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畫質的最小巧全片幅可換鏡頭機身, Sony A7R 動手玩

2013.11.13 05:11PM
是追求高畫質的最小巧全片幅可換鏡頭機身, Sony A7R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在日前發表了兩款搭載全片幅感光元件的 E 接環機身,分別是 24MP 的 A7 以及 36MP 的 A7R ,兩款幾乎孿生的產品卻有著不太相似的使命, A7 偏向休閒攝影玩家追求便利以及高畫質的設計,而 A7R 則是純粹的追求極致解像力,一樣的外表卻有著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與定位。

這次 Sony 提供 A7R 以及  Zeiss 35mm f2 、 Zeiss 55mm f1.8 兩款定焦鏡頭的組合,跳轉開始介紹。

9a1c4f8bb3aae34019f04e9fcf745d03

宣示 NEX 子品牌退場後,以血統以及 Sony 全新的命名原則推測, A7R 或許可視為先前 E 接環可交換鏡頭 NEX7 的延續機型,在設計理念上同時融合 NEX 系列相機追求小巧可交換鏡頭設計,以及 RX 系列相機追求最小尺寸高畫質的復古風理念,機身設計融合源自 RX1 相機、 NEX 系列的風格,又同時在觀景窗採用早期底片相機的軍艦部設計。

a76c8cc88d05f585079603210bd5e297

A7R 與 A7 雖有著幾乎相同的外型,然而在用料上 A7R 特別標榜使用鎂鋁合金材質,也比 A7 略輕 9 克,為 407 克、含電池與記憶卡僅約 465 克,是目前全片幅機身之最,重量比起許多 APS-C 入門級距的機身可說是不遑多讓,重點是 A7R 仍是一款具備基礎防塵滴的機身。

007f356fa98c75e7611175566162adbb

b2d7aaa929ad6ba9ec124dd2054a03f7

A7R 機身的握柄使用類似 NEX6 的大尺寸設計,並在握柄與機身交界處設有大型的前轉盤,然而快門鍵以及機頂轉盤配置與 RX1 相似,都是配於機身機頂上方,筆者對於搭配比 RX1 更大的握柄但快門仍在機頂的操作覺得不是很順手,相較把快門配置於握柄上方, A7R 的快門位置較易因食指按壓角度在觸發時引起手振。

f0a76f5b66a4ed1a2090667d59e2d85f

機背的按鍵配置與 RX1 也頗為類似,但不同的地方在於 A7R 預設的 AEL 功能鍵可透過撥桿切換成 AF /MF 切換,選單鍵被配置到左上角的位置, LCD 右上方為 C2 按鍵,加上機頂、轉盤右下方共有三顆 C 鍵,至於相片瀏覽鍵則被配置到後轉盤左下方,錄影鍵被配置在右手拇指放置處右方。

a7b76ecac92cf3ed0640f3d26c035144

d503e475b2151a227d7ce563a6c9660a

此外, A7R 的 3 吋 92 萬畫素 LCD 乍看下似乎與 RX1 似乎是基於機身厚度不得不作成突出設計,不過就像 RX100MK2 之餘 RX100 一樣, A7R 的 LCD 硬是加入可上下翻轉的設計,可用於低角度與高角度取景。

b4cc9cbfbb043c685a024952c860ce3b

另外電子觀景窗採用 0.5 吋的 239 萬畫素 OLED ,顯示的品質與細膩度相當驚人,但也因此使用電子觀景窗取景的續航力會低於 LCD ;此電子觀景窗下方提供紅外線偵測,能夠在眼睛接近時將畫面自動轉移到上方電子觀景窗。

4b32da275aed7132898e31549dfa48c3

然而紅外線判讀範圍不算近,筆者試著將 LCD 呈現 180 度平放並將機身貼在腹部進行取景時,會導致紅外線判讀為貼近狀態,並且將畫面移轉到電子觀景窗,故筆者建議如果有連續腰間與腹部高度取景需求,又想將 LCD 貼於身體時,可將顯示自動切換功能關閉,強制設為以 LCD 取景。

