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estraudio MAPro1000入耳式監聽耳機評測,具獨特被動高頻單體的平價日製監聽耳機
Maestraudio是日下平價音響產品Intime旗下的子品牌,旗下產品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動圈單體搭配Intime開發的RST陶瓷被動高頻單體,同時也強調在日本生產;在2024年Maestraudio宣布全新的產品線MaPro系列的第一款產品MAPro1000,主打以專業監聽需求為設計出發點,並將「Dive into Music」為產品開發理念,當時在東京試聽樣機留下不錯的印象,在台灣代理正式引進後,也向代理商借得測試機進行評測。 ▲盒裝設計延續樸實路線,不過紙盒很薄、支撐性有點不太夠 ▲是少數在此價位還能維持日本製的新開發音樂鑑賞耳機 ▲耳機主體相當樸實,有點想起十多年前入耳式監聽耳機興起時
5 個月前
Razer 推出首款監聽級入耳式耳機 Razer Moray ,針對直播、內容創作搭載混合雙單體與 MMCX 換線設計
Razer 宣布品牌首款針對內容創作與直播的入耳式監聽耳機,採用人體工學的類客製化耳機設計,強調具備寬敞與逼真的音場,具備混合雙單體與 MMCX 可換線機構,並藉由人體工學設計搭配耳塞可達到 -36dB 的噪音抑制。 Moray 已在 Razer 官方商城上架,台灣售價為 4,490 元(北美為 129.99 美金)。 ▲ Razer Moray 採用 MMCX 可換線機構 ▲ Razer Moray 強調是為創作者與直播主設計的監聽級入耳式耳機 Razer Moray 搭載二路分音圈鐵混合雙單體,可呈現 20Hz-24kHz 頻響,強調由劇院音效專家測試與最佳化調整,音效具備 THX 認證,
2 年前
Sennheiser 公布使用 MMCX 插針的 IE 200 入耳式耳機,強調近乎無諧波失真的自然音色
Sennheiser 繼 IE 900 、 IE 600 、 IE 300 等新世代鑑賞型入耳式耳機後,在 2023 開春宣布系列新成員 Sennheiser IE 200 ,強調承襲上述兩款高階產品的技術經驗,呈現幾乎沒有諧波失真的出色音質。 Sennheiser IE 200 預計於 1 月 31 日起於全球陸續推出,建議售價為 149,99 美金,約新台幣 4,600 元左右 ▲ IE 200 為新世代 IE 系列鑑賞耳機最新成員 ▲採用 7mm 單體與 MMCX 可換線設計 Sennheiser IE 200 採用 Sennheiser 於 15 年前首度公布的 TrueRespons
2 年前
日本線材品牌 Nobunaga Labs 推出首款耳機鶯,採用平台耳塞搭配 MMCX 可換線設計
日本線材品牌 Nobunaga Labs 是許多日本耳機玩家熟知的耳機線材品牌,不過自品牌成立以來僅提供線材、耳塞與 DIY 線材零件的 Nobunaga Labs 宣布品牌第一款耳機產品「鶯」,「鶯」選擇市場較冷門但仍受到特定族群喜愛的平頭耳塞,並具備 MMCX 可換線設計。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NOBUNAGALabs(@nobunagalabs)分享的貼文 鶯預計 12 月 17 日在日本上市,建議售價為 8,870 日幣,提供黑色與銀色兩種配色 ▲鶯是一款採用 15.4mm 大口徑動圈的可換線平頭耳塞 鶯首度亮相是在日本 Potafes 2022 活動,將入門級的 M
2 年前
Nuarl 在日本限量推出 MMCX 的 4.4mm 平衡升級線 NX1-BC44 ,採 7N 鍍銀
雖然 Nuarl 在台灣消費者是以真無線耳機產品較為人所知,不過 Nuarl 一直有高音質有線耳機的產品線,為了紀念旗下 NX1 HDSS Hi-Res STEREO EARPHONE 獲得日本 VGP 2021 大賞,宣布推出限量的 4.4mm 平衡 MMCX 線材 NX1-BC44 , NX1-BC44 原定價為 12,000 日幣,至 2021 年 1 月底特價 10,000 日幣。 不過該款線材僅限透過 Nuarl 日本官方商店、 e-earphone 與 Fujiya-AVIC 販售。 ▲ NX1-BC44 可搭配市售 MMCX 耳機使用 NX1-BC44 是一款採用 MMCX 端子
