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Jabra Clipper 藍牙立體聲耳機新色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Jabra Clipper 藍牙立體聲耳機新色動手玩
來自丹麥的 Jabra 在藍牙耳機界算是相當有名氣的,它們的產品雖然在這種藍牙耳機價格已經爛到不行的時代仍屬於偏高的,但由於產品品質穩定以及外型設計洗練,仍有不少死忠的擁護者。今年 Jabra 把旗下的藍牙立體聲耳機 Clipper 換上繽紛新色,除了原本的黑色,多了白色、水藍、亮橘與粉紅新色,筆者拿到的是白色的版本。 跳轉繼續: 打開包裝後,除了 Jabra Clipper 本體以外,還有一副耳道耳機以及對應 micro USB 的充電器。 Clipper 是可以自由更換 3.5mm 的耳機的,所以手邊已經有配戴起來覺得很舒適的耳機,不管是耳塞、耳道甚至耳罩耳機都可以直接換上。 白色的 Cl
13 年前
是髮箍與耳機的完美結合這篇文章的首圖
髮箍與耳機的完美結合
這個款兼具美觀與實用的耳機,把線藏在你的髮箍裡,讓長髮女生不用在聽音樂的同時還要狼狽的整理和線纏在一起的頭髮…(親眼看過)。從末端出來的耳機,稍微藏一下,也可以讓你在上班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聽個音樂。三種款式,一個售價要1480日元,相信女○最大裡的○曼老師和○亭老師會很推薦吧。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3 年前
是渾厚中低頻的典雅旗艦耳機,Philips Fidelio L1 試聽這篇文章的首圖
渾厚中低頻的典雅旗艦耳機,Philips Fidelio L1 試聽
大家平常對 Philips 飛利浦產品的印象是什麼呢?是電燈泡?咖啡壺?還是音響呢?也許不少人知道飛利浦有耳機產品,不過上攻萬元旗艦等級也許還真的是飛利浦的第一次吧? 筆者在看到這款 Philips Fidelio L1 時著實嚇了一跳,因為過去飛利浦的旗艦耳機鮮少走高貴路線,而是物美價廉的代表;這款 Fidelio L1 則一改過去樸實外表,價格也進入競爭激烈的萬元級, 到底飛利浦的信心在哪?跳轉就以筆者個人一週的聆聽體驗做個介紹吧。 典雅復古的外觀設計: Fidelio L1 採取半開放式設計,而且混合了多樣的材質,例如以雙色皮革包覆的鋁合金頭帶支架,以及雙層的鋁金屬耳機殼,耳罩的部份採用
13 年前
是三星遞出新款觸控筆專利申請,整合藍牙耳機看來是所見略同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遞出新款觸控筆專利申請,整合藍牙耳機看來是所見略同
圖片來源:美國專利商標局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內一份三星遞出的專利申請,從內容看到三星打算將電容式觸控筆與藍牙耳機整合在一起,這似乎與 Asus Padfone 的藍牙觸控筆概念有些相似,這款概念觸控筆最後會不會推出呢?若按照最近智慧手機螢幕巨大化的趨勢,整合藍牙耳機的觸控筆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 新聞來源: The Verge , 美國專利商標局
13 年前
是一門三傑,鐵三角 3 款 DJ 耳機短評這篇文章的首圖
一門三傑,鐵三角 3 款 DJ 耳機短評
最近因為一些國片的關係, DJ 耳機又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DJ 耳機雖然也是屬於工作器材的一種,不過由於使用場合是在公開場所,並且是會場注目的焦點、也就是 DJ 掛在身上的裝飾, DJ 耳機不僅需要有工具的性質,還要有能吸引目光的能力,這次鐵三角提供三款二代 DJ 耳機,由左至右分別是 PRO5MK2 、 PRO500MK2 以及 PRO700MK2 。 筆者就以短暫的聆聽體驗敘述這三款同為 DJ 耳機、但卻又個性迥異的二代機吧。 簡單敘述何謂 DJ 耳機: 筆者先簡述一下對於 DJ 耳機的既定印象吧,可能會有人覺得既然是 DJ 使用的耳機,那低頻一定是相當海量,不過這並非正確的。由於 D
13 年前
是雷蛇戰地風雲特別版 BlackShark 耳機造型不錯耶這篇文章的首圖
雷蛇戰地風雲特別版 BlackShark 耳機造型不錯耶