3c3ff4cc1c59ae859819b303afa62c27

機頂的熱靴採用 Sony 現行的 mi 通用型熱靴,軍艦部內並無搭載內建閃光燈,至於造型會如此突出的原因,據說是與考量到安裝閃燈後熱靴基底的強固度有關,才會做出如此突出機身的軍艦部造型。

257a9b04efe43108fae936ca76c06222

e0379b97c29854273324ea04c2390c58

0ebab0447c98afe08924e41531916deb

cc174bd5710cb6566e23435d998b5df3

A7R 延續 NEX 與 RX 系列相機的特色,機身多數的按鍵皆可在選單中進行客製化設定,把常用的功能設為快捷,方便進行快速設定;不過筆者發現原本預設在與後方四方向鍵整合的轉盤在剛拍攝完畢時想要進行設定(預設是對應 ISO )會偶發性的失效,需要再先按個按鍵,也許與手上這台 A7R 是媒體與消費者體驗專用的機器有關。

1954ab23eb78a50e2e219c0d50170146

202b9b332ff7fc016f61da92291f87a2

260110c5269e7774b1b545c0b64d43a6

A7R 是具備 WiFi 機能的機身,機身握柄的側面搭載 NFC 標籤,可與手機進行快速配對,另外對稱側則提供耳機、麥克風的 3.5mm 插孔,可用於擴充錄影的外接設備;至於耳麥插槽下方的蓋子內則是 microUSB 以及 miniHDMI 介面。

7376f26ca38433fe8bf2f29282c4d0bb

A7R 的硬體規格採用一張全新專為短鏡後距最佳化的 36MP 全片幅感光元件,據稱針對光學入射角的特色進行最佳化設計,並且移除會折損畫質的低通濾鏡,並且也未搭載與 A7 相同的對比式與焦平面相位差混合對焦,僅使用 25 點對比式對焦系統。

95f74dbe345193535861376c37ffe38a

由於對焦系統的差異,也造就 A7R 對焦速度與合焦判讀精度註定不如 A7 的狀況,但取而代之就是給予這張 36 萬畫素超高密度元件更少的成像阻礙;A7R 搭載的引擎是 BIONZ X 影像引擎,快門速度可達 1/8000 秒,基礎連拍為 1.4fps ,連拍優先模式可達 4fps , ISO 範圍可擴充到 50-25,600 ,錄影時為 200-25,600 。

3ffe9f07d28ea2568cfbb683b285504a

a1b8ade9656868246e8c5c0e3bbead48

6010321e8104c7568bcd16f22331411d

c31d06d385d0310eb944c620b3bb17fc

475c3b31d2d0ea8483be6457811711cb

bc8cf4aba7c8b1e5df8c08c02e89bd39

c362503bad7b31231db60b04e66214c5

ccb7d8abb48e71c417eb5b5aee14711d

5ca9f1f8c9383be15cff60f8f1f72b8f

bbb4911b0c9b7519912eebaa9f282fc3

54de433827a850bcd8209c240a575160

A7R 的電子系統則是相當熟悉的介面,也就是用於 NEX 與 RX 系列相機的操作邏輯,手動選擇焦點可選擇三種焦點尺寸,拍攝模式內也可直接挑選包圍式曝光、包圍式白平衡等多種連拍模式,另外搭配現有 APS-C E 鏡頭時可選擇是否進行 APS-C 裁切;此外具備 PlayMemories app 擴充功能,除了可與手機連線拍攝外,也可擴充拍攝模式。

