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已經有米其林指南餐廳的,過年期間有去三星級的餐廳頤宮還是一星級的燒肉大腕呢?其實大家都宅在家裡吃吧~沒問題,其實米其林的味覺也可以用小吃零食創造出來喔,過年期間和親戚好友們一起來試試看,讓聚餐更有趣:
之前的「泡麵加布丁除了美(?)味之外,背後應該還有更需要注意的事」做了實驗,讓我們了解到布丁成份的差別,但是仍然不知道為什麼布丁+泡麵這種跳TONE的組合會讓人接受。
好不好吃其實是一種很主觀的感受(有的人只要廠商給錢就好吃了…)科學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不少。一般將食物分為鹹、酸、甜、苦與鮮味(請參考維基百科)五種組合,這裡再將為分為二大類:
- 刺激系:鹹、酸
- 中和系:甜、苦、鮮
上圖中二個圓形的重疊區域就是刺激系與中和系結合的味道,是所謂的「魔幻組合」也是人類味蕾判定的「美味」。
這樣的組合在生活中不難見到,例如前幾年所流行的巧克力洋芋片、常見的鹹酸甜(蜜餞類)…等等,如果能照這個規則來選擇餐點,即使吃到地雷也可以靠味覺唬弄舌頭騙過一餐;同樣的,要再一次創造布丁泡麵的創意「美味」也將不是難事。
炸豬排+柳橙汁
炸豬排的鹹香口味與果汁酸甜口味的絕美搭配。
餃子+蛋花湯
餃子是由充滿鮮味的鹽系肉類組合而成。食用時記得灑上一點酢,加上葷食中特有香氣的雞蛋…平民美食。
拉麵+蕃茄汁
先喝一口蕃茄汁,再吃一口拉麵,茄汁的甜和湯麵的鹹結合即產生上圖中的「魔幻組合」;同樣的,果汁酸味與料理的鮮也產生了第二次的魔幻組合。
辣味咖哩+奶酪
咖哩其實是一種重鹹的食物,推薦搭配酸味重的奶酪(優格)好喚醒你的味蕾。
披薩+咖啡
吃披蕯配可樂是一般人常有的搭配,不過這裡更推薦的是與「黑咖啡」的苦鹹組合。
以上味覺的搭配並不是絕對的,並沒有完美的配方,如果你是喜愛發明創意料理/吃法的人,那麼可以多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