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與高通攜手希望再啟 Arm 架構與 Windows 的可能性,但 Surface ProX 會否是你的 Mr. Right ?

2019.10.03 03:30PM

微軟在 2013 年的 Windows 8 世代推出採 Arm 架構處理器的初代 Surface RT ,不過當年由於處理器不能相容傳統 x86 軟體,微軟為其提供 Windows RT 系統,但只能執行特定應用程式,導致裝置的市場接受度不佳,最終 Windows RT 失敗下台一鞠躬;而在 2017 年,微軟與高通大張旗鼓的宣布 Windows 10 將支援 Arm 架構,同時 Arm 架構處理器可透過相容模式執行傳統 x86 軟體,也宣告微軟再度啟動對 Arm 架構 PC 的支援,但直到稍早微軟公布 Surface ProX ,才更篤定微軟這次是玩真的。

回到 2017 年,高通當時是透過 Snapdragon 835 平台作為 Windows on Snapdragon 的硬體,產品層級則鎖定在如 Atom 到 Celeron 等省電、輕薄訴求的裝置,不過即便到隔年改提供 Snapdragon 845 為基礎的 Snapdragon 850 也並未引起太多注意,而回到 2018 年底夏威夷的高通 Snapdragon 旗艦平台發表活動,除了 Snapdragon 855 ,還公布號稱高通第一款為傳統 PC 型態設備規劃的 Snapdragon 8cx 平台,微軟與高通的 Windows on Arm 計畫才有撥雲見日的感覺。

但一部分由於 Snapdragon 8cx 的裝置要到 2019 年下半年才會陸續問世,加上前兩世代平台表現一般,多數消費者仍未有太多的關注;不過微軟 Surface 發表活動的壓軸(如果把 Surface Neo 跟 Surface Duo 當成祕密武器的話) Surface ProX ,則更進一步確認微軟推廣 Windows on Snapdragon 的決心。

▲ Surface RT 的 Windows RT 使用體驗不佳

原本外界傳聞這款採用 Arm 和新的產品將是歸類在屬於偏入門級的 Surface Go 或是重啟 Surface 等級的產品,但微軟在名稱上卻將它列入 Surface Pro 系列,可見產品定位並非主打入門等級,而是偏向另一種 Surface Pro 層級的高效能產品,並以支援 LTE 、輕薄做為賣點。

▲ Surface SQ1 就是 Snapdragon 8cx 的變種

雖然微軟把 Surface ProX 的核心包裝成自主核心 Surface SQ1 ,不過也擺明了所謂的 Surface SQ1 就是高通的 Snapdragon 8cx 調整而來,目前微軟並未特別標出兩者差異,不過推測應該是根據 Surface ProX 的熱設計在時脈設定、電源管理與元件匹配等進行最佳化調整的版本,但本質方面應該不會有天差地遠的結果。

在先前高通的聲明中,高通也為 Snapdragon 8cx 的相容模式性能背書,表示這款平台雖僅 7W TDP ,但在 x86 相容模式的執行表現能夠超過 Intel 的 15W TDP 的 Core i5-8250U ,更不用說 Snapdragon 8cx 也具備更平衡的 CPU 與 GPU 性能,至少微軟特別在 Surface ProX 的宣傳短片中點出 Surface SQ1 具備 9TFLOPS 的 AI 性能與超過 2TFLOPS 的 GPU 性能,意味著在搭配支援 AI 加速與 GPU 加速的新一代軟體有更好的先天優勢。

▲ Snapdragon 8cx 標榜保有 Snapdragon 連接性、省電高性能,也針對 PC 設備提供更合適的性能規模與 IO 支援性

先前在引述國外對 Windows on Snapdragon 技術簡介的時候也提到,所謂的相容模式的重點是在 CPU 於 x86 指令集的支援轉換,但 GPU 則不受 x86 指令集影響故不需要額外轉換,所以當 Arm 架構執行傳統 x86 軟體時僅有 CPU 的性能會有轉換折損,這對於以手機為設定目標的 Snapdragon 835 、 Snapdragobn 850 影響較明顯,不過原先就把 CPU 大核心時脈拉高的 Snapdragon 8cx / Surface SQ1 受到的影響就相對更少一些。

此外, Snapdragon 8cx 的周邊元件支援也不再是以行動裝置用的元件為主, Snapdragon 8cx 可相容一般筆電常用的 RAM 、儲存介面等,同時在 I/O 設計更為豐富,像是 Surface ProX 就提供至少兩路的 USB Type-C 與可輸出兩路 4K 畫面,這都是僅於 Snapdragon 8cx 具備、但 Snapdragon 855 不具備的機能。

▲ SSD 可拆卸設計並非讓消費者自行升級或是替換

由於儲存介面採用業界標準規格,微軟在介紹短片特別強調 Surfaace ProX 的 SSD 是可替換的,但定神一看,微軟在但書寫著此設計並非讓消費者能夠任意替換,需要擴充或是更換固態硬碟仍須透過微軟指定服務中心,這是因為 Windows on Arm 的系統雖是隸屬 Windows 10 ,不過卻不是如 PC 上的 Windows 10 那樣可自由下載安裝,仍須透過官方預載於儲存的方式,所以雖可更換,但卻不是讓消費者自行更換。

從高通與微軟兩年前積極針對 Windows on Arm 合作到今天的 Surface ProX ,可看到高通與微軟並不甘只把 Snapdragon 平台定位在中低階行動產品,在微軟自有硬體品牌 Surface 帶頭之下,會否讓其它廠商也開始認真思索如何活用 Snapdragon 平台的無風扇特性與聯網功能做出與 x86 平台裝置差異化的設備?

▲希冀 Surface ProX 能帶動 Windows on Arm 的勢力版圖擴大

如果從微軟此次 Surface ProX 的性能、產品設計發想,以及創作者常用的應用程式若已經能原生相容 Arm 架構,對於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勢必會有很大的提升,至少今年在 Computex 的高通展區,已經看到 Snapdragon 8cx 在多工、透過相容模式執行 Photoshop 的順暢度等皆已經達可接受的水準,相信年末的 Surface ProX 應該不會重演當年 Windows RT 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