9a76a1daec397e2c5e66f233cb0ab674

0e9defd7ed58d0fa0f494ebc2869f3b1

至於這次所借到的鏡頭為兩款掛上 Zeiss 之名的定焦鏡頭 SEL35F28Z
以及 SEL55F18Z ,分別為 35mm f2.8 與 55mm f1.8 定焦鏡頭,並且搭載 T 鍍膜,皆是針對 A7 全新設計的 FE 系列鏡頭,採用電子式對焦環,且與機身一樣具備基礎防塵滴能力。

bdc6c6a7a87dfc5fd879b27004252810

086f84c18f56850cf1ad2ce994e829be

a1e2402b9eb08f3f6c5f89533e288030

SEL35F28Z 為 5 群 7 片結構,包括 3 片非球面鏡片,最近對焦距離 35 公分,放大倍率 0.12 倍,為 7 羽光圈葉片,重僅 120 克,主打輕巧隨拍的廣角鏡特性。至於 SEL55F18Z 則是以高解像力的標準焦段為設定,同為 5 群 7 片含 3 片非球面結構,最近對焦 50 公分,放大倍率為 0.14 倍,為 9 羽光圈葉片,重為 281 克。

7fcd740121f18d2a1b8546d9f3ce3fc7

09315e624045598282af7d5c4b4e869e

可以說身為首波與 A7 、 A7R 一起發售的鏡頭,這兩款鏡頭都非追求高大光圈的設計,而是以合理的影像品質與可匹配 A7 、 A7R 的輕巧機身所設計的小型化鏡頭,畢竟全片幅機身不能以 NEX 的 APS-C 鏡群使用經驗看待,更大的成相圈使得同樣光圈下背景虛化更明顯,屆時問題不再是該如何虛化背景,而是如何獲得所需的景深反而成為重點。

d1e3511ac94d7a56f645a1d31e9327cd

22b85b8871ccc33bcc448d455cddf0eb

3b92b62aed12aadc751851164983f810

97945fab369bf6e331ace1f197c5a679

648e64c05eddbc30507db3c07cc4c2c2

67dda34d4389fde94c52bef83312b32c

de90c7b440ff2bd0179f4d3896fa254f

f728c6f1f2b02f085ba6dafeb506a362

e8d1ccbe52e8f39a4aea01876119b4a2

664c19ec028dd65dbbe58e74ab50b097

2052b66cc2ce42a370425aa575fca9ea

3eee66741942feb5c6baaf1539fb0686

2622be629a9ddd6b9bd28944abf0f4c0

fd39e77102643532dedf067707e78183

b67c269795a7a35b10a39351538a653d

aff33b4f30ea0b2215dae6adc732d547

a1548e0a71acdf844e63276013b92002

55a56f18d3a2369d5403691f02d8aa6b

8583558002d7909a6ad5300a1201596a

0eb632bd65b184918dfded818dcb521c

a1e94affd40084b6c08e7ef4dd1c811b

f7102eada120cd17dde5d21940f3b939

0e4530da169578a3183020ad3e6fbd81

c270753cc699f8c35b996d76eabd2904

a91e1d96c5ab17721b984dceb6270a50

5d1365e9a3a82387f13ff69e33780738

dde2fe8a1f90861649ff99e25cc60605

9db3d848844d4d52321ae6e77f7f30f8

c2f9e463ca1bdbc0d8b2bbfb5572f08f

4fa06c070227526674bead0d7c08bcee

193ad6c7fefdb6c5b9ca28f5e6bbfdb9

8acd6e675f9cabbdda14a4a2d4dcee00

b64acf4665f6d359445057e55c6290f2

6c255fa3148894c70ca7a28a7cacdbee

e9c59cd8dccfff10acc5659d10665028

d8f41174c0e21c062d70cff22e382823

由於借測期間適逢非雨即陰的天氣,還真的把相機歸還隔日就放晴,所以拍攝的照片許多都是在昏暗的情況下所拍攝;這次筆者使用 A7R 拍攝的照片幾乎只用到標準色彩與黑白,特效功能則未開啟,並且將降噪功能完全關閉,試圖以未經過過度處理還原鏡頭與感光元件在高 ISO 的 JPG 直出情況,至於幾張長曝光的照片則是定在 ISO 100 的 30 秒曝光。

