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與中華電信推出 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服務,以 Garmin inReach Mini 2 衛星追蹤通訊裝置與銥衛星提供無死角通訊
近期或許受到烏俄戰爭 Tesla 提供衛星通訊系統的新聞影響,以及數起戶外活動落難的新聞,還有財經新聞炒作手機結合衛星通訊的議題,許多民眾也開始關注衛星通訊服務與技術; Garmin 與中華電信宣布推出 Garmin inReach 衛星通訊服務,以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銥衛星為通訊系統,搭配 Gamrin inReach Mini 2 衛星追蹤通訊裝置,提供如登山健行等戶外運動的額外安全服務。 ▲提供個人版與企業版,各三種費率模式 Gamrin inReach Mini 2 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將在 10 月 3 日於中華電信數位門市首賣,提供烈燄紅與幻影黑二色,建議售價為 12,900 元,
2 年前
Garmin inReach Messenger 小尺寸隨身衛星通訊設備推出 使用者能透過衛星訊號傳遞緊急訊息
Garmin inReach Messenger透過衛星網路傳送簡訊功能,將以每月15美元服務訂閱價格提供使用,並且可提供傳送10組簡訊內容,超過之後將以每組簡訊收取0.5美元價格計費,而透過行動網路或Wi-Fi網路傳送簡訊則不會額外計費。 過去推出inReach Mini及inReach Mini 2兩款衛星通訊設備之後,Garmin稍早宣布推出小尺寸設計的inReach Messenger隨身衛星通訊設備,讓使用者能透過衛星訊號傳遞緊急訊息。 相比過去推出機種主要提供衛星定位資訊傳輸,以及發送緊急呼救訊號功能,此次推出的inReach Messenger採用更小尺寸設計,並且能在一般情況下
2 年前
Garmin Venu Sq 2 運動手錶發表 改為 1.41 吋方形錶面 對應更多運動模式與數據量測功能
Garmin Venu Sq 2可藉由Garmin第四代心率感測元件對應心率、呼吸、血氧濃度、壓力指數、卡路里消耗量,以及身體能量等數據,針對女性用戶則可紀錄月經、孕期追蹤等功能。 Garmin宣布新款Venu Sq 2運動手錶,相較過去推出的Venu錶款改為方形錶面。 設計方面,Venu Sq 2採用1.41吋AMOLED矩形螢幕,顯示面積約提升17%,同時電力更可在省電模式下對應長達12天續航時間,即便在一般使用情況也能對應長達11天,但如果開啟GPS則僅對應20小時。 功能部分,則可藉由Garmin第四代心率感測元件對應心率、呼吸、血氧濃度、壓力指數、卡路里消耗量,以及身體能量等數據,針
2 年前
Garmin Fenix 7X智慧手錶評測:太陽能充電錶面、夜跑警示燈、按鈕與觸控雙模式
對於戶外運動玩家來說Garmin旗下智慧手錶應該都不陌生,先前Garmin正式推出Fenix 7系列智慧手錶,依照錶面尺寸分為Fenix 7S、Fenix 7與Fenix 7X,這次我們也借到該系列最高階的版本Fenix 7X要來測試看看。Fenix 7X有幾個重點特色,包括可增加續航力的太陽能充電錶面、兼具夜跑警示燈的手電筒,同時也是Garmin少數能同時支援按鈕與觸控雙模式的戶外錶款,至於售價方面,Fenix 7系列售價依照螢幕尺寸分別為28990元、28990元、31990元。 優秀的續航力與有趣的太陽能充電錶面 如果要說Fenix 7X有什麼讓我在這次評測中印象比較深刻的點,續航力算是
3 年前
讓「驚喜製造」創辦人林業軒都感到驚喜的全新智慧運動錶——GARMIN EPIX
2016 年,一場從沒人想過的《無光晚餐》體驗活動在網路社群引起討論,後來有不少實際參與者分享在黑暗中用餐、翻新五感體驗的過程,令觀望者躍躍欲試,也好奇籌劃這場《無光晚餐》的幕後團隊「驚喜製造」(Surprise Lab.)究竟為何方神聖。 接下來幾年,驚喜製造陸續推出了《一人餐桌》、《微醺大飯店》、《明日俱樂部》、《BADASS ONLY 惹事工具箱》等活動,讓愈來愈多人感受「體驗」的多元可能性,也逐漸認識「驚喜製造」這樣的體驗製造商,並期待每一次的新企劃誕生。 而催生出這些趣味體驗的驚喜製造者之一,是 1988 年生的新世代城市人,林業軒。2015年底,好友陳心龍從倫敦唸書回來,想搞一些好
3 年前
Garmin推Fenix 7、Epix智慧手錶:Fenix內建手電筒可做為夜跑安全燈、Epix首搭AMOLED螢幕
