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富士 X-E3 問世,機身小型化並用觸控螢幕取代部分功能鍵這篇文章的首圖
富士 X-E3 問世,機身小型化並用觸控螢幕取代部分功能鍵
富士稍早宣布 XE 家族最新成員 X-E3 ,將小巧化作為此次的特點,預計在 9月 28日於日本發售,單機身推估售價為 115,000日幣,搭配 XF18-55 F2.8-4 LM OIS 售價約為 155,000 日幣,提供銀與黑兩色。 X-E3 體積為 XE 系列歷代最小,同時將機身左方四個按鍵取消,並減少原本的右下角的拇指功能鍵,同時減少案件並搭配導航桿,進一步縮減機身寬度,而案件變少後的替代方案則是利用觸控螢幕四方向滑動,當然也可以在系統中設定對應功能,機身後方也更為簡潔,附帶一提的是 X-E3 也是首款使用觸控螢幕的 XE 系列相機; X-E3 的感光元件採用 24.3MP 的 X-
7 年前
是A7 系列機身增加鏡頭選擇, Sony 發表 FE 70-300mm 變焦鏡與 50mm F1.8 定焦鏡這篇文章的首圖
A7 系列機身增加鏡頭選擇, Sony 發表 FE 70-300mm 變焦鏡與 50mm F1.8 定焦鏡
圖片來源: DC.Watch Sony 的無反光鏡 35mm 全幅相機 A7 系列持續的演進,以輕巧的機身、新穎的電子機能還有畫質擄獲不少玩家的心,而 Sony 稍早也在發表兩款 FE 接環鏡頭拓展鏡頭群,分別是 G 系列長焦鏡頭 EF 70-300mm F4.5-5.6 G OSS ( SEL70300G ),以及平價定焦鏡 EF 50mm F1.8 (SEL5018F )。 SEL70300G 是隸屬 G 鏡頭的新款長焦變焦鏡頭,掛上 G 的標誌雖不及紅色的 G Master ,不過品質方面應該不會太差就是,這款鏡頭採用 16 片 13 群,包含 4 片非球面鏡片與 2 片 ED 鏡片,光
9 年前
是雖然外型沒有變化,可是 Sony A6300 卻有著瘋狂的 425 點焦平面相位對焦系統這篇文章的首圖
雖然外型沒有變化,可是 Sony A6300 卻有著瘋狂的 425 點焦平面相位對焦系統
Sony 稍早發表了 A6000 的後繼機種,一如傳聞在外觀變化不大,但除了名字不叫 A6100 而是 A6300 之外,機身的電子性能又瘋狂升級,搭載了新設計的銅配線 24MP APS-C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全新的 4D 對焦系統用上了 425 點的焦平面相位對焦系統,號稱對焦僅需 0.05 秒,連拍可達 11fps 。 對於錄影使用者, A6300 不僅可以 Super 35 片幅錄製 4K 影片,更支援 100Mbps 流量,錄製 4K 時使用 20MP 畫素區塊進行 Oversampling,號稱比 4K 所需的畫素高了 2.4 倍,也支援 Full HD 120fp
9 年前
是數位 Olympus Pen 的極意, Pen-F 正式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數位 Olympus Pen 的極意, Pen-F 正式發表
照片提供:陳寗 Olympus 稍早正式發表 Pen 系列最新旗艦,也是以底片銘機為名的 Pen-F ,比起先前 Pen 系列融合現代化與復古線條, Pen-F 則是徹底的以更接近老前輩的復古風設計,但卻也融合 Olympus 的最新技術。 Pen-F 單機售價為 40,900 台幣,搭配 17mm 定焦為 51,990 元,另在日本發表還有搭配 12mm F2.0 定焦鏡頭的組合。 照片提供:陳寗 一如先前傳聞, Pen-F 採用全新的 20.3MP Live MOS 感光元件,也是 Olympus 首款超過 20MP 的相機,另外也具備自 E-M5 II 的 5 軸防手振,還有以八次感光元
9 年前
是Olympus Pen-F 官方照片、技術規格曝光,全新元件與集現階段技術大成這篇文章的首圖
Olympus Pen-F 官方照片、技術規格曝光,全新元件與集現階段技術大成
圖片來源: digicame-info 繼先前曝光的實機照片,日本 digicame-info 也接獲讀者投書提供 Pen-F 的官方外觀照片以及規格資訊;由這些資訊彙整而知,這款 Pen 系列的旗艦機幾乎是集結 Olympus 目前技術大成的機種,也搭載了全新的 20MP Live MOS 元件。 新聞來源: digicame-info 從官方照片中可看到所有機身案件配置的全貌,筆者當時則誤判了翻轉螢幕的機構,誤以為是類似 E-PL7 的下掀設計,實際的機構是側掀式機構;另外機身正面也可清晰地看到應該是因為 Pen 系列的定位,故把色彩濾鏡模式獨立成轉盤並搭配另一顆可程式化按鍵,而非 E-M
