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SONY 無反光鏡 全片幅 sony a7 Sony 第一款 35mm 片幅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 A7 戰了 7 年終於宣布停產 Sony 當前在 35mm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氣勢正旺,雖然多數消費者當前購買時至少會選擇 A7 II 之後的機種,然而作為 Sony 35mm 無反光鏡相機起點的 A7 實際上自 2013 年問世後,直至最近才宣布停產。 ▲ A7 II 開始導入機身防手振,亦大幅強化對焦、連拍機能 最近 A7 在幾家北美大型零售通路如 B&H Photo 、 Adroma 終於顯示停產,若考慮到 A7 與 A7 II 的規格跟機能差距,無論從對焦性能、連拍速度、機身防手振技術等條件, A7 已經與後續機種有顯著差距,不過 A7 II 至今仍未顯過時,隨著 A7 系列演進到第四世代,可預期 A7 I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全片幅 Sony高階全片幅無反相機α9 II發表 操作反應更快、更聰明 售價4500美元 Sony α9 II導入人工智慧應用的新款Bionz X處理器,α9 II將可對應高達60次持續自動對焦,以及每秒自動計算曝光效果,另外也支援人眼或動物眼部對焦,單機身將以4500美元價格銷售,預計會在今年11月正式推出。 Sony稍早宣布更新高階全片幅無反相機α9 II,相比2017年推出的α9具備更快操作體驗,以及更聰明的自動對焦表現。 感光元件依然維持採用2420萬畫素Exmor RS CMOS設計,同樣維持每秒最高10張的機械快門表現,以及最高每秒20張的電子快門高速拍攝效果,至於自動對焦點數量依然是693點,並且對應93%覆蓋面積,相位對焦點數量則是425點。 而藉由導入人工智慧應用 Mash Yang 5 年前
快訊 徠卡 全片幅 leica sl Leica SL2 徠卡 SL2 外觀曝光,外觀與 SL 相近但機背按鍵配置大幅修改 徠卡自發表 SL 後已經有三年的時間,隨著徠卡與 Panasonic 、 Sigma 合作共組 L-Mount 聯盟,當年最先進的 SL 顯然也跟不上 Panasonic 的新機,而最近也傳出號稱是徠卡第二代 SL 的 SL2 外觀照片,並透露這款新機有望於九月發表。 從造型來看, SL2 正面設計與當前 SL 近似,不過軍艦部的造型稍作修改,較現行 SL 窄了一些,而機背的按鍵變動較大,原本位於螢幕兩側的各兩個按鍵設計,現在則是在螢幕左側有三個按鍵;據稱 SL2 將搭載 47MP 元件,具備全新的 CINE Mode ,可錄製 4K 影像,且可透過藍牙與 WiFi 搭配 LEICA FOTO Chevelle.fu 5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全片幅 IMX521 Sony 註冊達 6 款 35mm 片幅感光元件,其中 IMX521 搭載四合一畫素技術 Sony 的 4 合 1 畫素拜耳陣列技術線在廣泛被使用在多款高階手機的主鏡頭,藉由 4 合 1 畫素技術,能夠在天氣良好或是進行數位變焦時保有高畫素,而在低光源又可透過像素合併方式提升低照度的細節,現在這項技術也將用於高階數位相機上,根據 Sony 最新註冊的感光元件列表中, Sony 一口氣註冊高達 6 款 35mm 片幅的感光元件,其中代號 IMX521 的元件即可提供畫素合併技術,能將原本 62.6MP 透過 4 合 1 畫素合併後輸出成 15.36MP ,以血統來看, IMX521 似乎是以 A7R IV 的元件作為藍本、採用不同拜耳陣列濾色片的變種。 ▲四合一畫素合併已經廣泛被使用 Chevelle.fu 5 年前
快訊 無反光鏡 全片幅 數位單眼 Sony A7R IV Sony 發表 A7R IV ,搭載 61MP 背照式元件、 15 級動態範圍、源自 A9 的全時瞳孔追焦、物體技術 Sony 在稍早以" ANOTHER MILESTONE "發表全新的高畫素機種 A7R IV ,這款全新的高畫素旗艦機再度有著瘋狂的技術突破,雖未如先前謠傳可錄製 8K 影像,不過藉由搭載全球首張 61MP 背照式 Exmor R 全片幅,有著驚人的 15 級動態範圍,此外可藉由感光元件位移連拍,以 6 張影像合成 240MP 的靜態相片(註:仍須透過電腦端軟體處理),此外也搭載源自 A9 的全時物體追蹤、全時瞳孔追蹤與全時動物瞳孔追蹤等先進技術。 