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電競 Gaming 之後,創作者 Creator 成為 PC 產業的新方向, Intel 也在近期宣布於 11 月推出新一代 Xeon W-2200 平台與 Core X 極致版平台,分別鎖定專業級創作者與準專業與發燒友,強調具備新世代所需的性能與 AI 算力,此外也宣布將於特定處理器平台、包括 Xeon W 、 Core X 與 Core 處理器採取新定價策略,將降低價格使創作者更容易負擔。
▲新一代 Xeon W-2200
▲ Core X 平台
Intel 台灣也在稍早針對近日陸續發表的 Xeon W-2200 、 Core X 極致版兩系列創作者平台進行重點介紹,並提供板卡夥伴所推出的各式 X299 平台主機板; Xeon W-2200 與新一代 Core X 不僅強調具備 AI 加速,並具備 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強調較前一代平台提升 2.2 倍 AI 推論,對可支援 AI 的新一代創作軟體、如 3D 影像、專業影片處理等,有助大幅提升處理速度。另外, Intel 特別強調針對 Core X 系列雖命名使用 10 開頭,但 Intel 並不以代數稱之,而是歸納在 Core X 家族而已,僅有消費端產品線的 Core 家族才會以冠以代數。
▲ Intel 在兩款創作者平台支援 DL Boost 提高推論性能
同時兩系列平台也具備 Intel Turbo Boost Max 3.0 技術,較過往技術固定以兩個指定 Core ,此次則預設達 4 個穩定核心,可分析並以最合宜的核心進行 Boost ,在雙核心達最高 Boost 後,另外兩個核心也會達到可穩定運作的 Boost 核心(時脈依照散熱層級而定),藉此達到較前一代更顯著的效能最大化。
Intel 表示,此次的新價格策略並不能單純的解釋為降價, Intel 看到當前市場的專業工作站價格近年並沒有明顯的降低,然而隨著內容創作者從專業領域拓展到越來越廣泛的影音製作、短片製作,催生一票需要創作平台的非職業級使用者或是準專業使用者,而 Intel 的新價格策略是為了讓更多需要創作性能的創作者都可取得合宜的創作平台。
▲ Xeon W 是符合企業級需求所規劃的平台
▲ Xeon W 系列可支援最高 1TB ECC RAM 與支援 vPro
Intel 也提到,隸屬工作站層級的 Xeon W 與 Core X 仍有關鍵性的差異,由於工作站屬於專業領域,需要具備高性能、專業軟體認證、可靠性與可管理性,並且需要支援最大 1TB 的 ECC 記憶體,使其能夠確保創作內容的正確性,此外工作站平台的硬體也需要獲得專業軟體的認證,確保其效能與可靠性能夠與這些專業創作軟體有最好的匹配性,同時由於使用環境需要在企業當中,故也需要 vPro 提供企業 IT 的可管理性,而 Xeon W 就需要滿足這四大特性。此次的產品布局,也透過低發熱滿足微型工作站,或是需要連接較多 GPU 的使用者,或是需求高時脈的特定運算內容提供多元的選擇。
▲新一代 Core X 極致版提供最高 18 核心
▲整體效能較前一代有所提升
▲ Core X 提供四款平台
至於 Core X 則訴求具備 Xeon W 層級的多核、效能與較消費級的 Core 更高的記憶體容量(達 256GB ),由於鎖定的層級並非針對大型企業內部而是小型工作室或是個人,同時使用的軟體也非職業級的軟體,故簡化對職業軟體的認證、 ECC 記憶體支援與可管理性,使得非職業級的創作者能夠選擇較 Core 平台具更高創作效率、但又比 Xeon W 更容易入手的平台選擇,同時對發燒玩家而言, Core X 系列還可保有可超頻性,如新一代 18 核心在水冷之下也可維持穩定的 5.1GHz 運作。
▲來自華碩、華擎、技嘉、微星與美超微的主機板
▲華擎兩款 X299 平台
▲微星的 Creator X299 主機板
▲技嘉 AORUS 的水冷主機板
▲華碩兩款 Prime 系列 X299 主機板
▲華碩 ROG RAMPAGE VI EXTREME ENCORE
此次 Intel 也展示包括華碩、華擎、技嘉、微星、美超微等的 X299 平台,囊括多種層級,除像是 MSI 展示鎖定創作者的版本外,亦有華碩 ROG 針對極致玩家的版本,而像是技嘉推出原生水冷結構的 X299 ,讓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可依照平價、穩定、追求極致等不同的需求進行選擇。
▲ Core KF 與 F 系列的新定價策略
同時, Intel 也公布無内顯的 Core 處理器(包括 KF 與 K 系列)的全新定價,將即刻生效,最高幅度達 20% ,同時擔保 Intel 下一代 Core 系列發表時,產品系列也會依循當前的新定價策略使產品線差異更明確。
1 則回應