Garmin針對戶外與都市活動,分別推出Fenix 7系列與Epix智慧手錶。前者共有3個版本,差異在於螢幕尺寸,分別為1.2吋的Fenix 7S、1.3吋的Fenix 7,以及1.4吋的Fenix 7X,除了具備藍寶石玻璃外,亦可透過錶面太陽能面板替手錶充電,充電效率是先前版本的2倍、市售太陽能效率的10倍。此外,由於Garmin戶外產品大多使用MIP反射式螢幕,對於都市人來說並不見得習慣,因此也推出Epix智慧手錶補足這個缺口,使用1.3吋AMOLED螢幕。 Fenix 7系列智慧手錶:藍寶石玻璃、太陽能充電、手電筒 Fenix對於戶外運動玩家應該都不陌生,今天台灣正式推出的Fenix 7
3 年前
Garmin fēnix 7 系列運動手錶發表 全面加入觸控設計、增加戶外手電筒功能 最長使用時間可達 37 天 售價 699.99 美金起
Garmin fēnix 7S搭配太陽能充電最長可對應11天到14天連續使用時間,fēnix 7則可對應18天至22天,而fēnix 7X約可對應28天至37天的使用時間表現,至於採用AMOLED螢幕的fēnix 7 Epix則約可對應6-16天使用時間。 Garmin稍早宣布更新旗下旗艦定位的fēnix 7系列運動手錶,其中最大改變是將原本僅以實體按鍵操作的設計,加入觸控螢幕操作模式,並且在特定錶款增加野外可使用的四段式LED燈光,讓使用者能直接將手錶當做手電筒使用,或是另外配合紅色LED燈形成交互閃爍燈號,作為夜間運動時的提示作用。 此次更新錶款,分別包含42mm錶面設計的fēnix 7S
3 年前
Garmin 佈局健康管理領域 透過量化身體數據 衍生更多科學訓練、遠距醫療、健康監控及風險評估等應用
Garmin也與戴姆勒集團合作,透過及時數據監測方式判斷駕駛開車狀態,並且自動判斷是否調整車內環境照明、空調溫度、播放器音量,或是啟動座椅按摩功能,讓駕駛能有更高注意力駕駛車輛。而與再保險公司SCOR Global Life合作部分,則是透過Garmin數據分析結果,協助保險業者判斷被保人身體狀態,進而調整保費,或是是否受理加保,藉此避免非必要保險成本支出。 Garmin除了持續布局原本導航產品,近年來更擴大發展旗下智慧穿戴裝置,更進一步與健康、運動議題緊密銜接,而從2014年成立的Garmin Health健康事業體也從2015年起推出Garmin Connect app及雲端資料庫,藉此持
3 年前
鎖定電競玩家, Garmin 推出 Garmin Instinct Esport 電競潮流版智慧錶
這年頭由於遊戲產業盛行,許多產業無不試圖與電競掛上關係,例如電競筆電、電競主機板、電競顯示卡、電競鍵鼠,甚至筆電廠商也幫部分具入門獨顯機種冠上類電競的頭銜,更不用說因應手遊而生的電競手機;不過至少這些產品都還是能與電競做聯想的,而近年在運動智慧錶相當受歡迎的 Garmin 宣布一款主打電競的智慧錶 Garmin Instinct Esport 電競潮流版,就有點令人摸不著頭緒。 ▲三款亞洲限定電競錶面 Instinct Esport 將於 3 月 5 日在台限量推出,建議售價 9,880 元,將預載三款亞洲限定電競錶面:劍盾傳說、未來領域、狙擊之王。 ▲借助 Garmin 智慧錶技術提供完整的
4 年前
Garmin Lily 新款智慧手錶發表 針對女性打造 輕薄典雅外型設計 售價 199.99 美金起
「Lily」系列本身依然屬於智慧錶款,因此同樣具備心率量測、壓力偵測、飲水提醒,以及呼吸頻率與血氧濃度計算,其他功能則包含手機來電連動、即時訊息推播等。,錶身則支援5ATM等級的防水設計,同時因為採用單色螢幕,最長使用時間可達14天左右。 相較一般智慧手錶更薄、更典雅 相較過往推出智慧錶款通常鎖定男性用戶族群,或是以運動使用為主,Garmin此次則是針對女性市場使用需求打造全新名為「Lily」的全新智慧錶款。 相較過往針對女性打造的智慧錶款,不外乎是採用較柔和配色,或是將錶身尺寸縮減,Garmin所打造的「Lily」系列智慧錶款,進一步讓錶帶寬幅變得更加纖細,僅提供14mm寬,同時錶帶扣具也更
4 年前
友站推薦
一圖看懂 以科學化監測追尋健康,強化代謝力
關鍵評論 - 廣編企劃
當Garmin把台灣列為國家向中國「道歉」,台灣人你該抵制嗎?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Garmin 遭勒索軟體攻擊全球中斷!官方:搶修中但用戶資料不受影響
INSIDE - Anny
戶外安全標配 「Garmin inReach Mini 2衛星追蹤通訊裝置」在台上市,全球銥衛星無死角通訊、SOS緊急求助、全天定位追蹤
關鍵評論 - 市場快訊
慢跑好朋友~Garmin Forerunner 15 & WTEK HS-2BT手臂式心跳帶
運動視界 - 劉歡歡
Garmin把台灣列為國家向中國「道歉」,該抵制嗎?
關鍵評論 - 羊正鈺
sssun路跑誌_20150422_山貓團涼爽夜跑貓空_Epson Runsense SF-810初測試 12K
運動視界 - 老孫
「單車硬體」Garmin Edge® 520全面進化!
運動視界 - Keng Sports - 滋事體大
曾格爾反駁登山記錄造假爭議,但關鍵GPS軌跡要「回台送修機器」才能公開
關鍵評論 - 李秉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