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稍早正式公告第一波 Ice Lake 平台的 11 款 Intel Core 處理器產品線, Ice Lake 也是 Intel 首度將處理器製程推向 10nm 的平台,除了強化的性能、 AI 支援與全新 Iris Plus 圖型架構,全面整合 Intel Wi-Fi 6 與 Thunderbolt 3 技術,此外 Intel 也將自此平台起提供全新的命名原則,加註 GPU 性能的敘述。
搭載第十代 Core 之 Ice Lake 平台的筆記型電腦與 2 合 1 裝置將在今年第四季陸續上市,屆時預計包括 Acer Swift 5 、Dell XPS 13 二合一裝置、 HP Envy 13”、和 Lenovo S940 等在今年 Computex 亮相、基於第十代平台與 Project Athena 筆電創新計劃驗證的裝置也將陸續推出。
Intel 的 Ice Lake 也是 Intel 首度導入 AI 加速性能的平台,可藉由 Intel Deep Leanring Boost 指令集支援使 CPU 的神經網路加速,有助於自動影像強化、相片檢所、相片特效等情境,而 GPU 亦達 1 Teraflops 效能,也能在高流量推論應用如影片風格化、影片分析與即時影片解析度等應用進行加速。此外, Intel 也為了語音處理與降噪等背景功能,加入 Intel GNA 引擎,將這些工作由 GNA 引擎加速延長電池壽命。
Intel 在 Ice Lake 寄予厚望的 Iris Pro GPU 加入許多新元素,利用首度支援可變速率著色 VRS 技術,可大幅提升順暢度,足以達到 FullHD 等級遊戲需求,且能作為 4K 影像編輯、影片濾鏡套用、高解析度相片處理等內容創作應用。同時 Iris Pro 能支援 VESA 標準的 VESA Adaptive Sync ,可搭配相容的顯示器提供顯示 Frame 同步,此外也支援 BT.2020 廣色域。
▲ Ice Lake-U 包括六款平台
▲ Ice Lake-Y 包括五款平台
首批 Icel Lake 產品包括六款 U 系列平台與五款 Y 系列平台,多數產品線可設定 15W 或是 25W TDP ,至於 Y 系列則可設定 9W 或是 12W TDP , U 系列處理器除頂級的 i7-1068G7 因基礎時脈設定達 2.3GHz 為固定 28W TDP ,搭配 G1 等級 GPU 的產品則定為 U 系列 15W 、 Y 系列 9W ,兩款平台的產品線皆支援 HT 技術,不過並非十一款平台都具備 Iris Pro GPU ,如 i5-1035G1 , i3-1005G1 , i3-1000G4 , i3-1000G1 皆為 Intel UHD
▲ Intel 將自 Ice Lake 起,在處理器後方加註 GPU 性能層級
同時在 Ice Lake 平台起, Intel 在產品名稱將有些許小小的變化,除大家所熟悉的品牌、產品層級、世代、代號構成的字串外,將在最後方加註 GPU 性能,讓消費者能依照對 GPU 性能的需求挑選合適的平台。其中尾數為 G7 、 G4 是 Iris Pro ,而 G1 則是 Intel UHD 平台。
雖然在桌上型平台 Intel 似乎遇上 AMD Ryzen 3000 系列顯著的衝擊,不過筆記型電腦平台由於牽涉的複雜度較高,除了性能、能耗管理外還包括平台整合性、配套方案等層面, AMD 在筆記型電腦短期還難以撼動 Intel 的領先地位。
5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