ebadb51de38ddd28883d4572b0c48c0d

畫質方面,能明顯感受到大光圈下的 SEL55F18Z 的細節呈現能力是遠強過 SEL35F28Z 的,當然這也是非戰之罪,畢竟廣角鏡由於光線入射角角度更傾斜,相較標準焦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折射,比起標準焦段較難取得比較好的影像品質,加上 SEL35F28Z 追求的是小體積與高畫質的折衷, SEL55F18Z 則是以追求高畫質標準焦段,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此提一下對於鏡頭的個人偏好,筆者認為 Sony 未來在推出鏡頭群時,可以考慮推出具備物理對焦環並且擁有景深尺的鏡頭,對於隨拍與街拍使用者,此種純電子式的鏡頭較難快速的進行盲拍。

922b4866cdb15bfc93a5d0c1d7f17a02

A7R 操作的經驗與 RX1 類似,不過筆者覺得 A7R 按鍵分佈的人機介面還需要再略為調整,如先前所提,握柄尺寸與快門位置的觸發角度相對容易引起手振, LCD 上方的兩顆按鍵由於與 LCD 有段差,加上電子關景窗非常突出,相對之下是不太好操作的,筆者個人在設定快捷時將 C2 設為三個快捷中較少使用的機能。

對焦速度方面,雖然由於鏡頭機構不同無法對比,不過筆者認為應該是與 RX1 相近的,然而遇到夜間以及畫面較複雜的情境,準焦的情況會些許問題,但 A7R 在無法準焦後不會繁複的再次進行對焦,故可重新選定焦點再試。快門觸發速度與追焦速度相較於正統的數位單眼相機是比較慢的,如果是偏好即興快拍,筆者會建議選擇 A7 即可。

87db78d7748872a339fa352c7dc13f41

不過在可掌控的完美環境與靜態風景拍攝, A7R 搭配此兩款鏡頭的品質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的還原能力與解像力作為商業大圖輸出是相當足夠的。至於色彩在標準設定的 JPG 直出是傾向 RX1 清麗偏豔的風格,如果是有商業後製需求建議以中性色彩拍攝較佳。

A7R 目前的鏡頭群能否徹底解放此感光元件的性能,筆者並不確定;但是 A7R 可貴的地方在於以這樣的機身尺寸與鏡頭所能展現的影像品質,並且還可在如此輕巧的機身與鏡頭群具備防塵滴的特質,不過機身的反應速度以及對焦系統,使 A7R 相對不適合進行快拍,而是以靜態商業大圖輸出較合適。

94842c28b261b909acf0e5481c17b380

另外由於 Sony 的 FE 系列鏡頭目前選擇不多,需要完整鏡頭群的使用者仍需等待 Sony 的這兩年之間的醞釀,或是以轉接的方式透過 A 接環鏡頭群補足(當然也可以轉接它廠鏡頭),當然若是喜歡目前 Sony 提供的鏡群焦段, A7R 確實是在靜態高畫質輸出最容易攜帶的機身與系統。

2 則回應

  • 在專業的數位相機領域裡,SONY一直被人垢病的問題就是高ISO雜訊抑制不佳,甚至有油畫狀況出現,不知道可否測試低光源高ISO的品質如何?

    V-net
    2013-11-15
    • V-net wrote:

      在專業的數位相機領域裡,SONY一直被人垢病的問題就是高ISO雜訊抑制不佳,甚至有油畫狀況出現,不知道可否測試低光源高ISO的品質如何?

      不好意思,相機已經歸還了,這邊有一張 12,800 下拍攝的原始照片,但由於關閉降噪,也許與一般使用者的使用狀況會有些許不同:這張

       

      20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