A7R IV 預計在九月上市,建議售價為 3,500 美金,同時公布新設計的 VG-C4EM 垂直把手,建議售價為 400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sigma 全片幅 Sigma fp發表 史上最小、可交換鏡頭的135全片幅機種 支援4K 24fps動態錄影功能 Sigma fp採用2460萬畫素、全片幅規格的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快門最高可對應1/8000s、最高每秒18張連拍,感光值範圍介於ISO 100-25600,並且可擴展至ISO 6-102400,另外也對應全電子快門進行靜音拍攝與HDR拍攝,同時支援4K 24fps動態錄影功能。 去年與Panasonic、徠卡結盟成立L-Mount接環聯盟之後,Sigma稍早宣布第一款採L-Mount接環設計的鏡頭可交換相機「Sigma fp」,並且標榜成為史上最小、可交換鏡頭的135全片幅機種。 規格方面,Sigma fp採用2460萬畫素、全片幅規格的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並且搭配49點對比式對焦 Mash Yang 5 年前
產業消息 canon nikon 全片幅 Nikon 也將推出類似 Canon EOS RP 的全片幅入門機,取消機頂觀景窗尺寸更緊湊 Canon 與 Nikon 傳統相機品牌雖然自去年底才跨入無反光鏡全片幅相機市場,不過無論是 Canon 與 Nikon 都相當積極展現他們在光學的優勢,同時也亟欲藉由低階機種擴大市佔率;在 Canon 發表主打小尺寸、輕盈(但是鏡頭還是很大顆&很貴)的 EOS RP 後, Nikon 也多次指出他們將推出入門級的全片幅無反光鏡產品,猶如當時 EOS 6D 與 Nikon D600 廝殺的局面,而最近曝光了一張型號 Z1 的相機機頂圖,似乎也應證 Nikon 低階機的計畫。 雖然 Nikon Z1 僅有一張機頂照片,不過從與 Z6 /Z7 的機頂對照,首先不難想像這是一款機身尺寸更小巧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全片幅 α6400 Sony全新APSC-片幅機種α6400發表 針對影片創作者打造 售價899美元 Sony α6400搭載2420萬畫素感光元件、Bionz X影像處理器,支援425點4D對交工能,並且加入即時眼部自動對焦與動態追蹤功能,預期未來也會隨著高階機種加入動物眼部對焦等機能,售價899美元。 針對許久未作更新的APS-C片幅機種,Sony稍早宣布推出新款α6400,而非先前有所傳聞的α7000系列。 α6400定位介於α6300與α6500之間,外型設計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但在可掀螢幕部分加入可上掀180度設計,讓使用者更方便自拍,或是以更多元角度取景,而螢幕觸控功能依然搭載僅對應對焦位置調整設計,並未支援觸 Mash Yang 6 年前
新品資訊 lightroom zeiss 全片幅 不讓徠卡 Q 、 Sony RX1 專美於前,蔡司發表內建 Lightroom 的 Zeiss ZX1 全片幅定焦隨身機 先前就曾傳出徠卡將推出一款旁軸風格的數位相機,原本市場預估會是一款可交換鏡頭產品,不過自行正式在 Photokina 發表的 Zeiss ZX1 ,卻是一款看似可交換鏡頭,但實質則是固定式鏡頭的 35mm 全片幅隨身機,同時也大膽的在機身後方採用全觸控設計。 Zeiss ZX1 預計在 2019 年問世,當前還未公布售價。 Zeiss ZX1 採用 ZEISS Distagon 35 mm f / 2 T* 光學鏡頭,搭配一張 37.4MP 、號稱是蔡司自行開發的感光元件,機身後方採用 4.3 吋的大型觸控螢幕,並帶有些許的彎曲以符合人體工學,同時這款相機還特別強調整合 Adobe Photo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lumix Panasonic 全片幅 Panasonic 全片幅相機以 Lumix S1 、 S1R 作為命名,支援機身鏡頭混合防振、 XQ 、 SD 雙卡槽、首發三款鏡頭與 2019 年春上市 Panasonic 的徠卡 L 接環 35mm 片幅機種正式發表,如先前傳聞提供兩台機種, 47MP 機種為 S1R ,而 24MP 機種為 S1 ,皆可支援 4K60P 錄影,同時也一併公布三款鏡頭,並預告在 S 系列推出後一年內會陸續推出 10 款 L 接環鏡頭,當然亦可相容徠卡與同樣加入 L 接環聯盟的 Sigma 的鏡頭; Lumix S1 與 Lumix S1R 預計在 2018 年春季正式推出,售價還未公布。 雖然在三社聯合聲明當中, L 接環可相容 APS-C 系統,不過 Panasonic 還是會繼續耕耘 M43 系統,不會因為加入 L 接環陣營就放棄 M43 。 Lumix Chevelle.fu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