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險毀於祝融,古代建築如何防火?

by Knowing
2018.02.22 09:16PM
是大昭寺險毀於祝融,古代建築如何防火?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

(大昭寺一景;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段修剛)

17號,著名藏傳佛教的信仰中心 ─ 大昭寺傳出火災,經過數日調查,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說初步調查已排除人為因素;公安機關表示火災未造成傷亡,而失火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

東亞主要以木造建築為主,而木材容易引火燃燒,這不禁讓人好奇,古代防火技術未如現在發達,大城市裡密集的木造房屋要怎麼防範火災?

所謂的防火牆

現在講到防火牆大家都會想到電腦防毒功能,但這個名詞源自一種不易自燃、防止火勢蔓延的牆構造。防火牆將各個房屋隔開,雖然沒有滅火功能,卻能控制火勢。

防火牆不僅止於室外,有些注重防火功能的房屋也會做室內防火牆,特意空一些房間,這些房間無門無窗,以更好地隔絕火勢蔓延。

防火水缸

為了防火,一些樓房會特意在屋旁鑿井,或是以水缸代替水井的功能,比如紫禁城,有300多口水缸,以備不時之需。紫禁城以往會特意保持水缸在滿水狀態,冬天還須替水缸保溫,以免水結冰遇到火災時無水可汲。

古代的消防隊 ─ 潛火隊

在宋朝,開始出現公共化的防盜、消防組織,分為官方以義務兵組成的「潛火隊」,以及民間自組的街道防火組織,如「水鋪」、「冷鋪」、「義社」等等。在大城市會設立望火樓,時時派人在上瞭望,注意何處失火;城內會分區設置「軍巡鋪屋」,每所鋪屋置「鋪兵」數人,負責「夜間巡警」,提防盜賊與火警。若發生火災,專職於打火的軍隊會出動打火。

宋代某些城市還將城市規畫出各個防火區,各區駐軍負責自己的防區,類似現在的消防機制;值得一提的是,跟古代一樣,台灣早期消防、警務不分家。

防患於未然的規矩

中國著名的藏書樓 ─ 天一閣,之所以叫「天一」,就是取古書上「天一生水」的說法,想以水制火。為了防備火災,天一閣立下許多規矩,比如不準攜帶火源入閣,即便貴為一級地方首長也會要求遵守規矩。另外,為了方便打火,天一閣前鑿有水池。

因為嚴格的防火規矩,天一閣數百年未遭祝融之災;乾隆皇帝聞知其建築與防火制度的良好,曾請人向主持天一閣的范家請益如何建造藏書樓,後來造了數個藏書樓貯存四庫全書。

相關消息

新品資訊
一圖看懂 Panasonic 日本製 IH 調理爐:光火力感應控溫黑科技,開啟AI智慧烹飪新時代
癮特務
4 天前
新品資訊
Tesla 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面臨生產瓶頸 問題在模仿人類的手部設計
Mash Yang
21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藍牙體脂計675元 可量測14種身體數據並搭配手機記錄 最多可12人共用
Tandee
13 個小時前
開箱評測
寶可夢傳說Z-A同捆機少量店家開放預購 目前預購價為15990元
Tandee
10 個小時前
雲端服務
AI 智轉百業賦能企業,2025 Google Cloud Summit Taipei 引領最新生成式 AI 應用
癮特務
10 天前
新奇搞笑
Wi-Fi 有機會成為一種無影像的新型監控方式
Twelve
2 天前
【好簡單】HTC Tattoo 智慧型手機簡單玩
annti wang
15 年前
科技應用
網路檔案館正式成為美國聯邦政府文件指定圖書館
Mash Yang
21 個小時前
科技應用
加州新勞工法案難落實 Uber 執行長認為合作司機更看重工作自由度 也是 Uber 服務的主要動力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