恩...相對某些廠商推出號稱遊戲聯名款電競週邊,雷蛇在造型方面下的功夫算是相當不錯的了,這款針對戰地風雲聯名的 BlackShark 遊戲耳麥的噪刑具說是發想自戰鬥機飛行員的頭戴式耳麥(筆者個人是覺得比較像直昇機駕駛用的啦...)使用 40mm 單體,麥克風桿為可拆卸耳機,也就是說即便不拿來玩遊戲,拆下麥克風桿還是可以掛在脖子上當項鍊接在手機或是 PMP 當隨身耳機。 這款耳機採用 40mm 單體,響頻為 20Hz~20KHz ,阻抗 29 歐姆,靈敏度 105dB ,至於麥克風響頻為 50Hz~16KHz ,線長 1.3 公尺,為耳麥 2 合 1 設計,可以透過 1 公尺延長轉接線轉換成耳機
13 年前
是JAYS Headset Control 讓多數的 Android 能用耳麥一鍵選曲+調音量這篇文章的首圖
JAYS Headset Control 讓多數的 Android 能用耳麥一鍵選曲+調音量
圖片來源: Google Play 說到產品週邊,現在 Android 單一產品的完整度應該與 iOS 設備還沒得比吧,看著多數耳機廠商針對 iOS 推出能夠控制音量的耳機, Android 設備的耳機卻多半停留在只能單鍵接聽、播放/暫停的水準是否覺得有點心酸?幸好北歐耳機廠商 JAYS 推出一款 APP ,能讓多數支援耳麥的 Android 設備能夠透過單鍵接聽耳機進行上一首、下一首以及音量調整的功能。 軟體來源: JAYS Headset Control (Google Play),另外筆者還看到一個類似的 app ,也是由耳機廠商 Klipsch 所推出的: Klipsch Contro
13 年前
是日本耳機廠商音茶樂展出造型微妙的耳機" Flat4 -粋 "這篇文章的首圖
日本耳機廠商音茶樂展出造型微妙的耳機" Flat4 -粋 "
圖片來源: 音茶樂 無論是造型還是公司名稱都相當的微妙,這隻名為" Flat4 -粋 "的耳機是由一家叫做音茶樂 Sound Customize 所推出的產品,它的特徵是具備水平配置的 10mm 雙單體(我還水平對臥引擎勒...)、四音路" Full-range 2-element 4-way effect "的設計。 這款耳機可承受 400mW ,阻抗 18 歐姆,靈敏度 104dB ,重量約 17 克。預計在 5 月 12 日的日本春季耳機嘉年華先行販售,而後在六月份正式在店面銷售,預計售價 33,000 日幣。 值得一提的是,這隻耳機的設計師是前 Sony 耳機工程師的山岸亮(關於山岸亮
13 年前
是如果耳機買來只是當裝飾用,請參考看看 v-moda 這款"耳塞"吧這篇文章的首圖
如果耳機買來只是當裝飾用,請參考看看 v-moda 這款"耳塞"吧
圖片來源: AV.Watch 恩...不曉得 v-moda 是怎麼想的,不過這款 Faders 耳塞真的太勁爆了,外觀跟 v-moda 的耳道耳機 Remix 幾乎一樣,都是採用金屬框體設計,還保留可以拆線替換的設計;但它真的就是一款能減少 12db 的隔音耳塞而已,框體裡面沒有單體,但是戴起來在別人眼中很難分辨跟 Remix 的差異,重點是只要 1,980日幣,只要 Remix 的 1/4 價格。 Beats 耳機要不要師法 v-moda ?反正筆者已經在街上看過好幾位帥哥正妹把沒插耳機線的 Beats 耳機掛在脖子上了。 新聞來源: AV.Watch
13 年前
是我也曾對客製耳機有個夢,但自從我自己做了一副之後...這篇文章的首圖
我也曾對客製耳機有個夢,但自從我自己做了一副之後...
筆者最近在看一些耳機資訊的時候,一兩年前很盛行的客製化耳道耳機似乎又被炒熱了,筆者身邊也有年輕朋友為之心動;筆者當年也送了耳機去改過客製,身邊也有幾位朋友作過客製耳機,不過大家討論過的結果是,我們承認客製耳機有強勢的地方,但是請考量自己的能力再決定要不要作,而且不少人聽過高階耳罩後,下一筆投資就改到耳罩甚至二聲道音響去了。 有興趣的話就跳轉看筆者怎說吧。 要談作客製耳機的想法前,先聊聊客製耳機,客製耳機的前身就是平衡電樞單體結構的助聽器,而後因為音樂表演的舞台監聽需求,開始有歌手與廠商留意到平衡電樞單體搭配耳膜框體的優點,就是隔音性佳、不易脫落,歌手在吵鬧的舞台唱唱跳跳,非客製耳機相較下是比較
13 年前
友站推薦
Sonos 進軍耳機市場!定價 400 美元以上要跟 Apple 和 Bose 正面對決
INSIDE - Mia
【Wired 硬塞】新的藍牙技術,會怎麼改寫耳機市場?
INSIDE - WIRED
噪音不是「習慣就好」:高分貝工作環境正悄悄損害你的聽力
關鍵評論 -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追求「碳中和」,買任何一款 iPhone 未來都不再附新耳機、充電器
INSIDE - Heemie
陳繁齊《風箏落不下來》:這間滿佈專輯的狹長店面,是市區裡再浪漫不過的空間
關鍵評論 - 精選書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