4 年前
日本 Final 推出 MMCX 端子專用拆卸工具,降低更換線材損壞端子的機率
雖然 MMCX 端子是當前入耳式耳機相當主流的設計,不過原本為天線端子的 MMCX 端子有著許多的先天問題,包括品質良莠不齊以及端子本身可旋轉等原因,採用 MMCX 端子的耳機也相對容易傳出端子磨損相關的災情,日本 S'NEXT 旗下的 Final 有多款耳機使用 MMCX ,為了降低消費者更換線材操作錯誤造成端子耗損,也特別推出 MMCX 專屬的拆卸工具 MMCX ASSIST ,零售價不算特別便宜,含稅要價 980 日幣。 ▲ MMCX ASSIST 的使用方式 不少人以為可換線耳機只要拉著線用力拔除就可以,這樣的做法也造成許多耳機損壞,雖然正確來說只要握住端子頭就算是正確拔除,只是 MM
5 年前
Final B 系列耳機登台,強調發揮音響心理學與結合工藝美感
Final 在去年推出實驗性質濃厚、可讓消費者手動物理調音的 Make 系列耳機後,今年則延續 Make 系列金屬燒結框體結構,推出全新的 B 系列耳機, B 系列在六月底於日本上市後,稍早 B 系列的三款耳機 B1 、 B2 與 B3 也正式宣布在台推出, B 系列強調以音響心理學作為調音基礎,搭配精緻的日式工藝設計,而系列型號並非等同於等級,是以開發順序命名。 Final B 系列將陸續在北中南合作店家舉辦試聽會,同時也預計在 7 月 19 日到 7 月 21 日的高雄耳機祭現身。 ▲一圈一鐵 B1 採玫瑰金 B1 為三款產品中唯一採用圈鐵混合配置的機型,主打活潑、立體與宛若在舞台中央的聽
6 年前
2019 中野春季耳機祭: DUNU 達音科展示模組化耳機線磐,與平價雙動圈入耳式耳機 DM480
DUNU 達音科在此次的耳機祭將重點放在兩款產品,其一為模組化插頭耳機線"磐",另一則是鎖定 69 美金平價市場、採用雙動圈單體配置的可換線入耳式耳機 DM480 。 嚴格來說磐並非首次亮相,它應該是在 2018 年底的冬季 ProtaFes 就亮相過,但並未冠上正式產品名,正式的磐提供 MMCX 與 2Pin 兩個版本,而在插頭端透過微型 4Pin 插頭的方式搭配轉換器,可變換成 3.5mm 單端、 2.5mm 平衡、 3.5mm 平衡與 4.4mm 平衡,同時插頭本身也具備固定扣,需按下側面的圓形按鍵才能退出插頭,避免聆聽過程鬆脫。 DM480 則是鎖定高 CP 值市場的產品,使用客製耳機
6 年前
2018 中野春季耳機祭:丹麥 Estron Linum 第五代耳機線強化端子耐用性,還在長度調節器加入鎖定功能
來自丹麥的 Estron Linum 的耳機線可說是相當特殊的,採用超細多芯線設計以及提供專利的 T2 端子,過去亦為英國客製耳機品牌 ACS 指定線材供應品牌,而近期也與美國 UE 合作,提供 T2 插針予 UE 使用,這次在耳機祭他們展示了第五代線材,採用強化版的插針設計,希望給消費者更好的產品耐用性。 過去 Estron 的線材本身的可靠度是相當高的,不過也僅限於線材本身,然而端子部分可說是硬傷,尤其第一代線材在 3.5mm 端子只有簡單處理,不少玩家直接在端子頭折斷發生災情,先前的第四代產品就已經陸續改善 3.5mm 端子頭的可靠性,而第五代線材(圖上銀色 T2 插針)則連 T2 端子
7 年前
c_9
ALO Audio 推出 Gold 16 IEM Cable 系列線材,也一併打臉淘寶的 ALO 4.4mm 插頭是假貨
美國線材品牌 ALO Audio 宣布推出 Gold 16 IEM Cable 系列頂級線材,其中包括 4.4mm 端子版本,同時從 ALO 這系列的端子頭設計,可看到 ALO 選擇的端子頭與淘寶上聲稱 ALO 的 4.4mm 端子頭完全不同,顯然淘寶上的 ALO 4.4mm 端子頭並非 ALO 商品;此系列採用 16 芯鍍金 OFC 線材,導體線徑為 18 AWG ,並採用 ALO 專利編法,導體外層使用 FEP 特氟隆材質作為外層包覆材質,比起一般常用的 PVC 或是 PE 材質具有耐熱、無黏性、耐化學影響、低摩擦力與絕緣的優點,Gold 16 IEM Cable 提供 4.4mm 5 極
7 年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