9 年前
是透過改變感光元件位置到底為哪樁? Canon 註冊特殊的可動感光元件相機結構這篇文章的首圖
透過改變感光元件位置到底為哪樁? Canon 註冊特殊的可動感光元件相機結構
圖片來源: Canon Rumors Canon 稍早註冊了一個特殊的可變反光鏡式機構,藉由可改變位置的對焦屏(綠色)、反光鏡(黑色)以及感光元件(紅色),使短鏡後距結構的鏡頭,像是 EOS M 此種 Mirrorless 相機也能使用光學觀景窗以及傳統式的相位差對焦。 然而這樣的結構設計也有點微妙,畢竟如果依照此專利的可變設計,這款相機在未配置第二張感光元件的情況下似乎不適用於傳統具反光室結構的長鏡後距鏡頭,僅能提供 Miroless 鏡頭使用,但如此一來卻又因為反光板所需的空間使 Mirroless 機身少了反光板的薄化優勢。 但也許 Canon 註冊這個專利,是打算以高階的 Mirror
9 年前
是LCD 可上翻自拍的 Nikon 1 J5 採復古設計外觀登場這篇文章的首圖
LCD 可上翻自拍的 Nikon 1 J5 採復古設計外觀登場
Nikon 稍早公布 Nikon 1 系列最新機種 Nikon 1 J5 , Nikon 1 J5 外觀採復古設計,似乎受到市場上又回歸復古風影響,在握柄處有微凸出提升握感的設計,並且採用金屬色機身搭配復古蒙皮,有銀黑與全黑兩色,另外搭載可上掀翻轉自拍的多角度觸控 LCD ,上掀後也會自動進入自拍模式。 Nikon 1 J5 預計四月下旬在日本推出。 新聞來源: Nikon J5 Nikon 1 J5 搭載全新的 20.81 MP 1 吋背照式 CMOS 元件,這也是首款採用 1 吋背照式元件的 Nikon 1 機種;另外搭配 EXPEED 5A 引擎,具備 4K 15p 錄影機能, Full
10 年前
是導入五軸防手振、對焦快 30% , Sony A7 II 閃電發表這篇文章的首圖
導入五軸防手振、對焦快 30% , Sony A7 II 閃電發表
圖片來源: Sony 稍早才傳出將在近期推出, Sony 今天下午就閃電發表 E 接環 35mm 全片幅無反光鏡新機 A7 II ,就如同先前所公布的資訊一樣,此次的重點放在導入機身五軸式防手振機構,成為全球首款具備機身五軸式防手振的 35mm 全片幅相機;日本預計在 12 月 5 日開賣,單機身預計價格約 19 萬日幣。 新聞來源: Sony(1), (2) A7 II 搭載的 5 軸式防手振聲稱可再搭配 FE55mm F1.8 ZA 下達到 4.5 級的防振效果,同時也因為採用機身式防手振,故無論是搭配 FE 鏡頭或是透過轉接環搭配 A 接環鏡頭皆可提供防振(至於是否可透過焦段設定對應手動
10 年前
是三星 NX mini 再推 17mm f1.8 新鏡,機身新韌體將導入 15 段美肌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 NX mini 再推 17mm f1.8 新鏡,機身新韌體將導入 15 段美肌
三星宣布推出 1 吋元件可換鏡頭系統 NX mini 最新定焦鏡 NX-M 17mm F1.8 XHR OIS ,這款鏡頭在等效計算下接近 50mm ,是典型的人像定焦拍攝焦段,單鏡售價為 7,990 元,搭配機身加購為 4,990 元,而先前已經購買 NX mini 的消費者可憑發票或保卡享有同樣的搭配優惠;此外三星也宣布將針對 NX mini 推出新款韌體,把原本的 3 段美肌功能提升到 15 段美肌,滿足自拍族的愛美天性。 關於 NX mini 可見先前產品測試:請點此 你或許會喜歡 原來騎腳踏車也可以裝方向燈 而且是自動感應的喔! 蕭青陽大師最近的夢想竟然是這個... Toshiba
10 年前
是三星發表高規格可換鏡頭機身 NX1 ,亮點在於採用 APS-C 背照式感光元件這篇文章的首圖
三星發表高規格可換鏡頭機身 NX1 ,亮點在於採用 APS-C 背照式感光元件
圖片來源: DPreview 三星在 Photokina 前夕發表一款高規的 NX 系列可換鏡頭機身 NX1 ,這款機器除了具備高規格的電子性能外,最大的亮點是三星搶先量產 APS-C 尺寸背照式 CMOS 元件( Sony 表示:我有 35mm 片幅曲面元件我超強), NX1 搭載的正是一張 28.2MP 的背照結構元件,理論上可獲得比起傳統元件更好的進光量,還嵌入 205 個相位對焦點,涵蓋範圍達元件的 90% 。不過 NX1 價格並不親民,單機身已經達 1,499.99 美金,搭配 16-50mm f2-2.8 鏡頭與垂直把手、附加電池套裝達 2,799.99 美金。 這款 NX1 仍是
10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