Hz-48kHz ,阻抗為 16 歐姆,靈敏度 110dB ,耳機採用與 T8iE 相同的 MMCX 端子,原廠搭配 3.5mm 三極
8 年前
是IFA 2016 : Beyerdynamic 發表 DT1990 Pro 監聽耳機以及與 A&K 合作之 aptX HD 概念耳機這篇文章的首圖
IFA 2016 : Beyerdynamic 發表 DT1990 Pro 監聽耳機以及與 A&K 合作之 aptX HD 概念耳機
Beyerdynamic 在 IFA 展出的新產品,是新款開放式監聽耳機 DT1990 Pro ,延續 DT990 的設計概念,但換上與 DT1770 Pro 相同的 Tesla 2.0 技術單體,以及全新設計的耳機側蓋,比起原本的 DT990 質感高出不少,另外也具備 Mini XLR 可替換插頭讓使用者可進行換線;現場也提供搭配 A20 耳機擴大機試聽,初聽下有著空間比起 DT1770 更遼闊、低頻也更凸顯的特色。 在 DT1990 推出後, Beyerdynamic 經典的監聽系列也只剩下 DT880 還未更新到 Tesla 技術單體;另外似乎 Beyerdynamic 也不會像過去一樣
8 年前
是CES 2016 : Beyerdynamic 推出搭載第二世代 Tesla 技術的 T5p 2nd Generation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6 : Beyerdynamic 推出搭載第二世代 Tesla 技術的 T5p 2nd Generation
圖片來源: PhileWeb 在品牌旗艦耳機 T1 率先採用第二代 Tesla 技術的單體推出 T1 2nd Generation 之後,可說是 T1 孿生耳機的 T5p 也於 CES 公布採用第二代 Tesla 技術的 T5p 2nd Generation ,同樣採用針對隨身系統的 32 歐姆設定,可達到 5Hz-50kHz 的頻響範圍,靈敏度也高達 102dB ,根據日本媒體在現場看到的比較,耳罩厚度也比起 T5p 加厚,另外使用日本製的蛋白質合成皮革作為耳罩與頭帶,耳機線材則使用左右 3.5mm 獨立入線可替換的 7N OCC 線材。 新聞來源: PhileWeb →更多CES 2016
9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