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相機在今年下半年動作頻頻,接連更新多款相機產品線,在全片幅相機系列率先將訴求高畫素的 A7R 系列邁入第四世代推出 A7R IV ,而 APS-C 則在日前推出新中階機種 A6400 後,推出旗艦級的 A6600 以及取代行之有年的入門機 A6000 的 A6100 ,台灣 Sony 也藉本周末將登場的相機器材展前,讓媒體體驗這幾款新機。
▲ A7R IV 搭載 Sony 最高畫素的 61MP 元件
▲機頂 Mi 熱靴具備數位音訊輸入通道
A7R IV 屬於規格部分的升級,機身設計延續 A7R III 的基礎,進一步降低快門運作的振動、採用 576 萬畫素的 OLED 電子觀景窗與 USB Type-C 介面,同時 A7R IV 的 Mi 多功能熱靴首度加入數位音訊介面,搭配新一代的數位麥克風,可直接將數位音軌收錄到影片,不須如傳統類比麥克風需經過類比轉數位的過程,使錄音品質更好,針對人體工學調整握柄設計與按鍵配置,故垂直把手也提供全新設計的 VG-C4EM 。
▲握柄設計較 A7R III 微調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 A7R IV 搭載的 Exmor R 61MP 新世代背照式元件,不僅畫素較 A7R III 提高,同時搭配進階 BIONZ X 引擎的加持,進一步提升低光源的影像品質與減少高 ISO 的雜訊,達到 15 級動態範圍;此外對焦系統使用達 576 個相位對焦點與 425 個對比對焦點,可涵蓋 99.7% 縱向、 74% 橫向區域,在 APS-C 裁切模式可達到 100% 的對焦範圍覆蓋,並可實現 -3EV 的暗部對焦能力,同時在 APS-C 裁切仍提供達 26.2MP 的高解析度。
▲機頂較 A7R III 多了一顆按鍵
縱使 A7R VI 的畫素較 A7R III 提升,不過由於加大緩衝記憶體, A7R VI 不僅具備 10fps 單次對焦連拍/ 8fps 連續追蹤連拍外,還可寫入達 68 張 JPG 或是壓縮 RAW ,而 APS-C 模式下甚至可達 3 倍寫入,同時也保有 A7R III 的畫素位移拍攝模式,同樣需要在電腦端將照片合成;另外錄影功能除了原生 6K 錄影外,可在 Super 35 模式進行全畫素讀出 4K 影像錄製,可達 100Mbps 的 XAVC S;為了因應高畫素,兩張記憶卡槽都支援 UHS-II 規格,可搭配 UHS-II 記憶卡提供更快的檔案讀寫性能。
▲垂直把手為新設計
▲後方按鍵布局與 A7R III 略有不同
A7R IV 可說是一款鎖定有高畫素需求與拍攝高品質短片的使用者所設計的機種,不僅畫素再度提升,且也延續前一代出色的低光拍攝表現,重新調整的按鍵配置與手把設計也更容易操作的特質。
▲左為 A6600 ,右為 A6100
▲可看到左邊的 A6600 按鍵較為豐富
▲ A6600 握柄較 A6100 大型化
▲ A6600 多了 3.5mm 耳機輸出孔
▲後方的 A6600 機頂配有兩顆快捷
▲左側的 A6600 使用 Z 電池
▲ A6600 與 A6100 翻轉螢幕皆可進行自拍
▲電池槽比較,顯然左側使用 Z 電池的 A6600 握柄大了一圈
至於 A6400 與 A6100 則是再度將 APS-C 的產品線進行升級,較重要的是此次把整個 A6000 系列進行全面的翻新,不僅提供結構更動幅度較大的 A6600 ,也透過 A6100 的推出取代已經在市場呈現老態的 A6000 ; A6600 與 A6100 採用同一世代的 24.2MP APS-C 元件,也具備 425 點混合對焦系統,但藉由搭配不同的引擎進行包括錄影等基礎機能的差異化,然而縱使是 A6100 也較 A6000 有顯著的整體提升。
▲左為 A6400 ,相較右邊 A6100 多了拇指的 AEL / AFL 切換撥桿
▲ A6100 除了黑色還有銀與白二色
▲ A6100 將取代 A6000 成為新款 A6000 家族入門機
A6100 的設計與日前推出的 A6400 相仿,不過除了機身從防塵滴鎂鋁合金改為塑料外、以及取消機身後方的 AF / AE 機能切換撥桿外,進一步在基礎規格面進行差異化,最高 ISO 為 51,200 ,錄影雖同樣支援 4K 30P ,不過並未提供 Picture Profile 的機能,機型設計同樣保有可上掀翻轉自拍,電子觀景窗解析度僅為 SVGA 而非 A6400 與 A6600 的 XGA 。
▲ A6600 的設計偏向準專業機種,但仍舊無垂直把手可選配
▲ Z 電池為 A6600 提供更強悍的電池續航力
▲ A6600 也同樣鎖定短片創作族群,具備錄影的眼追焦機能
▲ A6600 的耳機孔可提供專業影片製作者進行收音監聽
▲ A6600 外型大體仍延續 NEX7 以來的類旁軸風基礎
而 A6600 則是一款具備全新設計機身的 APS-C 旗艦機,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 A9 與第三世代 A7 系列的大容量 Z 電池,可達到更好的續航力表現,同時具備機身五軸防手振系統,可進一步提高在不安定環境下拍攝的成功率;同時在錄影部分除了具備支援 Picture Profile 的 4K 30P 錄製能力外,還具備拍照與錄影時的即時眼球追蹤機能,使其拍攝以人像為題材的短片有更高的使用彈性,同時除了具備麥克風輸入外,亦可連接耳機進行錄音監聽。
▲ E 70-350mm F4.5-6.3 OSS
▲ E 16-55 F2.8 G
同時兩款 APS-C 高品質新鏡頭 E 16-55 F2.8 G ,與 E 70-350mm F4.5-6.3 OSS 也在活動中提供試用,尤以 E 16-55 F 2.8 G 格外獲得注目,因為 Sony 推出 E 接環至今皆還未針對 APS-C 推出恆定 F2.8 光圈的標準變焦鏡,過往多為較重視高倍變焦的 F4 光圈鏡頭,或許也可視為配合 A6600 的登場,為偏好 APS-C 比起 35mm 全片幅更具機動性的使用者,提供一款輕巧的高畫質大光圈鏡頭;另外 E 70-350mm F4.5-6.3 OSS 則是針對 APS-C 的高畫質高倍變焦鏡,以較全片幅通用鏡頭輕盈的 APS-C 片幅專用特性,提供高倍焦段的高畫質選擇。
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