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筆者手中剛好有這三款裝置,筆者也依照使用的經驗分享這三種裝置的優點與特色。
CLIQUE R100 :安裝方式簡單,設定方式是透過網頁介面,輸出提供 3.5mm 類比與光纖兩種格式,體積約名片盒大小,僅需消耗 5V 1A 電力,連接方式是透過 WiFi 連接區域網,搭配的 AllPlay 協定可支援多種應用,官方建議的 app 盡可能包含可使用 AllPlay 協定的功能與串流服務。
Google Chromecast Audio :安裝方式同樣簡單,設定可透過網頁方式或是先在手持裝置安裝 Chromecast app ,輸出也是提供 3.5mm 類比與光纖,體積約掌心大小,電力需要 5V 1A ,連接方式由 WiFi 連接到區域網路,搭配的 Chromecast 協定可支援許多服務,不過本身的 app 功能比較偏向 app 商城與管理,主要是藉由 app 本身可支援 Chromecast Audio 協定提供功能,故須自行下載各種服務 app 後使用,但仍可藉由 Chromecast app 搜尋相容此協定的 app 。
嵌入式開發板搭配 Linux 音樂系統:彈性最大、擴充性最高但上手門檻也較高,但考慮資源完整性建議挑選樹莓派作為核心,使用者必須先選定音樂 Linux 後將系統寫入記憶卡中,目前較多人使用的應該還是 Volumio 或是 Runeaudio ,而由於嵌入式開發版本身的特性也會在介面與功能有所不同,但像筆者個人使用的 Cubietruck 雖本身就有較豐富的 I/O ,可是如 SATA 硬碟部分則須手動修改程式掛載,對一般使用者門檻較高。
Volumio :請點此
Runeaudio :請點此
此種平台最大的優點是高度彈性,尤其多數嵌入式開發版都具備乙太網路介面,可藉由穩定性較高的乙太網路提供穩定的串流品質,但像早期的樹莓派要擴充 WiFi 則要透過 USB Dongle ,另一個特色是可掛載硬碟,如樹莓派可透過 USB ,筆者的 Cubietruck 則有內建 SATA 。
此外在音訊輸出介面除了開發版本身具備的音訊輸出以外,也可藉由如 USB 外接音效卡,或是透過 I2S 介面連接 DAC 解碼子板等,對於重視高音質的朋友可不受開發板本身音訊晶片規格限制,但像是 USB 外接音效卡部分仍有相容性問題。
系統介面則是 Web 介面,透過輸入對應的網域名稱即可進入管理系統,手機、電腦甚至有瀏覽器的電視都可進行操作,除了 USB 硬碟、 SATA 介面、 NAS 以外,也可聆聽網路電台、 Spotify 、 DLNA 與 AirPlay 支援,功能算是相當齊全的,但基本上手的門檻還是比較高一點,不過一旦設定好系統剩下的部分就不難,適合不怕麻煩且更重視功能與音質的使用者。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